第四十八章 尘埃里的美好

+A -A

  家附近,住着一群民工,四川人,瘦小的个头。他们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搞建筑的,搞装潢的,修车修鞋搞搬运的,生活单调而辛苦。天黑的时候,他们吃完简单的晚饭,就在小区里转悠。看见谁家小孩,他们会停下来,傻笑着看。他们想自家的孩子了。

  就有了孩子来,那些黑瘦的孩子,睁着晶亮的大眼睛,被他们的民工父亲牵着手,小心打量着这座城。但孩子到底是孩子,他们很快打消不安,在小区的巷道里,如小马驹似的快乐地奔跑起来。

  一日,我去商店买东西,见那群孩子挤挤攘攘在小店门口。一个孩子掌上摊着硬币,他们很认真地在数,一块,两块……

  他们正围着卖女孩子头花的摊儿,热闹地吵着:“要红的,要红的,红的好看。”他们把买来的红头花,递到他们中的女孩子手里。又吵嚷着去买贴画。

  再见到他们在小巷里奔跑,女孩子们黄而稀少的发上,都盛开着两朵花。男孩子们的胸前,则都贴着贴画。

  在专卖店,看中一条纱巾。浅粉的,缀满流苏,无限温柔。

  爱不释手,要买。店主抱歉地说,这条不卖,是留给一个人的。

  店主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女人,女人先天性眼盲。家里境况不好,她成了盲人*师。女人特别喜欢纱巾,一年四季都系着,搭配不同的衣服。

  很奇怪的,女人的手,居然能抚出颜色来。她来这店,只轻轻一抚这条纱巾,就脱口说出,浅粉的呀。她当时没带钱,走时一再关照店主,一定要给她留着。

  走在大街上,她应该是最美的那一个。有这样的美在,人世间还有什么艰难困苦不能逾越?

  朋友去内蒙古大草原。

  九月末的大草原,已一片冬的景象,草枯叶黄。零落的蒙古包,孤零在路边。

  主人好客,热情地把他让进蒙古包中。扑鼻的是呛人的羊膻味,一口大锅里,热气正蒸腾,是白水煮羊肉。怕冷的苍蝇,都聚集到室内来。室内陈设简陋,唯一有点儿现代气息的,是一台14英寸的电视。看不出实际年龄的老夫妻,红黑的脸上,是谦和的笑,不住地给他让座。坐?哪里坐?黑不溜秋的毡毯,就在脚边上。朋友心底的怜悯,滔滔江水似的,一漫一大片。

  却在回眸的刹那,被一抹红艳艳牵住。屋角边一件物什上,插着一束花。是康乃馨,朵朵绽放。朋友诧异,这满眼的枯黄衰败之中,哪里来的康乃馨?主人夫妻笑得淡然而满足,说,孩子送的。孩子在外读大学呢,我们过生日,他们让邮差送了花来。

  那些低到尘埃里的美好,它们无处不在。怜悯是对它们的亵渎,而敬畏和感恩,才是对它们最好的礼赞。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101个温暖人心的情感故事 第四十八章 尘埃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