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A -A

  第五十八章

  即便是一府的大管家,那也只是个高等的下人罢了,所以他的心思是不在主子眼里的。主子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那是信得过他。若是这一点都干不好,还有什么怨怼情绪,主家也不是没有人可用的。

  深刻明白这一点的赖大一家,是真的悔不当初了。当奴才下人的,竟然还想要主子的强,活该被收拾。

  不过,也是这几年遭了些罪,赖大一家,包括赖嬷嬷都有了早些脱籍出去的想法。她儿子也老大不小了,这长年累月的奔波,身体哪受的了。

  不过赖嬷嬷又想到大孙子的前程,便想着再等几年,等到大孙子正式授了官,再全家脱籍出去。

  反正大奶奶管家比以前大太太管家时还要严上三分,一年那么一点的油水,还不及曾经的一个月的呢。犯不上再在贾家靠着了。

  而且等到大孙子得了官职,全家跟着去任上,也是一个理由。当了那么多的下人奴才,临了临了总要作回主子,翻回身,才不枉这人世走一遭。

  不过此时算计得很好的赖家人,却没有想到,真等到他们离开贾家的时候,贾家也不需要年年岁岁的让人去南边了。

  其实赖家还想到了一个原因,府中的几个哥儿读书做学问都比一般人长进,将来授官外放,指日可待,到那时,岂不更需要忙碌奔波。而那时,天南地北,岂是一个江南便可了的。

  江南,林家。

  林家得了个孩子,虽然是个闺女,但也是如宝似玉的捧在手心里的。多年的一脉单传,林家就没有过两个孩子的时候,更别提还能得个闺女了。

  林如海虽然遗憾不是儿子,但总比这几年间的膝下荒芜强。

  有,总比没有强。

  于是不但亲自为孩子起了**名,还特特让人去府外施粥放粮。

  若说这些人里,最觉得不足和遗憾的便是贾敏了。她是真的太迫切的需要一个儿子了。于是也顾不上母亲和娘家大嫂的劝说,自从出了月子开始,也和二房赵姨娘一般积极备起了孕。

  林家几代单传,五服内连个亲人都没有。林氏宗族也不比林家强到哪去。就是过继,都没有可选择的。若她和林家的那些妾室再不生出个儿子来,林家的香火就真的断了。

  坐产招婿?有志气的男儿谁会愿意。世家大族也丢不起那个脸面。贫民子弟,教养信义,谁又能相信。再招进来个居心叵测之人,林家百年清誉毁在旦夕。

  这样的后果,贾敏自认担不起,死后也无脸去见林家列祖列宗。因此,抛开生死,嫡庶,只为林家能有一息男嗣流存。

  于是贾敏带着林家的妾室们便活动起来了。

  不过虽是如此,贾敏也觉得自己再次授孕的可能性比其他没有生产过的人要高一些。果然在不要命的进补和行房下,贾敏数月后,又有了身孕。

  不过此时贾家,注意力早就被按治守妻孝一年的贾政吸引了。

  张氏协助着儿媳妇水氏刚忙完忙着给贾敏准备的礼后,史氏又催促着要给儿子挑媳妇。

  说来也是好笑,贾琏的年纪也到了,张氏也是准备要给二儿子相看姑娘了。同样是人家的二儿子,但择偶的标准却是没有办法比的。

  史氏的二儿子贾政,当初成亲的时候,王家之所以将嫡女嫁进来,不过是看在荣国府和荣国公的面子上。然后又听说贾政善读书,人品方正。

  对于四大家族来说,他们太需要一个文官入朝了。于是被寄予厚望的贾政,便娶了王家的嫡女。

  可那时候是原配,身份高一些也无妨。而且那个时候贾政年纪轻,正是读书的年纪,众人将他当成一支绩优股,自然愿意先行投资。

  可现在却不同了,贾政考来考去,啥也没有考中。然后老爹死了,给了一份功名,一下子便少奋斗几十年,直接成了五品的员外郎。

  可贾政不但是少奋斗了几十年,竟然还真的不奋斗了,几十年的工部员外郎下来,硬是要将牢底坐穿。

  这个时候,众人也不会再对贾政以后的前程报什么希望了,而且熬死了原配,还有了四个孩子,光是嫡出子女便占了三个。这样的人,谁家的好姑娘会看得上他?最重要的是,有些门路眼线的人,都知道大房二房早就分了家,不但两房分家,二房内部也是分了家的。长子继承的那份家业早就分了出来。

  这么一个半空架子的亲事,真的有前途吗?

  别看是正经嫡出的荣国公之子,但谁让荣国公几十年前就去了地下玩三打一了呢。

  便是有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愿意将家中的姑娘嫁给贾家,但也不是嫁给那个早晚要分家的二房政老爷,而是大房未成亲的两个哥儿。

  减去那位年纪小的,不是还有一位举人老爷没成亲呢。

  这两位就是不比亲爹咋样,比兄弟的数量和出息度,也是贾琏完胜呢。

  所以,史氏相中的,人家要么是相不中贾政,要么就是相中了贾琏。张氏相中的,就没有一个愿意嫁给贾政的。一时间婆媳两个都为难了起来。

  怎么就赶到了一起相看了呢。这事闹得。纯粹是在打脸。

  不过,在史氏放低要求后,一番挑挑拣拣下,当年的那个邢氏再度雀屏中选。

  “老太太,这邢家的姑娘,是不是身份太低了些。而且年岁也大了,在生养上,恐有不足。我看不如这刘家的姑娘吧。虽是个庶出,但刘家没有姑娘,一直当嫡女养大的。之前出府做客,也见过一回。看起来倒是个不错的人。”虽然张氏也不敢保证这刘家会同意这门亲事。

  张氏看着自家的婆婆给小叔子选了那么一个落破的人家。有些犹豫地劝了劝。谁知道这样人家的姑娘是个什么样的教养。

  “唉,我也知道。政儿虽是咱们荣国府的二老爷,可毕竟只是个五品官。一般人家,谁会愿意嫁进来做继室。再一个,珠儿还没娶亲,大丫头也没有订人家。还有宝玉那么个孩子,若是定个世家出身的。有这三个孩子在在前面立着。若是心性好的便罢。若是差一点的,又是世家的教养手段。唉!”

  史氏是非常明白这个年月婚嫁标准的。娶媳娶低,嫁女嫁高。当初贾代善还在世时,倒是好说。好姑娘任她挑。可现在呢。只能人家挑他们了。

  如今贾政的身份,便是要娶个原配。估计也是五六品官家的女儿。更何况是娶继室了,那身份上就更低了一层。

  再加上史氏还要考虑先儿媳妇留下的三个孩子。所以选来选去,便只剩下邢家的大姑娘了。

  这姑娘今年二十好几岁。之所以至今未出阁,还是因为先后守孝。再加上,因是长姐,所以便先安排了自家兄弟成亲。这才想要考虑自己。

  只是邢家已经中落。唯一当官的父亲,也早早地去了。这邢姑娘的婚事便成了老大难问题。

  一是年纪大了,二是又不想随便配个普通百姓。一年两年地便蹉跎了岁月,成了老姑娘。

  史氏的考虑和一片舔犊之情,张氏如何不明白。

  “只是这样一来,便委屈了二弟。”那样人家出来的大龄姑娘,岂是好相与的。张氏都有点担心将来一个府里住着,再不好相处。

  张氏都觉得委屈了小叔子,作为亲娘的史氏,又如何能不这样觉得呢。这种心态也直接导致了邢氏进门后,史氏的横挑鼻子,坚挑眼的多方挑剔。

  “唉,这都是命。再一个老二年纪也不小了。就当是修身养□□。”儿子她也心疼,只是又不能怪儿子不争气。

  政儿要是有王家的王子腾一般能为,何愁无好妻。

  张氏也只是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史氏和张氏定下了人选,也只是在当天的晚饭后各自通知了一下贾赦贾政兄弟。贾赦对于弟弟娶个什么样的媳妇,并不关心。

  他现在正全心的准备自己捏出一套瓷器来当今年老太太的寿礼呢。

  没错,是瓷器。之前非常迷恋陶艺的贾赦,见异思迁了。他现在已经在陶艺的基础上,奔入瓷器的怀抱了。

  张氏对于贾赦的这一爱好,是非常的支持的。喜欢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总比像老二爷似的,喜欢读书,却读不明白。喜欢红袖添香,却分不清李逵李鬼的好。

  那赵姨娘粗俗难耐,大字不识一个,还当成个宝。想到赵姨娘的折腾劲,张氏不得不感叹,亏了当初二弟妹死的早,不然还得气死几回。

  而老太太史氏呢,也知道了大儿子在给自己忙寿礼。心中也是一阵高兴。老大这么多年还真是孝顺。

  这么一高兴,老太太又赏了不少的古玩给贾赦。喜得贾赦又让人在他的内书房摆了一架博古架。

  将来贾家败了,就靠大老爷书房的摆设,估计就够贾家子弟三代吃穿不愁的了。

  六礼一项一项走过,婚期也定在了十月末。邢家的大姑娘早几年便将嫁衣的料子裁好了。一些能提前绣出来的东西,也都一一准备好了。这婚事一定下来,便急急忙忙地将剩下的事情做了。

  邢家打听到先太太是王家闺女。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裔。家境富裕,嫁妆之厚便是百个邢家也拿不出来。

  想到此,本来还想着要将邢家财产先打包带进府冲脸面,然后再慢慢移回邢家的邢氏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就是全带去了,也比不上人家九牛一毛,何必呢。邢氏想到之前她派人打听到的消息,心下想到,如果是那位府中的大太太,倒是可以一拼。虽然那位大太太出身也是世家大族,嫁妆也是多不胜数。但比起‘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氏女,却是多有不及的。而且书画就占了总嫁妆的三分之一。

  可惜了,不是那位太太。不过转念一想,也幸好不是。要知道那位太太的孙子都要周岁了。她进了门,还不得天天看着儿媳妇的脸色过日子。

  邢氏所说的孙子,便是瑚大奶奶水氏生下的那个儿子,虽然再有两个月左右才满周岁,但名字也已经出来了,叫贾芝。

  现在和宝玉一起养在史氏身边,因着看起来也差不多大。叔侄两个又总能玩到一起去,所以史氏也没单独收拾房间出来,直接让叔侄俩都睡在碧纱橱里了。

  不过两人在贾家下人间的待遇却是不一样的。一个是长房嫡长孙,一个是二房嫡次子。一个有着管家奶奶的母亲,一个母亲早逝。就算是同是养在老太太房里,众人对两人也是不一样的。

  也幸好张氏是真心的心疼宝玉,所以凡是自己儿子,孙子有的,也绝对会有宝玉的。众人见此,多少也会顾忌一二。

  再加上有亲姐时时照看,日子倒也好过。

  相较于让众人心疼的宝玉,三姑娘的日子就有些不咸不淡了。应该有的份例,倒是一点也不缺,但是无论是大房的各位主子,还是二房的贾珠元春,都对这个女孩不感冒。

  张氏虽然对于女孩的教养很看重,但也要看出身。三姑娘有那么一个姨娘,还有什么值得上心的。

  而且她现在手中还有元春和迎春。就算是为了让这两人分出等级好坏来,也不应该对三姑娘过多的关照。

  有的时候,太博爱了,那份关心也就不值钱了。

  张氏的考虑,和史氏的倒有些不同。都说爱屋及乌,同理反证,众人看不上赵姨娘,自然也就不会对三姑娘有多上心了。

  虽然让一个姑娘养在姨娘身边不合规矩,但这也只是暂时的。等到新太太入了府。自然有当家主母管着。

  于是贾政在赵姨娘窜唆着来请史氏教养三姑娘时,史氏便以已下邢家下聘为由,拒绝了。

  “年前你媳妇就要入府了,到时让你媳妇养吧。我也上了年纪。身边有他们几个便罢了,再多了,也照看不过来。”

  贾政一听这话,便也不再说什么。到是听说的赵姨娘气的摔坏了屋中不少东西。

  元春听到后冷笑一声,大伯母连三妹妹的份例都是让自己比着自己的份例,再减三层,由二房自己出的。还真当自己是宝了。果然就像唐朝说的那样,‘贱人就是矫情’。

  刚说完这句话,元春便是一愣。看了看左右两旁。发现伯母请来的教养嬷嬷并不在跟前,在这松了一口气。

  前两年,伯母费了些心思,终于请来了四位宫里的教养嬷嬷。她和二堂妹迎春一人一个。还有一个送去了江南林家,等到姑母生下了林表妹,伯母又做主将最后一位也送了过去。

  一个帮着姑母管家调养身子,一个帮着照顾和教养林妹妹。祖母一听,便也同意了。这让在嬷嬷收拾行李时听到消息的赵姨娘都闹到了管家的大堂嫂那里。

  哼,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当然为了这个嬷嬷的事情,赵姨娘当初也是闹了的。不过她是不敢把所有的怨气撒在元春和张氏头上的,不然一个又要拿她的兄弟子侄开刀,另一个惹急的,很有可能像她送到家庙中去。

  因着让赵氏吃鳖,元春对这位尚未见过面的林表妹,一下子便心生了好感。虽然都是在母亲孝期出生的。但一个是父亲的妾所生,一个是外嫁江南姑母的女儿。

  意义自然是不同的。而且算算日子,她的那位表妹还真的不是故意在那个时候出生的,但是三姑娘却是孝期所出,千真万确的事情。

  因着总总偏见,等到贾元春得势时,在几个姐妹未出阁前,便偏心迎春和黛玉,等到姐妹们出了阁,元春有了召见姐妹进宫说话的权利时,竟是一次也没有召见过三姑娘贾探春。

  三姑娘不但有个让元春恨不得生刮了的亲姨娘,还有一个强占了亲母位置的继母,这位姑娘能得元春召见,那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可三姑娘却并不这样认为,她自认是亲妹妹,比迎春这个堂妹,林黛玉这个表妹亲近多了。所以一直奔跑在作死的道路上,直到有一天,元春自宫中赐下一位妾室给三姑娘的夫婿,这位三姑娘才彻底地老实下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三姑娘还在为自家姨娘不能再抱她而感非常委屈呢。

  府中因着贾政娶亲都打起了精神,虽只是个继室。但张氏却和史氏商量了一番,说是选妻的时候委屈了二弟,婚礼就不能太简薄了。

  因着家庙的事情,张氏现在对于史氏那是真心爱戴的。想她所想,思她所思。因此才会有这一番话。史氏听了,心下更是不能再赞同了。

  于是张氏和水氏便都忙了起来。她们这一忙,赵姨娘也跟着忙了起来。

  都说赵姨娘喜欢作。而且还经常的作到了点子上。不得不说是一种天份。

  而这一回,进门第二天的邢氏便赶上了。( )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