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生活总是充满挑战,有些人被压力压垮了,有些人压力越大越有动力,还有些人感觉压力是人生最大的乐趣,第三种是最乐观的人,也是在压力和磨砺面前永不退缩的人。
杨威就属于第三种,他知道,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随着手上的老茧越来越多,他的思想也逐渐成熟,内心也逐渐强大,对生活越越来越充满希望。
杨威从小是跟爷爷一起长大的,这个神仙一样白胡子老头对杨威这个孙子分外喜爱,爷爷从小带着他下地干活、下河捉鱼,可以说,童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与爷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之所以现在每天有着用不完的劲,杨威还有一个动力,就是打算好好奋斗几年,租个大点的房子把爷爷接过来,让他老人家到蜀城来,每天喝大碗茶、逛锦里、游武侯、看变脸……好好想想清福,自己也好尽一下孝道。
可上天是无情的,老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突然有一天,一名前来蜀城办事的遂城老乡捎信过来,“你爷爷病重,快不行了,赶紧回家见他最后一面吧。”
杨威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曾经那么慈祥的爷爷,身体那么健康的爷爷,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他连夜蹬车往家里赶,心里不停地念叨着:爷爷啊,你可一定要好起来。
次日下午,他终于回到了那个闭塞的小山村,由于一直水米未进,加上高强度的骑车,这时候,杨威已经虚脱的快站不起来了,但还是强打精神来看爷爷。
赶到病床前,杨威看到爷爷已经奄奄一息,见最疼爱的孙子回来,爷爷就拉着他的手,突然用轻微的声音说:“小威,你能不能给我5块钱?”
爷爷一辈子穷困潦倒,知道他快不行了,这样恳求杨威,是不想寒酸地走向另一个世界,其他叔伯也穷的叮当响,没有能力圆爷爷这个梦,就把希望寄托杨威身上,爷爷希望这个混到省城的孙子能满足他最后的一个愿望。
杨威毫不犹豫地把钱掏给了爷爷,实际上,还清了脚蹬三轮的欠款,那也是他身上仅有的5块钱,杨威觉得很庆幸,这辈子他还没来得及尽这份孝道,爷爷的这个请求使得他有了对爷爷的第一份尽孝的满足感。
令人惊喜的是,有了这5元钱的支撑,爷爷的身体有所恢复,而且第二天一大早,竟奇迹般地坐了起来,不久还能下床走路了,大家都说杨威是个福星,他的到来,使得老年人的病情有所缓解,比妙手回春的神医还强。
杨威知道,现在这个情况,作为孙子的他,应该一直陪伴在爷爷左右,但是杨威更知道,也许爷爷的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与其这样陪着爷爷吃苦,不如马上返回蜀城多赚点钱,早日接爷爷到大城市享福。
杨威赶到蜀城以后,连夜加班蹬三轮赚钱,爷爷在跟死神赛跑,他在跟时间赛跑,也在跟金钱赛跑。
但是,一切还是晚了,三天后,来蜀城办事的村民捎信给他,爷爷已经辞世了,他走后第二天爷爷就去世了,看来那天爷爷肯定是回光返照了。
因为交通闭塞,那时的电话还没普及,加上自己骑着三轮居无定所的,爷爷去世的消息没有第一时间通知给杨威,赶到家时,爷爷已经下葬,杨威直接奔向了坟地。
在坟前,杨威痛哭了许久,他老人家没能等到享福的那一天,就这样穷酸的去世了,偌大的天地里,只有童年的点点滴滴被记忆保留,杨威泪流满面的看着被风吹的有些凌乱的花圈和地下烧过的纸钱,贴在坟上想再听一听爷爷的心跳,可惜,再也听不到了,只有远处几声乌鸦的哀鸣,充斥着整个坟场,老天总是那么无情,造化总是那么捉弄人,也许,这就是命吧。
回到家里,父亲告诉杨威,因为家里穷,买不起棺材,下葬时爷爷只裹了一张睡席就入土为安了,作为子孙,谁都痛心疾首,但是也只能如此了。杨威很生气,爷爷生前没能享福,如果他在,即使借高利贷也要为爷爷操办一口像模像样的棺材,只可惜,自己来晚了。
按照习俗,去世人的衣物等生活用品都不能留了,全放在了村口南河边。
杨威流着泪来到河边,爷爷曾经用过的那堆衣物虽然很陈旧,但十分干净,虽然他老人家已经走了,但是杨威相信气息还在,味道也在。
他捡起了爷爷的外套,发现里面有一个厚厚的东西,掏出来一看是一个裹了很多层的用土布做的手帕,杨威小心地拆开,里面又是一层破布裹着,杨威感到很神秘,也感到非同寻常,这应该是对爷爷来说非常重要的东西。
就这样,揭开了一层又一层,每解开一层,都是一层疑惑,也是一份牵挂,也许,这是爷爷生前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开到第五层时,终于真相大白,他惊讶地发现手帕最里面竟然藏着五块钱!
杨威忍不住嚎啕大哭,爷爷这一生真的太节俭了,生前给他的这五块钱,直到临走他也没舍得花,爷爷喜欢吃豆腐,直到走也没买一块豆腐吃……
一个老人,轻的就像一片树叶,落到地上,悄无声息地就找不到了,有时候,杨威在想,自己一定要努力做一番成绩出来,他不想以后也这么寒酸的死去,也不想死的那么悄无声息。
后来,杨威把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尽管里面有着百分之五十的错别字,但在萧秋风的帮助与修改下,那篇关于手帕的稿子终于发表出来。
那是杨威人生当中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对于他来说,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因此,对于所有的培训,杨威后来都是从那片手帕开始,那片手帕包裹着一个时代的难忘回忆,也包裹着爷爷对他童年的所有关爱。
关于手帕,杨威后来专门查阅过历史,手帕最早出现在先秦时代,当时人们称为“巾”,在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中就有“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之句,爷爷的手帕虽然没有用来擦拭眼泪,却不断擦拭着杨威的心灵之泪,正是在这枚手帕的催化下,杨威的心灵得到了彻底洗礼,才有了目标与奋斗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