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玉就这样以温来弟的身分在大宅度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好日子直到三年前的小雪之日。
温夫人母亲病重,温老爷陪妻子回乡省亲却没再回来,后来才听说伍阳山的官道常有盗匪出没,若外地人不慎便是有去无回。
惜玉内心十分难受,见温润玥哭昏几次,更是小心翼翼的哄吃哄睡。
太夫人在此时异常坚强,知道儿子存活无望,一方面自己对商行的帐,一方面则让温任远在热孝中赶紧娶进康家女儿,待丧事过去,温任远便正式掌家。
虽然不过十四岁,可由于温老爷自小便亲自教导他,再者有温太夫人扶持,因此也算做得有模有样。
三年后温任远出孝,选了个年后的良辰吉时便同温家船商第一次行海。
行海一次约需半年到八个月,温任远才出门不到十天,太夫人便病倒了,温润玥想去探视,但她自己身子不好,当时也染了风寒,大管家让她别去,不然互相过了病气那可糟糕。
至于太夫人这爆林氏跟两个媳妇日夜不睡,亲侍汤药,太夫人却咳得越是厉害,连换几个大夫都没起色。
待温润玥病愈,惜玉陪同她到太夫人的屋子,她老人家不过半个月时间便似老了十岁,什么都说不出来,只是咳。
温润玥见奶奶这样,眼圈一下子变红了,想扑上去却被林氏院子里的周嬷嬷拦住,道,“润姑娘身子刚好,可不能靠这么近,太夫人咳归咳,心里是明白的。”
林氏无奈,只道,杉天府有名的大夫都来看过,也没能说出个病症,已让儿子去临府瞧瞧有没有医术高明的大夫了。
温润玥擦擦眼泪,握住林氏的手,“我见姨娘跟两位嫂嫂都瘦了一圈,这些日子着实辛苦了,也该好好休息,不如让那些嬷嬷来替着吧。”
林氏苦笑,“润姑娘说这什么话,哪有婆婆不舒服,媳妇却在休息的道理,这日后如果见到老爷跟,我可怎么交代。”
温润玥闻言,眼泪又往下掉,“姨娘跟嫂嫂有心,爹娘一定是知道的,内心肯定谢谢姨娘代为尽孝。”
惜玉见状,总觉得……微妙。
温润玥虽然已经十五,但她受尽疼爱,心思单纯,肯定不知道人心险恶,而她温惜玉可是在职场上打滚过的人,很懂人世间有多险恶。
譬如说,班上的小皮蛋会为了报复她的爱心小手拍,半夜打无声电话给她。
又譬如说,单身爸爸追求不成,把她的电话跟照片贴在色情网站,留言“房贷压力大,求好心哥哥帮忙”,害她被园长约谈。
怪兽家长因为她不愿偏心,愤而投诉她教学态度不佳。
惜玉想着职场生涯中那些阿哩不达的事情,又想起林氏的悲情人生—无子,陪嫁丫头因为连生两个儿子被扶为贵妾,不知道多少丫头羡慕林氏的际遇,恐怕林氏当时也觉得自己走了大运,谁知自家居然会在数年后有娠,还一举得男,当温任远呱呱坠地那刻起,她的两个儿子就注定什么也没有。
温太夫人是温夫人的亲阿姨,十分偏袒自己这个外甥女,加之温老爷爱妻,故温家嫡庶观念极重,林氏见到温任远得称“少爷”,见到温润玥也得喊声“润姑娘”,吃饭时同厅却是分桌,林氏站着伺候太夫人吃菜喝汤,等太夫人吃饱了她才能坐下。
至于晚辈们情况也是层级分明,温任远跟温润玥若还没吃饱,林氏的两个儿子跟媳妇们就不能举筷,有次小孙子饿了,忍不住用手先拿个桂花糕,太夫人眼尖看到,瞬时拍桌,林氏跟二儿子一家全跪着,让老人家骂了快半个时辰,更别说温老爷已经许多年不去她的院子。
这可不是培养什么好媳妇的环境,林氏如此孝顺,惜玉几乎可以肯定这是恐怖片的前奏。
再往一瞥,已经咳得说不出话来的老人家眼中一片哀意,神情绝非欣慰有媳如此。
惜玉并不是路见不平的个性,只是平心而论,太夫人真的对她不错,她对这个老人家是有感情的。
自己名义上虽然是丫头,但太夫人对她总是和颜悦色,喜爱有加,惜玉记得自己身子还没长高前,太夫人常会摸她的头说,将来润丫头成亲之前我会先收你为义孙女,也别叫来弟了,就叫惜玉吧,润丫头有孕后,若你愿意,便让润丫头的丈夫给你收房,若不愿意,有个义姊的名字总也不能动你。
这话太夫人不只说过一次,温府有不少人都听过,连新名字都取好了,以后不叫温来弟,要叫温惜玉了,加上口耳相传,大抵都知道太夫人有这心思。
而这心思便成了惜玉的护身符,别说大管家的儿子想娶她,就连二少爷想收她当通房都没门—她在温府虽然不是主子,可也不是可以随意要走的小丫头。
思及此,惜玉往前了一步,“润姑娘心疼姨娘,姨娘孝心又重,不忍回房休息,不如润姑娘陪林姨娘去赏赏梅,小歇一番,我跟周嬷嬷这边守着便是。”
说完便搬了凳子到床爆假意给太夫人起来。
只能说幸好她来到这里懂得藏着掖着,没人知道她是知识分子,见林氏跟温润玥出去后,她暗中在太夫人手背上写了几个字。
太夫人睁大眼睛,很快地伸出的手,跟着写了几个字—“林氏有异心,带润儿投奔平安府朱家,待任远行海归来再做打算。”
“舅老爷?”
“林氏给我吃药使我病重,主要便是想以冲喜为名把润儿许给知府家的傻儿子,一来可以拿知府的大笔聘金,二来给自己出口多年恶气,三来藉以拢络知府,将来好给儿子从官铺路,润儿若不见,林氏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我娘家兄长,因此绝对不能去那。”
“朱府跟我们可有交情?”
“有……”
两人这样简单的交流,周嬷嬷没听到交谈的声音,又不曾想过一个打农村买来的丫头会识字,便也懒得过来看着,自顾自地绣着手中的绷子,思忖着再给小孙子绣双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