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作诗

+A -A

  等我没上气的奔到圣恩楼二楼的时候,习惯使然的喊了一声:“报到。”一屋的人都奇怪的看着我,我也看着一屋的人。教室里空着五个座位,昨晚那三个厮都不在,那个向子武也按叶志远说的不会来的,最后一个空位就是6云中的了。我看着大家如此整齐的注目礼,有点不好意思,尤其我看到那个人的目光,瞬间全身的重量被抽走了,整个人有些轻飘飘的。那个人就是我的天问,哈哈。

  “夫子对不起,我家少爷得了重伤风不能来上学所以让小的代他来请假。”

  拿着一根长长教鞭的刘老夫子瞟了我一眼,淡淡道:“嗯,知道了。”

  “那个少爷还交代让小的帮忙记下夫子的每句孜孜教诲回去转告,所以,所以……”

  刘老夫子捋了一下胡子,仍是淡淡道:“动作快点。”

  昨天没有拿回的6云中的书包被扔在角落里,上面还有很明显的三五个脚印。我捡起它,然后坐到6云中座位旁的供书童坐的凳上。

  刘老夫子一手挥着教鞭,一手玩弄着自己的胡子,道:“我们继续,天问——”

  我坐在最后,一双红心眼的看着我心目中的王子悠悠站起身。一个最最普通的起身都带有万丈光芒,这天下哪有哪个人可以长得像我的天问一样像个传奇,像个神话,像个光体,他绝对是所有少女的终极梦想。我一看,古代的教育制度就是好啊,整个班没有一个女生,没有讨厌的尖叫声,所有的帅哥都只给我一个人看。不,这教室里所有帅哥加在一起的光芒也抵不过我的天问的一个简单起身。

  我的耳膜轰声作响,我心脏被捏紧了,因为我看到我的天问一手拿着毫笔,一手拿着一张纸优雅的念着:“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小杜对不起了,将你的诗砍头去尾了。谁让您老杜牧是宰相之孙,我的天问也是宰相之子哦。)哇,声音是多么的低沉而磁性,样子是多么的迷人,简直媲美光芒万丈的太阳。他的声音,他的眼神,他的微笑,他的俊美,他的温柔,他的……哦!天呐!

  “哦,天呐!”还死死沉迷在史天问魅力中的我一点都没有注意夫子正站在的旁边,而且已经看了我至少三秒了,见我根本没有看他,直接就给我来了一鞭。我冤枉啊,看帅哥人人有责。

  “你家少爷的诗作呢?我说过没做好今儿不用来的。”一直都神情淡淡的夫子这会儿居然对着我吹胡子瞪眼的。

  “诗……诗作?”容我想想。诗作?是啊。昨天放学地时候夫子说过地作一嵌入日、雨、水地诗。可是昨晚我去喝酒了。6云中被打了。谁有那闲工夫吟诗作对。

  “难道没作?”

  “作。作了……肯定。呵呵。肯定作了啊!”

  “念一下。”夫子回转身。准备听。

  “那个。夫子。忘了带了。”

  “什么?”夫子一听可不答应了。“回去拿!”

  “回去拿?”等我一来一回太阳都下山了,更何况回去也没的拿。“夫子,我记下了,背一下可以吗?”

  “唔。”

  刘老夫子答应了,可是我却犯愁了。诗?日、雨、水?酒诗行不行?努力啊,在老妈的巴掌下我可是熟背唐诗三百的。突然我看到了史天问略略往我这边飘过的目光,脑中一阵抽痛,不行不行,不能在他面前出丑了。努力,努力,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不行不行,只有一个日字,不合乎标准。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是夜是要日,对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有水,有雨,可是日呢?我快的在脑袋里将所熟习的几诗飞掠筛选着,但是没有合乎标准的。自己作一?不敢冒险啊。

  叮咚,有了,被我抓住了,看你怎么跑。我看了一眼夫子,又看了一眼史天问提高嗓子摇头吟了起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日、雨、水可都给你凑齐了。

  一吟完,我就对刘禹锡刘大哥连连道谢了三声。不愧是被白居易称之为“诗豪”的,真是好诗啊,格意奇高,语言爽朗清新,仿民歌创作深得自然天趣。更难能得贵的是这诗没有任何典故,放到哪里用都可以,我夸口说是自己原创的也没人敢跳出来问我要知识版权费。

  我在摇头吟诗的时候,夫子也摇头晃脑的听着,等到一吟完,夫子不但头停下了晃动,连脚步也停住了,也不怕闪了老腰的猛转身,定定的看着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你作的?”

  我没听清楚的就下意识点点头,等了点头了才觉夫子的问话有问题,正想解释自己的口误。夫子就好像见着什么宝贝似的扯住我,命令道:“用水、火作诗!”

  “夫子,刚刚那个其实……”

  “作不出来?”刘老夫子颇为失望的问,还略带一丝委屈。像极了当初我的那个数学老师,每次我问他问题,他都会问一句“做不出来?”好像我这个数学课代表不做出那种程度的题目是对他数学老师的侮辱,我还因为好问好几次差点被迫下岗,严重伤害了我学数学的积极性,是最终将我推上了文科的这条不归路的始作俑者之一。在异时空听到这句话说实在的还真有些亲切,而再次听到这句话,当年的牛脾气就又上来了,三个字的都能被我挖出来,才两个字,那不是手到擒来,驾轻就熟,听好了您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水,火。”人家“刘白”齐名,都想到刘禹锡了怎能不想到白居易,想人家白居易在当时诗作就广泛流传,远播日本、新罗。而且白居易和刘禹锡还倡导过倚声填词,对后世影响极大,要不是有这样的先行者,哪来的日后宋词的繁荣。这《忆江南》写尽了对江南美好春光和秋色的热爱之情,色彩鲜明,笔调明快,语言平朴,民乐感强,更重要的是他夸的是我家乡,我能不熟记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倒是非常符合建城的春光。语言工整活泼,用色极其鲜明,绿水荡漾,骄阳映衬着娇花似火,多么大胆的用笔。你作的?”

  这次我脑袋比较清楚了,不敢随意点头,只得编排道:“小人怎么可能作出这样的诗句,这是小人在家乡时从私塾师傅那借书看到的。”我确实是在家乡看书看到的。

  “哦?”夫子似信似疑,那有了水火,大小呢?”

  大小?什么大小?一想是他要我穿插大和小的诗句。你别说,这难度都降低了,怎么会没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那生死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前后——”

  “人归落雁后,思在花前。”想人家薛道衡现在没怎么有名,在隋初可是一等一的大才子,盛名之作,故无虚士,这两句简简单单思归之诗,事中有情,情中有景,句中对仗,句外对仗。盛唐如此鼎盛繁荣的诗歌创作也是需要前人铺垫探索的。

  “那天地——”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春秋——”

  “夫子,是不是已经够了?”小样我不是怕你,你出什么我都能给你对上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什么没有啊,可是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吧,我已经成功的引起了我的天问对我的注意了,该收功了。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不管哪个时代,学校永远都是最后一片净土,好怀念!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穿越之女人是老虎 第四十二章: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