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一刀转战三千里 第九十四章 春江花月夜

+A -A

  杭郡、宣城郡、吴郡三郡一落江都郡宣布投降于杨时杜伏威部和李子通部二被截断形势危急之极。

  五万大军直入江都虞世基、虞世南、裴矩等大批隋朝文官投靠杨唐其中还有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以及后宫无数佳丽甚至还有隋炀帝的幼子赵王时年十一岁。

  江都宫中四千禁军先入之内进行排查而宋玉致也得以先入内统领宫女清点诸妃编制太监。

  李播等人与杨宣凝一起乘巨舰而来此时已经是下午诸人都意气风只见一片晴川水天如镜江水滔滔自西而东滚流不休不觉心神为之大快。

  周奉露出缅怀回忆的神色悠然神往的说着:“扬州我们终于回来了。”

  周奉从龙甚早但是到底是混混出身才能基础有缺陷作到了正四品将军就一直没有再进这次因为他是扬州老人因此也随驾回江都。

  扬州(江都)是通汇各地的水6枢纽尤其水路方面处於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又是长江的出海海岸其地理的优越性可以想见。

  6路方面扬州乃东达山东、西至四川南延湖广的驿路大站。成为海、6、河的枢纽要地南北水6转运的中心。

  像长江这种汇集天下水道的大河谁也没有能力完全又或长期封锁。要把扬州重重围困更非容易。

  “王上起于江都今又归于江都可见王上实是天命所归。”陪驾的还有一人那就是海沙帮帮主韩盖天他极其恭谨的说着。海沙帮本以余杭郡为根据地现在这情况当然只有投靠了。

  “韩卿说的不错寡人今日回到江都实是感慨万千啊!”杨宣凝平淡的说着曾几何时。这个本来是庞然大物的海沙帮地帮主现在只是病猫一只授予了水师正五品就收编其船队看其低眉顺耳不敢丝毫有违的模样就让人感慨人生无常。

  “王上码头到了还请王上准备入城。”江都码头已到。码头上早是兵马如云原本隋朝旧臣都密密麻麻的等候其中。

  “先生。隋朝多官员先生可一一选用能够随驾的臣子都是一时之选。虞世基和裴矩献城有功寡人任其为虞世基为中书舍人而裴矩为兵部侍郎。”杨宣凝说着。

  诸人听了都不由眉毛一跳中书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称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日重。甚至专断朝政。

  “王上要设中书舍人?”

  “正是我设中书院中书舍人为其官中书侍郎为其次掌制诰拟草诏旨以后以有文学资望者充任正五品。掌侍进奏参议表章以后凡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皆起草进画。”

  “是臣等明白了。”

  既然王上心意已决那就如此推行只是诸臣心中都不由暗中计量心想王上对这二人还是相当信任的。

  等到码头之上顿时黑压压的数万人一起跪拜:“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传来人人都惊个个面面相觑杨宣凝也眉宇一凝显是有些意外这花样不知道是虞世基还是裴矩搞出来地。

  如果是虞世基搞出来的还是让他日后去翰林院当个清闲官吧不适宜当中书舍人原因很简单中书舍人参与皇帝机密要谨慎甚微厚重淳朴如此喧哗取宠实是不宜。

  翰林自唐时而建专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虽然日后演变成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专掌内命参与由皇帝直接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事实上取代了中书舍人的职权到了明时更是实权相当于宰相非翰林不入阁成为定例。

  但是杨宣凝却没有准备这样在他看来搞文学的就应该有搞文学的样子文学家入阁为相实是不利国政。

  因此心目中准备建地翰林院就是席翰林学士还是为承旨郎正四品属官也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但是主职只允许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

  诸人当然不知道这一念之间就决定了一个人地命运当下就随着杨宣凝踏步而出直上码头杨宣凝笑吟吟果然第一位就跪拜着虞世基和裴矩。

  “二位卿家献城有功快快请起。”杨宣凝连忙上前亲手扶起二人。

  一举动顿时使后面降官人人心安看来新主子不会薄待于他们了。

  “谢王上。”二人都起身四眸相对杨宣凝对着邪王不由一笑。

  起身上御车然后就在大队禁军的保护下开向江都皇宫杨宣凝端坐于车中心静神安凝然不动只让沿途街道万岁之声入耳。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城中南北十一里东西七里周四十里。杨宣凝第一次降临此世就在这方圆八十里许的城内渡过旧地重游人事全非岂能无感。

  只是此时杨宣凝久受王威自然深沉厚重这些感情不露于外。

  其实这时由于没有经过落入李子通之手来回争夺的情况江都基本上没有受到战火城中十数万人繁荣还旧。

  穿过如意和小虹两道大桥两岸风光旖旎长堤柳丝低垂芳草茵茵。再远处是与旧城河平衡地另一道大河汶河沿汶河向东而的大南门街就是扬州最兴旺繁盛。商铺集中的主道。

  杨宣凝触景生情兴起一种异样的感觉可惜的是江都无王气不宜为都甚至久居都不可只能作为闲情时地行宫。

  “臣妾恭迎王上。愿王上千岁千千岁。”直到宫门宋玉致带领无数宫女和太监上前迎接其中还有大批原本隋炀帝地宫妃只是隋炀帝萧皇后不在其中。

  “王后辛苦了快快请起。”杨

  前亲自扶起说着:“王后与我。一起入内。”

  入得隋炀帝享福地皇宫只见庭院深深到处是绿树连绵。繁花盛开灿如云锦。亭子台阁与走廊之中点缀其中。才转过一处走廊就见到一池清泉波平如镜池旁繁花盛开枝枝秋艳倒影水中。水面上更无一丝波纹。花光水色。交相映照。

  众人哪见过这等美景个个面面相觑。有地人甚至左右而看再转过一处就到了御花园处只见园林深深顺着长廊前行穿过一处小湖桥尽头种着几株树也不知道是什么种类此时花开正繁宛如锦幕。

  再到了大殿之前设有三十六级台阶。按阶而升进入殿门殿中心宝座高高这时殿上已经站立着一排甲士等候王驾前来。

  殿上陈设俱是珊瑚珠翠之类每隔五步更嵌着一粒径寸的夜光珠。

  “王上圣上夜宴时并不点灯而靠廊下悬挂一百二十颗直径数寸地夜明珠再在殿前设火焰山焚烧檀香及香料既可使殿中光耀如白昼又有异香绕梁如入仙境。”宋玉致见他望着夜明珠说着。

  “此太过奢侈。”杨宣凝叹地说着然后上座。

  众人见了这等势派无不拜倒:“臣等拜见王上愿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

  群臣参拜后各自起身然后就立于二旁身在其中人人都觉得此时才有新朝之相各个都满是欢喜。

  “圣上北上留给寡人好大的产业。”一开口杨宣凝就如此说着:“先生回同户部进行清点。”

  随行隋炀帝到江都史称旌旗辎重连绵五百余公里其中价值当然不计其数。

  “王上还请指示如何处置。”

  “各大臣官吏都一一登录入户部有司一一选之给予安排。”这些大臣和官吏都是天下三成以上世家豪强安排的好就等于获得他们助力这点不可不谨慎因此第一点就提出来。

  “臣等遵旨必加以严选。”第一宰相李播深知厉害上前回着。

  “古玩珍宝一一登录入册奉内府处置。”这点谁也没有意见有许多珍宝都是皇家专用不容外臣篡用。

  “跟随圣上前来之工匠一一清点入册归于工部所辖。”这点更是重要随行隋炀帝的工匠都是天下一时之选规模三千可以说这个时代一半上等工匠全部在此有了这批工匠鲁妙子的奇思异想都可以付之实践。

  鲁妙子上前:“臣等遵旨。”

  “至于一般珍宝以及黄金白银丝绸等财物也一一登录入册先入户部。”

  见众臣都应诺杨宣凝又说着:“虞世基。”

  “臣在。”虞世基连忙上前。

  “卿家献城有功寡人甚是大喜寡人还没有建得中书舍馆不知卿家可愿意为我建之?只是只有正五品委屈了卿家了。”杨宣凝温言说着此人原本就是隋炀帝的中书舍人掌朝廷机要得他帮助短时间就可控制隋朝许多秘密命脉。

  虞世基却是大喜中书舍人事关机密专典机密参掌朝政品级不高实是要害当下就连忙上前:“臣恭谨受命愿为王上效犬马之劳。”

  “听说你有一弟是虞世南?不知是否?”

  “正是在殿外等候呢?”虞世基连忙说着。

  “召他进来。”

  一声命下顿时虞世南被召见只见此人也已经有五十岁了跪拜在上前:“臣拜见王上。”

  “卿家起来闻卿原为圣上的起居舍人不知是否?”

  “回王上正是。”

  “甚好寡人要建一翰林院。编修国史记载寡人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多以文学之士而充之寡人就先命你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同是五品。卿家可愿?”

  “王上所命臣岂可推辞谨受命。”虞世南恭谨答应。

  杨宣凝微笑历史上称此人沉静寡欲精思读书从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学习书法。他地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

  又称虞世南有五绝。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学。四文辞五书翰。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今日得他的确大善。等一年过后虞世基未必留下说不定反而调去翰林院但是此人可重用先调到中书舍馆。

  这二任命一出。谁都可以看出。杨宣凝是有意安抚隋朝旧臣了。

  “裴矩何在?”

  “臣在。”邪王石之轩上前拜倒。

  “卿家献城有功。又有功于西域寡人任你为兵部侍郎。卿家可愿意?”

  “臣恭谨受命。”石之轩拜倒谢恩谁都知道现任地兵部尚书刘子翊年已经七十干不了几年了侍郎之位日后就在正三品尚书之职不可不为重用。

  “恩大事已成诸卿不知还有何事?”

  “王上还有一大事宫中诸妃和皇后以及留在宫中地赵王如何处置还请王上示下。”魏征上前说着。

  “恩这正是大事这样吧宫中宫女如有家人全部放出自行嫁人如无家人留在宫中寡人也可许之功臣无婚者。”

  “至于圣上诸妃如受圣宠者各可带太监二十户部按品级授田妃级可授五百亩以下递减以为自用这是寡人心知如无此条以后诸妃难以存活卿等岂不闻冷宫多饿死冻死之事?圣上之妃寡人不愿薄待如此。”

  这言一出顿时人人跪拜:“吾王圣明。”

  要知道隋炀帝广征天下美女建西苑十六院又有三百二十名美女兼天下美色各臣如是清醒者当然担心杨宣凝见此佳丽而沉迷女色。

  杨宣凝虽然知道宫中肯定多佳丽但是不愿意玷污皇帝的妃子这在政治上名声也就罢了反正经过五胡现在天下风气开放话说原本历史上李世民可是真正的母女花一起享受不但娶隋炀帝之公主又将萧皇后入宫也没有见得人说他——但是这仅仅是

  隋炀帝的尊重。

  “至于萧皇后和赵王先召见她们吧!”

  旨意已下没有多少时间萧皇后和赵王都入得殿中各人一看都地一惊只见萧皇后云髻高耸雾鬓低垂宫衣华丽又显出美妙成熟地身材虽然脸色略苍白但是美眸流盼仪态万千比一般的少女又多一份独到的成熟果实般诱人的风韵当真是绝色倾国倾城让人目旋口迷。

  杨宣凝也是心中一动他记起了她的事迹。

  历史上风流一时、迷君倾国地红颜女子不计其数然而能象萧皇后那样数经改朝换代总伴君王之侧地女人却是寥寥无几。

  萧皇出生时当时著名地占卜奇人袁天纲曾为她的相貌而惊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她地生辰八字最后得出了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

  由于有这一句“母仪天下”杨广非常尊重她皇后之位一直没有变日后杨广上位她也出了不少力后来宇文化及兵变杀了隋炀帝又当了他的淑妃宇文化及死又当了窦建德地宠妾后当了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

  据说贞观四年唐朝大将李靖大破突厥索回了萧皇后。这时萧皇后已是四十八岁但是还没有半点老态其诱人的风韵让李世民不禁为之心旌摇曳封为昭容。

  而在她身后地赵王此时只有十一岁虽然身穿王服但是脸色苍白眼睛红肿显是哭过本来他应该是宇文家兵变此子在帝侧号怮不已。因此斩之于帝前血贱于御服时年十二。

  >.帝风动不进膳亦终日不食。又萧后当灸先请试炷。后不许之泣请曰:“后所服药皆蒙尝之。今灸愿听尝炷。”悲咽不已。后竟为其停灸由是尤爱之。

  “大胆见了王上还不见礼?”一声怒吼打断了他的思考直见虞世基上前喝骂。

  “唐王受封于圣上圣上未崩。正统还在我为皇后岂可跪之?”萧皇后手拉着杨。不肯下跪。

  虞世基又要喝骂却见杨宣凝摆手说着:“萧皇后说的有理圣上未崩正统还在。不必拜我不过萧皇后你也知道大势寡人也不会矫情拜你你和杨。寡人给你一千亩地。一处宅地。你可挑选二百太监和侍女以居之。只是切守本分不可多事寡人心在天下志在千古也不会容不得你等二人你等下去吧!”

  萧皇后听了这话说着:“唐王果还念得先前几分君臣之情分既然如此我就为多谢你了。”

  说完折腰一礼就拉着杨下去。

  见她离开诸臣面面相觑正要赞颂杨宣凝却已经下得座来来到殿外此时已经接近黄昏夜风吹动殿上***通明而居高临下江水可见凭栏而望久久不言然后才说着:“圣上英明神武今天落得这个地步寡人真是叹息。”

  又低声吟着:“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众人一听就知道是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隋炀帝精于文才和诗歌其中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中代表。

  《旧唐书.音乐志》云:“后主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常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可知陈后主之原作相当妖冶艳丽。但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却是意境优美的写景诗写尽春江美丽地月夜景色境界开阔极富动感。

  这时魏征又上前说着:“恭喜王上王上既见圣上之沦落必心有警惕不复重蹈覆辙此诚社稷之福、天下之福万民臣工之福。”

  这一句话一出顿时将一种感伤地气氛一扫而光杨宣凝心赞魏征既是赞美也是劝谏心想此人就算不如原本历史上喜欢强谏也很是愿意多出谏言当下笑地说:“正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寡人有一诗也是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光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本是日后张若虚之诗此是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地感觉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地极佳之句。

  诗的内在感情热烈深沉又以自然平和而宛然流出实是不朽之诗篇。

  诗一成不顾群臣之眼光手指明月初生不由哈哈大笑声震整个帝宫与江上。

  此情此景指点江山言感古今江山如画舍我其谁?论得平生多少事只有一股英雄气为之心声驱之共在而已。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大唐 第二卷 一刀转战三千里 第九十四章 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