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房玄龄杜如晦两个宰相也都过来,他们也听说了这个商业税抵押贷款。而他们也觉得景文是不是脑抽了,居然选择用商业税来归还。一个县的商业税也就是那么一丁点,用来还这么一大笔贷款,要多久才能够还完。两位宰相都是多年的老手了,自然知道这个恐怕没有几十年还不完。这样那还有什么意思,那完全不就是景文自己自找的吗?
不过,这个虽然商业税很少,可是拿来作为抵押也是一个非常要慎重的事情。一个国家政府的威严不能够受到侵犯,尤其是把国家未来的税款用来担保,这个显然是过去的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种事情,肯定会存在争议,如果没有争议那根本就有问题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在分析这件事情的可行性,拿着一些非常稀少的商业税,来抵押换取这笔钱财呢?如果这么做行得通,那以后天下不就是可以通过抵押商业税来换取很多钱了吗?
“皇上,现在我们首先要考虑这个能不能行得通。如果用商业税来抵押担保,来换取一大笔钱财。可是,以后这个要还多久,如果还款期限太长,那也许根本也就是行不通的。到时候,恐怕如果还不上款子,那反而会有损于朝廷的信誉。朝廷建立信誉不容易,千万不能够为了钱就对百姓失去了信誉啊!”房玄龄说道。
而房玄龄这话,已经是原则上同意可以考虑用商业税来抵押了。可是最大的问题就是还款的时间,如果还款要几十年才能够还完,那这里面的风险太大了。而且。如果几十年才能够还完,那恐怕没有商人愿意借款。而且,如果今天的事情行得通,形成了决议,那别的地方政府会不会也要用商业税进行抵押担保?如果能够用这些积累的税赋来换取一大笔资金。那地方的各项发展可以更快了。这样也就引起一连串的效应,所以大家都在担心。
而前提条件就是还款周期不能够太长,不然商人不会愿意借款的。
“皇上,其实商业税可以增加很多的,而不是现在那么鸡肋的东西。”景文说道。
而李世民无所谓的说:“商业税再多,能够多到多少呢?”
而景文马上说:“皇上。如果按照我想的商业税计划,那恐怕七到十年就能够还完这笔二十万贯钱的巨款了。”
“什么?”在场的人都是一阵震惊。
景文说七到十年就能够还款完成,那岂不是说明七到十年就能够获得二十万贯钱的商业税了吗?二十万贯,几乎等于是目前大唐每年收入的五十分之一,而如果让一个县全部财政来还款。也要还款十年以上。而现在居然只是要一个县的商业税就能够在十年以内还完款项,这个太令人吃惊了。而且,商业税如果真的如此巨大,那过去的官员怎么没有发现呢?如果商业税能够如此压榨,那国家还不得富裕到什么程度啊!
现在的大唐,财政是头号大事。现在每次刚收上来税赋,马上就被突厥归化,还有江南开发。甚至是军队改革的各种需要给吃掉一大块了。而这些事情都是景文提出来,或者是亲自参与的。所以,大家对于景文可真的是又爱又恨。景文太能花钱了。而现在景文居然说商业税能够带来大量的财富,这个让他们非常震惊。
现在大唐朝廷可都是“穷疯了”的官员,如果听到景文能够带来大量的财富,那他们肯定也就会支持的。至于商业税,大家过去都没有往这方面想过,顶多也就是官府派人去西域经商而已。派去西域经商的。其实有不少都是太府寺的官员,他们官方组织商队。而获得的利润也都用来补贴政府了。所以,这才让国家财政没有崩溃。各种改革还能够持续下来。
所以,大家并没有体会到商业税的好处,所以也都非常好奇商业税怎么能够获得那么多财富呢?现在既然如此,那就听听景文的说法。
“皇上,如果按照臣的方法,商业税能够提高很多。并且,不会造成商人反弹。”景文说道。
而景文说道提高商业税,却不会引起反弹,这个马上让大家感觉稀奇。作为官员,都知道如果税收过多,那百姓也就会反弹。如果能够在不引起百姓反弹的情况下收取更多税负,那当然就是非常好的事情了。现在景文居然承诺能够在不引起反弹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税赋,那谁不想要啊!哪个当官当皇帝的,会嫌弃自己国家财政状况好呢?毕竟皇家的支出,都是从税收国库里面出的。
“什么方法?”李世民关注的问道。
如果全国都能够如此实行,那国家财政还不得富得流油吗?所以,李世民也都认真关注,希望能够让景文赶紧说一下。
而景文马上说:“皇上,如果让我亲自去洛阳孟津县看看,我想我可以制定出来一个商业税的计划。这样,以后各地可以因地制宜,然后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商业税。并且,可以考虑把孟津县的商业税的监督权,还有建议权给我的银行,那我可以帮助他们制定一个还款方案,并且能够在七到十年之内,还二十万贯的巨款。”
“你要去洛阳?”李世民问道。
景文回答:“是的,我要去洛阳看看,因地制宜啊!如果能够实行成功,那对于我大唐来说也是好事啊!如果商业税能够提升,那对我我大唐国富民强可是指日可待。”
李世民想了一下,说:“既然这样,朕就让你去洛阳。你亲自去拿孟津县做一个试点,然后把心得告诉朕。只要能够走出一条路来,那对于我大唐未来发展可是有很大好处的。如果全国的商业税都能够暴增,那对于我大唐可是万分重要的。而那个时候,我大唐盛世恐怕很快就要到来了。”
“臣领命!”景文说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