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步鑫生式管理

+A -A

  天才壹秒記住『 qu 】这给胡解放申请项目开发资金带来不少的便利,机械工业局听说要上马的是涉外的军工项目,用的又是501厂的自有资金,没做太多的刁难就放了行。

  说起来这也是八十年代厂长的悲哀,不仅人事权没有,就连财权也握不到手里。平常厂里日常维持用了多少钱不论,但凡有点计划外支出,还要说服自己头上的诸位婆婆。

  这就造成了国营厂长们真想做点事情千难万难,薪水小偷和囊虫们却到处都是。

  好在胡世武这么多年在绣城工业体系里多少有些薄面,胡解放本人也手腕卓著,这才能把拟真机的项目运行下来。

  “601所不肯给出歼七飞行重心和推力方向、机体结构强度示意图,不过他们答应把拟真机的机体设计工作接过去,小胡这事儿你怎么说?”

  司谷新坐在501厂的会议室里,与胡解放合计着拟真机项目的合作细节。从盛京带回来的也并非全部都是好消息,像歼七的机体数据那都是绝密资料,国内的体制下显然不论胡解放还是胡文海的密级都不够格。

  胡文海正正当当的坐在他老爹的椅子上,小大人似的点头道:“那就交给601所去做好了,我想他们做这种工作肯定比咱们更有优势吧?不过机载数据系统这一块,我希望他们能给我留出一点余量来。”

  “解放你这边呢?501厂有什么打算?”司谷新转过来问坐在上首的胡解放。

  “我们501厂技术科组成了一个攻关小组,不过……”胡解放有些尴尬的摇摇头,苦笑道:“攻关小组这边对整个拟真机项目没有什么了解,暂时算是无从下手。技术科科长洪一觉对这个项目有些顾虑,我还在做他的工作。”

  “老爸,让我来吧。”胡文海主动请缨道。

  “你来什么?”胡解放一愣,看向胡文海。

  “领导攻关小组啊,我的任务是开发控制台和拟真机的机电、控制系统,光靠我自己哪忙的过来?”

  胡解放听到这里,黑着脸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让技术科你一群叔叔伯伯们给你打下手?你怎么想的出来?”

  “爸!”胡文海叹了口气,强硬的说道:“就501厂技术科那点水平,难道还有挑肥拣瘦的权力?我不说,你自己想想,501厂已经多少年没有技术革新或者技术升级了?厂里的设备有什么技术改进,或者这些年做过什么技术开发工作?技术科做的就是定几条不切实际的条例和查查技术资料的工作,给我打下手我还嫌他们累赘呢!”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那都是你的叔叔伯伯!”胡解放大怒,拍着桌子教训道。

  胡文海也有些不耐烦起来,拍着桌子反驳道:“爸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没有拟真机项目,501厂短期内再找一个有前途的项目出来?501厂从上到下,包括您!如果不能改变这种温情脉脉的态度,那就一起等着饿肚皮吧!人要是饿了肚子,可不会想起你今天顾忌了他们的脸皮!”

  “哎哎,你们爷俩干嘛呢,有话好好说。”司谷新连忙站起来劝了两句,胡解放本想发火,却发现自己怎么也发不出来。

  胡解放是个好厂长,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矜矜业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否则也不会坐上这个厂长的位置。但他在厂里的形象并非是个权威的管理者,更像是一个调和者。这种身份若是在一个平稳发展的组织中倒还好说,但偏偏如今国内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从大到小所有的国营企业都面临着经营困境。

  可他再怎么着急,找上级解决困难,赖着脸去银行求爷爷告奶奶,拖着上下游的资金不给……

  这些手段都使了个便,但经营的困境仍然没有好转。拟真机项目,可以说是他破釜沉舟的最后努力。这个项目的盈利前景明确,甚至有外方表示有购买意向,在这种空前利好消息面前,可以说已经是501厂最后的救命稻草。

  “爸,你这样管理是不行的。你看看之江省海盐衬衫厂的步鑫生,不打破大锅饭和温情脉脉的管理方式,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工人一起去要饭!到时候又有谁会念你的好?管理严格,一切以成绩说话,诚然会让大家有意见,但至少工厂还能办下去,所有人家里都能吃上肉。表面上工人虽然会不适应、有怨言,可大家心里会明白没有你不行。如果你还要做这第一种厂长,那我看也别搞什么拟真机项目了,因为501厂早晚还是会黄摊子!”

  ……

  胡解放默默的拿出一根烟,擦的一声点燃了火柴,深深的吸了一口。

  步鑫生是1984年的新闻焦点人物,经过社会上的广泛讨论之后,让人民日报发布头版社论《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定性为改革先锋。能够由中央下命令全国推广的人,之前只有雷锋和焦裕禄,他是第三个。

  而这个后来几乎为人们所遗忘的步鑫生,在此之前又做了什么呢?无他,不过是在一切都温情脉脉的国企中,狠狠的抓了抓生产纪律而已。

  就是这些在后来人看来简直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当年却是不折不扣的改革先锋。

  第一,他在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做多少衬衫发多少工资;第二,实行质量管理,做坏一件衬衫罚两件的钱;第三,请假不发工资,病假要过他的眼……

  除此之外还有好些林林总总的规定,但大抵不过就是这些性质的东西。放到十年、二十年后,人们都会惊讶,这些东西还需要中央出面定性、开动宣传机器进行推广?这不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并不,至少在八十年的步鑫生海盐衬衫厂成为典型之前,国企里一切可不是这个样子。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帝国重器 第十五章 步鑫生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