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发现

+A -A

  刘喜的行程彻底的被打乱,不过他也挺高兴,玩嘛,什么时候不能玩,从自己当了外勤以后,可以说天天都是在外面跑,想玩的话以后有的是机会;而这帮助人,特别是帮这里的人,还真是很有意义。

  在田双虎大爷家吃完了特意给他下的鸡蛋手擀面,刘喜就忙活开了,拿出自带的一些工具,比如匕首,砍刀,铲子,水平仪等,又从田双虎这借了把铁锹,斧头什么的,都背上后就朝着村外走去。

  勘探的活不简单,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特别是现在,刘喜根本就没有一件能够称得上合用的仪器。其实说起来刘喜这样的外勤并不是异地资源勘探的主力成员,有些像是先头兵,在全国各地到可能有资源的地方首先取得第一手资料,把这些简单的资料发回局里后进行归总,由局里的真正专家进行分析比照,确定了勘探价值后,才会出动专家大部队来进行更深入的勘探与测量。

  有些古怪啊?!刘喜首先沿着村子外的那条半圆形河流仔细的查看一番,再把依山的那一半地段也走了一次,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里有着很整齐的大面积下移断层,说这大面积,竟然是包括了整个村子以及连接大山之间的一片田地,整体性的朝下移动了不下二十厘米,能够发现这点并最终的确定,还是在一处裸露的、已经废弃了的采石场找到的证据。

  怎么会这样,刘喜的表情很严峻,这可不是小事,要是真的是在不断下移的话,那么就算没有地下河的冲刷,也有着很大可能出现地陷坍塌的灾害。

  回到村中的刘喜碰到了几名老大爷在村道处晒太阳,热情的上前打招呼问好,散了圈烟后才找到这里面看上去年龄最大资格最老的那位:“马大爷,您老知道田家台为什么会叫田家台吗?我怎么看都应该是个坳子啊?”

  台,顾名思义,用在这里是指高出地面的一层,而这田家台不管怎么看,不但没有台的性质,甚至仔细的对照测算后,还要比河堤低上一些。这就说不通了,难道是这里的人以前也是迁移过来、用了以前的称呼?

  被问话的那位马大爷在刘喜重复说了好几遍并且解释了好久后才算是听清楚了,想了良久后才摇头道:“我活了八十九了,还真没有想过这个,不过现在来想,以前好像是要高上一点点,我还记得以前……。”

  这位老大爷的话对刘喜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从他记事起,也就是说八十多年前,田家台已经是个山坳子了。

  回到负责招待的田双虎家,却是让刘喜得到了意外的好消息。田双虎在愣想了好久才说道:“以前是个台子,这点我能确定。我们田家是最早在这里生活的,一家五十三口,于宋朝真宗皇帝咸平二年迁移过来,……,老族谱上有着明确的记载,那时到河里都要下一个大坡,有好些先人都参加过修路,其中一位先人还因为这去世,……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挖来挖去的,可能就慢慢的挖低了吧?!”田双虎慢慢的回忆,最后还给出了一个极为肯定的答案。

  天啊,宋朝?有没有搞错?!咸平是代表哪几年刘喜不是很清楚,但宋真宗赵恒,这个刘喜却有印象,这是个跨千年的皇帝,公元一千年就是他正当位,这可是上千年啊,没有想到这里的田氏家族竟然有着这么长的家族史。

  “田大爷,能不能,嗯,就是把这族谱让我见识见识?”察觉到田双虎有些为难,刘喜赶紧说道:“您放心,我知道这东西金贵的很,我绝对不碰,您远远的拿着我看看就行。”

  “嗨,倒不是说这东西有多金贵,原来的老东西早就不在了,现在留下来的是一本清朝乾隆年间重修的,你要看我就拿来给你看看。”

  刘喜有段时间研习过古文与古字,当然,太遥远太生僻的肯定不行,不过这族谱离的年代倒不是太远,还是用的极为工整的小楷书写,没有什么阅读障碍。

  重修本中有着很多的遗失,这很正常,朝代更替如此的频繁,就算是在大山中,一个家族也不能保证没有断层。真要拿出宋朝原本,刘喜还真是不敢相信。族谱中缺失的是中间的那好几百年,不过在开头,关于最先迁移过来的那段倒是记录的非常详细,不但有家族中发生的大事、重要决定,就是里面的先人卒与哪年,何事而卒也都记录的清清楚楚。果然,有一段中就记载了修建饮水水车、沟渠、村头大坡路的那段,还有着居高临下建造木围墙的事迹。

  不低啊!刘喜仔细揣摩后认为当时只怕要比现在高五米以上。以前的田家台,变成现在的田家坳,一千年能够有这么大的变化吗,为什么只有这里变化而不是整体?

  这个问题田双虎就无法回答了,刘喜也指望他能够回答,看来,这里还是有些奥秘的,刘喜的兴趣,是因此被调动起来。胡乱的把饭给扒拉了两碗,背上工具就立马跑了出去。

  花了整整一天半的时间,刘喜把整个村子跑了个遍,任何有异常的地方都不放过,但却没有任何的收获,而就在他要彻底放弃、最后一次回到那河与山交接的部位,无意中发泄怒气时丢出的一把铁锹给了他惊喜。

  那一铁锹扯到了一株树后又撞到了一面山壁,笔直的沿着山壁滑下来时,却插进了土里一半!这下面是空的。

  呆滞了一会后刘喜赶紧上前,果然,被铁锹捅过的地方有个海碗大的洞,填充的泥土也被一同推了进去,站在洞口,可以感觉到里面透出来的丝丝冷风。拔出铁锹,刘喜把里面的泥土挖开来。周围的岩石层似乎都是连在一块,而就是这么的巧,最开始铁锹的落点似乎就是个天然的洞口!用铁锹往里捅捅,可以触到底,不过在铁锹摆动时,靠向山壁的那方,还有着进口。

  碗口大的洞口刘喜肯定是无法进入的,不过好在带了些工具,刘喜挽起袖子开始把洞口加大,洞口边缘的岩石不是很厚,薄薄的一层,刘喜很容易就把这里变成盆口般大小,咋看上去,和农村里存储红薯的地窖入口很相似。

  这洞口位于山壁与地面岩石的交接处,非常隐蔽,而且只需要趴下就能轻松钻入,刘喜也是胆子大,没有多想就紧了紧身上的衣服,仰面朝天着一下子就滑进去了大半个身体,还真是个弯道,不过这弯道内要比洞口宽阔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拥挤,手脚并用着刘喜还朝着里面爬了一小段,一片黑漆漆,刘喜用手朝上探了探,似乎出了弯道了?这地方应该是山壁后面吧?

  实在是太黑了点,因为身体所处的位置,把唯一能够提供光亮的入口都堵上了,这时刘喜才感到害怕:进不进呢?这里面明显是岩层伸缩时形成的断裂层,谁知道里面安全不安全,谁知道里面是不是都能够爬行?还有,谁知道里面会不会蛇啊蟒什么的,刘喜越想越害怕,鸡皮疙瘩起了一身,笨拙着赶紧倒退了出来。

  天上的日头很大,晒的人暖暖的,让刘喜的心绪很快就平静下来;从衣兜里掏出皱巴巴的烟,点上后就愣愣的蹲在那,眼睛死死盯着洞口,脸上变换不定,最后似乎下定了决心,站起来到周围扒拉了些树枝杂草,把这洞口盖上,再看了看时间,把工具一收,回了村子。

  洞里的岩石有些锋利,割在身上都有些生疼,还好的他那套衣服的质量真的不错,不但没有破损,还挺耐脏,上下拍了拍也立马的就干净了。因此回到村中的刘喜除了头发上有些脏外,没有人察觉到什么异常。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独修 第三章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