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我轻轻的来(下)

+A -A

  勤政殿的偏殿中,唇枪舌剑。永清公主宁潇还没走近,就听到里面大臣们慷慨陈词的声音,各持己见。

  “永兴天子得位不正,前有其师杀玄宗,后有兵逼群臣做出选择。如今,永兴天子幸青美人而死,好色可谓失德。此乃天罚之!帝位岂可再归他这一系?”

  “天子在位时,四海升平,万邦来朝!盛世气象。有大功于国。如何不能泽被子孙?”

  偏殿外的走廊中,俱是锦衣卫校尉。听着里面传来的争吵声,纪婉儿嘴角露出一抹讥讽的笑意。那双尤其妩媚的大眼睛中,流露出嘲讽的神色。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殿门口,锦衣卫指挥使张辂见到宁潇带着侍女、太监过来,躬身行礼,“下官见过长公主殿下。”他身后的十几名校尉俱是弯腰,俯首。不敢正视宁潇。

  长公主之美貌,国朝人皆尽知。但,并无人敢对她不敬。一则是因为她受永兴天子信重,执掌少府。天子视如长姐。二则,长公主行事大气,在朝野口碑极佳。

  宁潇螓首微点,道:“张指挥使,带人跟我一起进来。”

  张辂微怔,随即应命,“下官遵命!”锦衣卫是皇家鹰犬。长公主作为皇族中最具才干的人,自是值得他效命。而且,他很清楚,长公主对外宣称的养子,实则是她和贾环的儿子。

  贾环,这个名字,在永兴朝并不需要加任何的前缀!他的份量很重!

  十几名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簇拥着宁潇,走进勤政殿的偏殿中。

  …

  …

  六七十人的偏殿中,几名庙堂大佬唇枪舌剑的争吵着。执政宰辅曾缙根本无力压制当前的局面。

  就在这时,宁潇带着锦衣卫、太监、侍女走进来。二十多人,立即引起偏殿中文武官员,皇族们的注意。

  永兴朝十一年,齐驰齐大学士相当于是独相多年,文官集团早就成了气候。然而,此刻,还是有约三十多名官员起身见礼,“下官等见过长公主殿下。”

  这是宁潇这些年在朝堂上政治地位的体现。

  宁潇一身粉色的宫装,身姿高挑,举止优雅,神情平静的伸手,示意道:“诸位不必多礼。”

  待一干官员们都直起身,宁潇明艳的丹凤眼,越过众人,落在大学士萧丕,户部尚书彭世俊,占城候三人的身上,徐徐的道:“你们不愿意拥立太子宁炎登基?你们所依仗的是什么?”

  说着话,轻轻的做一个手势。精美的粉色宫装袖袍飘飘。

  锦衣卫指挥使张辂带着锦衣卫们拔刀上前来,刀指着萧丕、彭世俊、占城候等人。

  不少人呼吸顿时局促起来。方才曾大学士喝退占城候,令一帮文官们争吵起来,毫无顾忌!然而,在这时,不少人陡然的醒悟过来:现在,同等与政变!

  这是要死人的!嘴炮再厉害都无用。要用刀枪来说话。

  偏殿中的形势就此一变。

  …

  …

  国子监祭酒周慎行坐在椅中,心底长长的出一口气。

  他虽然是小人一个,没有立场。但是,贾环在致仕前,安排他担任学习班的负责人,这十一年来,他在朝中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若是太子无法继位,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好在,永清公主一进来,立即就压下局面。

  礼部尚书胡璁,左都御史李斯等人,目光微微触碰,心中暗喜。

  占城候麾下步军营一万五千人,在如今确实是一张王牌。

  现在京中的武力,十营京营有六营兵马跟着骠骑将军沈迁出漠北。剩余的三营并三大营的马军营,神机营跟着车骑将军张四水下南洋哇爪平叛。

  只留下奋武营、步军营在京中,拱卫皇城。外加殿前侍卫司三千人。这便是如今京中的武力格局。

  然而,此时此刻他们纵有强兵又如何?锦衣卫足以干掉此刻在偏殿中的叛臣们!

  …

  …

  卫王,宁烁,蜀王宁恪,户部侍郎柳安宜,彭鏊,山东道掌道御史陶泰等人脸色微变。

  谁都想不到长公主竟然会不讲规矩,有如此魄力,直接令锦衣卫在大明宫中动手!

  萧丕一声晒笑,并不做声。

  彭世俊无视抵近的刀锋,讥讽的看着宁潇,这个三十岁,依旧美丽的令人感到惊艳的女子,道:“长公主这样,就想解决问题?未免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占城候仰头大笑三声,“哈哈。长公主的魄力,本将佩服。但是,长公主你却不知道本将早就下令步军营进攻大明宫。你若是杀了我,乱兵攻进来,别怪本将言之不预!”

  自古兵变,哪里有靠口水成功的?雍治皇帝,贾环,早给他们做过示范!他们这些人,把身家性命都赌上来,拥立梁国公,肯定不会傻乎乎的送上门来给人杀掉。现在,进来谈判,只是造势而已。或者,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长公主这时要是敢杀他们,那等会叛军攻进来,那可是没有约束的人!

  偏殿中顿时响起一阵“嗡嗡”的声音。局势顿时再变!

  局面,进行到此时,大约晚上九点半许,走到了针尖对麦芒的地步!偏殿中气氛紧张。

  任何言语已经变得苍白,唯有军事实力,才可以定下胜负。至于,怎么摆平政治影响,那是之后的事情!

  …

  …

  夜色之中,大批的步军营士卒,手持利刃、燧发枪,涌向大明宫!

  一万五千人的步军营,除开占城候的心腹,大部分人知道的真相是:帝后不和,天子死于非命。占城候奉大学士萧丕的命令,于今晚,清君侧!

  殿前侍卫司两千人,在指挥使谢鲸的指挥下,节节抵抗,固守大明宫养心殿处的建筑。

  以护卫为主的殿前侍卫司,如何是战阵的精锐步军营的对手?

  …

  …

  喊杀声,在夜色中听起来非常的明显。消息如同流水般传进来,勤政殿偏殿中的气氛,紧张到极致,剑拔弩张。

  大明宫外,步军营占据着优势。

  偏殿中,锦衣卫指挥使张辂带着麾下的锦衣卫,控制着场中的局势。张辂武艺高强,只要他愿意,可以格杀占城候等人。

  永清公主宁潇坐在椅中,微微沉吟着。如果她愿意,她可以在乱军进来之前,彻底的解决萧丕,彭世俊,占城候等人。

  当然,随后,她的结局不会太好。

  越王宁澄爱憎分明,狠狠的瞪着聚拢在萧丕、彭世俊几人身边的文官,“彭世俊,你别得意。大不了玉石俱焚!”

  户部尚书彭世俊冷哼一声,表示他不屑于和宁澄说话。

  礼部右侍郎瞿炜看着当前的情况。其实,他们这个团体,以他的老师大学士萧丕的地位最高,但大部分人的矛头,都是指向彭世俊,仿佛他才是领袖!当然,这亦是他和老师所愿意看到的局面。

  这时,新城王沈澄劝解道:“殿下,先让锦衣卫退下吧。没必要弄成如此局面。”

  新城王沈澄作为沈迁的父亲,他这个表态,令不少勋贵附和。

  北静王微微皱眉。

  大学士曾缙表态,缓缓的道:“殿下,今日之事要解决,可以谈。但无论如何,不能令京中生乱。”再看向彭世俊,“彭章民,这是我的态度。”

  宁潇轻轻的挥手示意。锦衣卫们都撤回来。曾大学士,太过于迂腐。这都什么时候了?

  贾环自运河上传信而来。他即将抵达京中:潇儿,若事可为,当机立断!若事不可为,拖延时间,待我进京。

  今晚局势如此危急,贾郎你何时到京中呢?

  彭世俊拱手一礼,道:“请曾相放心。步军营只是接管大明宫的防务,绝不会做乱。”说着,对殿中的群臣道:“诸公,本官去劝一劝皇后和太子。”

  宁儒拍着椅子扶手,喝道:“你敢?”

  说是劝,必然是威逼皇后和太子。

  …

  …

  养心殿的寝殿中,甄皇后和太子宁炎枯坐在椅中。灯光明亮,但依旧无法驱散心头的阴云。外头的消息不断的传进来,四周已经零星的听到枪声。

  宁炎身体微微颤抖着,抬头看着灯下沉思的母亲,声音带着哭腔,“母后,我怕…”

  甄皇后轻轻的摸一下儿子的头,温声道:“炎儿,会没事的。你会成为大周新的皇帝!”

  话音才落。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即,就见宁潇,宁澄,萧丕,彭世俊,宁恪,梁国公宁烁进来。

  “臣等见过皇后娘娘。”萧丕,彭世俊几人作揖行礼。文官大佬们,一般都会认认真真走形式。

  甄皇后看向宁潇。

  宁潇给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方才在勤政殿的偏殿中,一干大臣不断的争执,最终同意萧丕和彭世俊来“劝说”甄皇后、太子宁炎退出皇位竞争。

  在步军营打下大明宫的正门后,偏殿中,中立的大臣们都在劝宁潇不要采取强硬的措施。而和皇后见面谈条件,步军营则停止进攻。

  甄皇后道:“众位爱卿平身。”

  萧丕站直身体,平视着甄皇后,平静的道:“皇后娘娘,步军营已经攻占大明宫,永兴天子居帝位十一载,如今帝位该回到正朔了。臣等举荐卫王继位。”

  甄皇后脸色大变,玉面含威,她可不是性格软弱的永兴天子。萧丕这是在逼宫!

  宁潇插一句,淡淡的道:“萧中堂,要皇后同意卫王登基,你的条件是什么?”

  彭世俊冷笑一声,道:“长公主以为现在的条件是什么?”到此刻,京中大势基本都在掌握中。他心中压抑了多年的仇恨,如同火山般喷发出来。

  “皇后娘娘同意最好,不同意也得同意!因为,形势比人强,不得不低头。否则,别怪本官言之不预!

  近来报纸上,不是言说到吕宋之南,还有一大岛,名叫澳洲。太子可去那里登基为帝。”

  宁炎躲在甄皇后怀里,尖叫着道:“你敢杀我?我才不去那什么捞子的澳洲!”

  梁国公宁烁英俊的脸上露出扭曲的笑容,狞笑道:“有什么不敢的?当日贾环杀我父王,可曾有怜悯?”伸手,对气的浑身发抖的甄皇后虚点一点,趾高气扬的道:“我们怜悯你,你就是皇后、太子。不然,你们算什么?”

  蜀王宁恪看着这欺负孤儿寡母的场面,还有宁澄投来的目光,心中长叹一口气。

  他不是这样的人。然而,他这些年,脑海中,就一直想着母后郁郁寡欢的神情。所以,他才参与到此事中去。他想要讨一个他要的公道!

  彭世俊上前两步,居高临下的看着坐着的甄皇后母子,逼迫道:“请皇后决断吧!”

  就在这时,方才平静下来的大明宫门口,突然传来火炮的轰鸣声,“轰!”

  “轰!”

  仿佛就像是深沉的云层中,传来的滚滚惊雷!要刺透这沉闷,彷徨,阴郁的云层!

  …

  …

  不久前,距离大明宫不远的周家皇庄中,大批的京营奋武营将士自此出发。带队的是奋武营参将冯紫英。他算是子承父业。

  八千奋武营,此时应当在城北的京营大营中,拱卫京师,非圣旨不得调动!在永兴天子驾崩的情况下,步军营封锁大明宫。有谁可以调动京营?

  这是彭世俊,占城候等人早就计算好的。

  然而,此刻皇庄中,早就有约3千京营驻守。

  贾环的手令调兵,比圣旨更好用。

  “开炮!”

  …

  …

  大运河上,浓浓的夜色中,一艘楼船,正在运河中全速前进。人力挥动的木浆,拍打着河面上的水。春季之时,运河中水量充沛。

  一名中年书生,正坐在楼船中,眺望着空中的明月。正是被满朝所公认还在金陵的贾环。

  老仆钱槐进来,弯腰道:“三爷,老吴说了。明天清晨,我们可以抵达通州。”

  贾环轻轻的点头。

  徐志摩当年写过一首很著名的诗: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永兴四年春,他带着家人南下金陵定居。走的悄无声息。就如同他此时,重返京师!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奋斗在红楼 第九百八十一章 我轻轻的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