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在北京读过大学,见过**,见过周总理,还跟**握过手,是周围村子里父母教育孩子的榜样,但是大多数时间跟随地质队天南地北到处走,一年到头没有几天在家。.26dd.Cn
“日子苦,可大家都一样,一心一意想的不是自己!哈哈,这样一转眼就几十岁了,想想,你第一次走进我们教室还像在昨天呢。”陈清笑着。
他是一个爽朗豁达的小老头,说不了几句就哈哈大笑一通,从心底发出的大笑,响亮,仿佛练过气功,震到别人心里。
“呵呵,老了,都老了。”外公摆摆手,也笑。
他们喝着茶,外公亲手泡的铁观音,不是平常拜神拜祖先常用的绿茶。
“转了一圈,除了西藏都踏遍了,差一点也去了西藏,要不是那场该死的阑尾炎……不过,不去也好,去了未必有命回来见高老师你。”
又是一阵大笑。
陈清提来一只鼓囊囊的黑色双耳皮包,一见面就从包里掏出一大把一大把的糖果饼干分给我们。我们伸手接过,呼啸一声就跑。外婆在后面哟哟直叫,骂我们没有礼貌,多谢也不说一声。我们回过头,齐刷刷冲着门内大喊一声“多谢”,大笑,陈清也大笑。
我们吃完了糖果,又聚在门口,听他们说笑。小娟不在,她阿妈死了,村长又忙出忙外,主持他们家第二个丧礼,小娟却说什么也不肯回去,低着头,泪水簌簌落到地上。“不回去就不回去吧。”村长说,转身走了。怕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冲撞了二舅妈与二妹,外婆叫世良去叫外公回来,顺便将她送到了鱼塘小屋,仔细看管着,寸步不离跟着,鱼塘也有满满的水。
凭心而论,我很乐意小娟妈死掉,痛快,舒畅,像大热天吃了雪条,全身无一处不舒服。我不愿意看着一个疯婆子整天揪住小娟往死里头打,纵然她是小娟亲生的阿妈。她的死,比志高的死更让我痛快。
陈清依旧与外公回忆着他们过去的日子,在他们的笑声与叹惋中,过去的日子雨后野草一样蓬蓬长起来,每一株草都是熟悉的人熟悉的事,谁的耳朵有三颗大红痣谁打篮球跌伤了脚要外公背去看医生谁只有一条打了四五个补丁的破裤子谁的裤子是一道道不同颜色不同布料接长的谁的棉袄是姐姐的红花旧棉袄谁第一次在外公那里吃饭连续吃了足足五大碗谁的老婆生了对双胞胎谁的儿子去了海南胶场娶了个江西妹子谁的女儿生孩子难产大出血死了……
渐渐的,笑声稀了,更多的时侯一个说一个叹息。“你有几个孙子孙女?我记得你有三个儿子,孩子也都大了,娶亲了吧?”外公问。
“是三个小子。大的五六年出生,在海南割胶,不知给什么咬了一口,一夜就没了。二儿子当兵,在广西没了的。小儿子顶我的职,在煤矿,还行,不吊儿郎当的,做事踏踏实实。”陈清说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嗐,这人哪,说没就没了。”外婆在一旁叹息,“什么都是命。”
“命,我可不信命……只是有些事情就是这样邪乎,生得侥幸,死得蹊跷。不说丧气话了,继续聊,继续聊,我那两个小子,我就当从没有生过养过他们的。当年我们那一届的老同学,退休的多,也无聊,改天我们组织组织,重游母校去,一群老头子老太太的,见了面肯定都认不出来了,哈哈。我们的班花,卢小玲,记得吧?她嫁得早,就嫁在县城,生了个儿子,老公文革时跳江死了,儿子前不久与同学吃海鲜,怪,别人什么事情都没有,他倒死了,吃海鲜吃死的!”
大家又叹息。人要死,总是很容易的,不管在农村还是在城镇,不管吃自家种出的米还是别人种出的米,不管跑了多远,要死,就死了,像熟了的禾,镰刀一割,就没了。
陈清在外婆家里吃饭,过一个晚上才走。难得来到高老师家,要好好说说话。于是,晚上他们住在同一个房间,继续聊天说说笑笑。
小娟妈的棺材早早拖回来了,斋棚中午就搭好了,午后一点钟,准时开堂做法事。看的人不多,晦气,大家只是远远看几眼,哭的人也不多,就是小娟几个妹妹(她们家好像没有什么亲戚的),哭得稀稀落落的,淡淡的,渐渐也没有了,只有诵经声、锣声、木鱼声、唢呐声,有气无力地拖着,在午后炽热的阳光中弥漫着,一直到晚上。
我蹲在门口,看着池塘那边。
远远的灯光,亮灿灿的,投影在水上,水上也一个斋棚,也灯光灿灿,像一个梦。诵经声,喃喃不休,轻轻的,滑滑的,模模糊糊,飘来飘去,如那水面薄薄的枯叶:“……三魂渺渺,七魄茫茫,灵魂你在何处,灵魂你在何方?或在那高山巍峨,或在那烟波浩荡,或在那幽冥黯黯,或在那天空茫茫。唉呀,三魂渺渺,七魄茫茫……”
偶尔击在锣上响亮凝重的一声,让人头皮倏地麻一下,唢呐声,细细的,长长的,滴滴沥沥和着喃喃的诵经声。
三魂渺渺,七魄茫茫。翻来覆去,不住念着。
灵魂在何处?灵魂在何方?法师不知道,我也没有看到。只有灯火洞然,在无边的黑夜灿灿如花。志高与小娟妈的灵魂,还有小娟弟弟小小的灵魂,可在上空飘荡着?看着,听着,是否笑着?
总说人死了就好了,一了百了,死后,是不是过得更好?随便吃,随便喝,随便穿,不用整日在地里刨着,晒着,淋着。许多人以为小娟会死,活着也没有用,她偏偏没有死,疯疯癫癫的小娟妈,却死了。她为什么要死?
“魂兮归来,魂兮归来,你快快归来……”法师朝着旷野,一手摇着铃铛,一手高高举起招魂幡,风里,招魂幡长长的带子飘荡着。
“魂兮归来,魂兮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