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任性

+A -A

  “代签”的具体含义有两种选择:一是代823师团的宫孝木签收;二是代新哲娱乐公司的黄曦容签收。

  实际上,这是田文俊的占队选择。黄曦容背后的爷爷是海军的重量级人物,宫孝木及其背后之人神秘莫测。应该如何选择呢?

  田文俊思前想后,终于做出艰难的决定:自己代表新哲娱乐公司签收的蔓国武器装备,因为自己的另一身份是新哲娱乐公司黄曦容、木村朗的助手。

  田文俊奋笔疾书,开始写下检举信:《揭发以黄曦容、木村朗为首的黑心卖国奸商的嘴脸和恶行》,在此检举信中,他写道:

  黄曦容、木村朗以新哲娱乐公司为平台,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可耻的行为:吞没蔓国捐赠给哲国的优良武器,把质量低劣的哲国武器高价卖给哲国823师团。为了实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黄曦容、木村朗试图拉拢和腐蚀本人。本人为了摸清他们的阴谋诡计,与他们虚与委蛇,假意接受他们的贿赂,成功实施无间道,了解到他们的龌龊勾当。

  在检举信中,田文俊把自己的签收描述为代表黄曦容等人的签收,不是代表823师团签收,因为根据宫孝木与蔓国人签订的协议,蔓国人把武器装备交给新哲娱乐公司,他作为新哲娱乐公司的助手,代表黄曦容签收是理所当然的。

  田文俊很聪明,这份洋洋洒洒的万言检举信只字不提梁立末的名字,这是因为梁立末的爷爷是哲国陆军的重量级人物。

  实际上,田文俊手中有保命底牌,先前与黄曦容、木村朗的密谋时,田文俊悄悄地把他们之间的谈话录音,他的手中有五盘录音磁带。

  拿出五盘磁带,田文俊感到心头的沉重。他叹了一口气,每盘磁带各翻录两份,然后把一套磁带和检举信放在一起。他把另一套磁带装在一个小箱子里,又写了一封短信,放进箱子,然后密封好箱子,在箱子的表面上写下收件人的地址和名字:东山城水机关,宫孝木。

  他有种感觉,特别调查组一定会询问宫孝木,并且宫孝木一定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说有一个人能够救他,那么这个人只能是宫孝木。田文俊不知道为什么会信任宫孝木。环顾整个823师团,他悲哀地发现:没有一个人靠得住,而仅仅见面两次的宫孝木却给他可以信赖的感觉。

  拿着小箱子,田文俊向823师团的邮政局走去。

  把房子和车子交给陆军部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宪兵队,阮经天感到浑身轻松许多,看看头顶老高的太阳,阮经天和老黄来到一家哲国人开的乌冬面馆,解决午餐问题。

  阮经天对饮食没有特别的要求。无论是刺国餐饮,还是哲国料理,只要口味淡一些,蔬菜多一些。油性少一些,他都能吃得很香。哲国的乌冬面,比较符合阮经天的要求,因此他对乌冬面并不排斥。

  两人正吃得不错时。从门外走进两个身穿官员制服的男子,制服的胸口处写着“盐务”两字。阮经天看见这两个字,知道他们是伪政府盐务局的公务员。

  这两名盐务局的人让乌冬面馆老板拿出做饭使用的食盐。声称检查食盐的合法性。面馆老板急忙从厨房拿来两袋食盐,递给盐务局的人。

  盐务局的两人翻看着食盐包装袋上的生产厂商,一人说道:“你的食盐不是东山城生产的,属于非法使用食盐,罚款两万哲元,你把剩下的食盐都拿给我们,我们要没收你的这些非法食盐。”这人说完,拿出一个小本本,写了几个字,交给面馆老板。

  “长官,我们刚从莱山城搬到这里,在莱山城买的食盐没有用完,因此我们继续使用这些食盐,我们也不知道东山城不准使用莱山城食盐的规定。能否通融一下,你们拿走食盐,就别收罚款了。我们是小本生意,不赚钱的,一个月可能也赚不到两万哲元。”面馆老板哀求道。

  “不行,规定如此,不能通融。你交了罚款,就会长长记性,以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盐务局的人丝毫不为之所动。

  面馆老板终究抵挡不住盐务局的强势,只好东拼西凑地交上两万哲元的罚款,盐务局的两人把半箱子的莱山城食盐带走,扬长而去。

  阮经天自始至终地看着整个过程,没有说一句话。有关盐的问题,他多少了解一些的。

  盐的生产工艺不复杂,甚至家庭也可以生产食盐。有两种方法生产食盐,一种是陆地和湖泊中的盐矿开采,一种是使用海水晒盐。像东山城这种沿海城市,生产食盐的方式就是使用海水晒盐。

  刺国自古以来实行食盐的政府专卖。在林星大陆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不多,东大陆的刺国和西大陆的弗让国是实行食盐的政府专卖时间最长和最严厉的国家。

  为何政府要实行盐的专卖呢?抛开冠冕堂皇的说辞,真正原因在于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只要把盐矿或海滩控制起来,即意味着控制了生产供应,又由于每个人每天都需要食盐,政府对食盐进行专营,就获得大量的财政收入,并且这种财政收入的征收成本很低,因此刺国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都对盐专营乐此不疲。因为盐专营的收入归各级地方所有,所以每个城市都对本地的食盐生产经营实行保护政策,禁止跨地域经营使用食盐。这可以说是官权商品化的极致情形。

  阮经天对官方专营向来没有好感,没有竞争,就没有优质的产品,这对生产经营来说是颠扑不破的法则。专营意味着垄断,垄断意味着存在居民福利的无效损失。

  令阮经天想不明白的地方是:刺国实行这种奇葩的跨区域禁盐是可以理解的,难道哲国也推广这种匪夷所思的政策吗?

  看着面馆老板满脸沮丧的神情,阮经天和老板简单聊了几句,得知面馆老板离开哲国来到刺国莱山城做乌冬面的生意,前些天,莱山城进行拆迁,他的面馆恰好在拆迁范围之列。无奈之下,他和不少的商家离开莱山城,来到距离不足五十公里的东山城做生意,他的这个面馆刚开业三天。

  听完面馆老板的故事后,阮经天若有所思。他和老黄吃完乌冬面,结清款项后,老黄驾驶着越野车,载着阮经天回到水机关。

  阮经天让秘书课的甘甜怡寻找哲国本土和刺国伪政权有关食盐生产销售的资料。半个小时后,甘甜怡拿来一堆资料,放在阮经天的办公桌上。同时十分乖巧地对哲国和刺国的食盐生产经营做了口头的简单比较:

  刺国食盐生产厂商是各级政府,其生产规模小,各地的质量良莠不齐,各级政府承担食盐的缉私打假以及禁止跨区域经营使用食盐;

  哲国本土也实行食盐的专卖,但是生产厂商不是政府,而是为数很少的私人大厂商,生产规模大,质量是全国统一标准,销售是分区域销售。但不存在禁止跨区使用食盐的问题。

  哲国占领刺国的领土后,哲国本土的大食盐生产商并没有在刺国投资,其原因是厂商担心反哲组织的破坏,并且哲国的食盐也没有出口到刺国。其原因是海运成本太高,无法与刺国本土食盐进行竞争。

  因此,在哲国占领区内,伪政府心照不宣地照搬刺国的管理模式。更令人吃惊的是,由于刺国食盐的质量远远低于哲国的标准,不需要很多资本和设备也能生产食盐。因此哲国的一些官二代来到刺国,利用食盐由各级政府生产经营这一特点,开始在占领区内小规模生产食盐,不仅对刺国人,也对哲国人,实行食盐的区域保护。

  甘甜怡最后说到:东山城的盐务局局长叫鞠刚卒,上任仅半个月。盐务局掌管的东山盐场经理随之更换为孙扬超,其供应的食盐质量很差,杂质超多,因此东山城的很多人到莱山城购买食盐。

  阮经天静静地听着甘甜怡的讲述,对这个刚参加工作的哲国小姑娘有些刮目相看。甘甜怡讲述的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她心思细腻,知道上司不会无缘无故地问起某个问题,因此她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资料,特别是当地的相关情况,全都为上司做了口头报告。

  可不能小看口头报告的重要性,这是表现自我、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还有一个重要之处:口头表达能够给上司留下深刻印象,表示口头表达者认真仔细地完成上司交代的工作。

  甘甜怡汇报结束之后,见阮经天陷入沉思之中,静静地站在旁边,等候指示。

  阮经天想到的不仅仅是东山城的食盐问题,他想的更多的是兔儿岭的食盐问题,如果自立商贸区建立起来,他必须考虑选择哪一种食盐的管理模式。他决定过两天到兔儿岭和高文浩、冷若松商讨,不过他心中倾向引进两至三家私营资本,采取竞争经营,这样有助于提高食盐的质量。

  翻看着甘甜怡送来的资料,阮经天把目光锁定在东山盐场新任经理孙扬超的名字上,东山盐场是盐务局的下属企业,其经理为公务员序列,级别为正课。

  孙扬超来自泉水城,原来是某服装厂保卫科的副课级干事,这个服装厂隶属柳云省陆军总部军需供应处。阮经天发现其现在年龄为二十岁,工作时间为三年,也就是说孙扬超十七岁参加工作,这好像不符合哲国用工的年龄限制,哲国规定必须年满十八岁才可以参加工作,否则,用人单位将面临雇佣未成年人的指控。

  仔细看着孙杨超的资料,阮经天突然想到陆军部孙茂裕来自柳云省陆军总部,这个孙扬超会不会与孙茂裕有关呢?

  阮经天继而又想到一个问题:陆军部、水机关、796师团等军政部门也食用东山盐场生产的低劣食盐吗?

  看见站在身前的甘甜怡,阮经天问道:“我们水机关食堂的食盐是从东山盐场采购的吗?”

  “是的,不过,我们水机关使用的是东山盐场专门制作的特供盐。”

  “那这种特供盐的价格一定很高的吧?”阮经天问道。

  “不,特供盐是免费的,听说这种盐的产量恨少,它只供应陆军部、水机关等政府部门,不在市场上销售。”

  阮经天心中有些明白:特供盐的质量好。生产成本高,而质量差、成本低的食盐不愁卖不出去,因此东山盐场不会大规模生产特供盐,只生产少量的特供盐,用以塞住政府部门的嘴巴。

  “小甘,谢谢你,你把近半个月以来反映盐务局和东山盐场的来信整理一下。”阮经天相信盐务局和东山盐场如此胡搞,一定会有人写信告状的。

  796师团的团长刘晓晨很恼火。

  他是796师团第一旅第四团的团长,其防区范围为整个东山城,不包括莱山城。可是昨晚接到紧急军令,令其带人火速赶往莱山城西侧,调查823师团购买武器被劫之重大案件。让他带人进入莱山城驻军的防区,他是一百个不愿意,可是军令如山倒,不由得他不执行。

  进入莱山城的地界后,刘晓晨才知道负责莱山城防区的第三团正在北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扫荡,无暇抽出兵力做调查。

  令刘晓晨气不顺的还有一点:823师团在东山城采购武器,作为地主的796师团居然对此毫不知情。负责押运的居然是冷简轻的民团,823师团的这种做法直接就是对796师团的极度无视。

  刘晓晨想到此点,心中很是不爽,不过对武器装备的被劫。他心中有些幸灾乐祸,暗道:这些民团对付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碰上稍微正规一点的军队,那就变成土鸡瓦狗。不堪一击。823师团居然让这些中看不中用的民团来押运,简直就是给反哲组织送菜的。

  当听说是八十辆重型卡车的武器装备时,刘晓晨心中有些明白823师团为何不让他染指这批武器装备的原因:如果让796师团知道有这么多武器装备。一定会雁过拔毛,截留一部分,多了不敢说,留下十之二三还是有可能的。

  刘晓晨对823师团是满肚子怨恨,说句实在话,他真心对这批武器装备动心。哪个组织有这么大的胃口,一口吞下这么多东西呢?似乎只有刺国政府的正规军有如此实力,但是东山城、莱山城方圆百里之内根本没有刺国的正规军,那这支武力惊人的武装是哪个组织的呢?

  是同心社十九军干的吗?据他所知,驻守在莱山城的第三团一个月前把十九军逼退至莱山城的北部山区,现在第三团仍然继续围剿十九军,因此十九军根本不可能跑到莱山城西侧打劫运输车队。

  是伏击队干的吗?可是没听说莱山城西部有如此大规模的伏击队。

  昨晚深夜,刘晓晨率领一个营的兵力赶到出事地点,由于山高林密,又是黑灯瞎火的半夜,几乎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只是根据几个明显的车辙印,大体判断出被劫车辆继续往西行驶。他率队循迹前往,发现是一个十字路口,每个方向上都有杂乱无章的车辙印。他怀疑抢劫者应该不止一个组织,而是三四个组织合伙干的,抢劫者在此处分赃,然后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如果此处是东山城的地界,刘晓晨不会感到太多的头痛,即使是搜遍东山城管辖的所有区域,他相信不是多大的困难,可是此处是莱山城的管辖区域,他在别人的防区内四处乱窜,岂不是很是招别人忌恨?并且真要行动起来,也不会得到有效的帮助。

  想到可恶的军令,刘晓晨硬着头皮选择往南走的方向追了过去。继续往西追查,那会离东山城越来越远;往北走,会进入第三团的扫荡地区,容易引起误解,甚至是误伤事故。

  由于是搜查,所以刘晓晨的行军速度很慢。天亮之后,又向山林中的村夫猎户打听,直至临近中午的时候,刘晓晨及其士兵仅仅向南推进了二十公里左右。经过一晚上加一上午的折腾,他的士兵是又困又累。

  刘晓晨看着哈气连天的士兵,他的心中很不是滋味。可是军令要求今天中午十二点之前必须找到真凶,否则军法伺候。

  刘晓晨猜测:如果继续搜查,他的士兵可能全会躺下。再也爬不动。他看了看地图,又望了望前方,突然想起往南走三百公里,就是海苏省的地界。海苏省和柳云省交界处是刺国正规军第6军辖属的212团的防区。刘晓晨心中有了主意,马上命令通讯员给796师团的旅部发电报,告知刺国212团可能是抢劫的主谋,等候旅部的下一步指示。

  旅部很快回电,电文如下:原地待命,等候第三团接手后续的调查。

  刘晓晨看到电文,心中放下一块大石头:可是把这个破差事扔出去了。刺国212团。你准备接受大哲**人的碾压吧。他知道刺国212团不大可能奔赴三百多公里打劫,不过,刘晓晨实在找不出可能的抢劫之人,只好拉出一个远在海苏省的刺国正规军当垫背的。

  他马上下达命令:原地休息,埋锅造饭。他派出警戒哨,匆匆吃了几口饭,然后钻进帐篷里,呼呼大睡。

  哲国海军第三舰队的少将司令员范岛艾意识到他所认为的安全海域是不安全的。

  蔓国运输船在东山城外海失联,他没有放在心上。毕竟海洋里的危险比陆地里的危险要大上许多,海洋里经常有飓风以及滔天巨浪,并且水下有数不清的暗礁,这些都是海上航行的大杀手。蔓国运输船的失联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况且这还是一艘蔓国船,不是哲国船,失联就失联吧。

  胡秋原出事的前一天,范岛艾接到胡秋原的紧急电报。胡秋原请求范岛艾的第三舰队在海上对其家属予以照顾。范岛艾与胡秋原是莫逆之交,他答应下来。

  范岛艾没有食言,当东山城传出要拦截胡家渔船的指示时。他指示护卫舰保护胡家渔船。后来,胡家渔船和护卫舰全没了踪影,他猜测护卫舰可能把胡家渔船护送至西大洋,这个航行所需要的时间是以月来计算的,所以范岛艾对护卫舰的失联也没有当回事。

  范岛艾始终认为东山城,乃至整个柳云省的海域对哲国来说,绝对是无比安全。刺国政府的海军力量弱爆了,别说航空母舰,就是像样的驱逐舰,刺国政府也是仅有三、四艘而已,而同心社则根本没有海上力量。可是反观他统领的第三舰队,其力量如下:三艘航空母舰,一百二十艘驱逐舰,二百多艘护卫舰,二十艘潜艇,其他的舰艇更是数量不菲。这种力量在这片海域绝对能够称王称霸,哲国的商船在这片海域是畅通无阻,不会遭遇任何威胁。

  昨天下午,冷简轻的滚装船在东山城外海离奇失踪;半夜,接到蔓国的紧急电报,说蔓国的潜艇和驱逐舰失去联系超过十二个小时,范岛艾把这些事情联系在一起,得到一个可怕的结论:这片海域隐藏着一只未知的海上力量。

  虽然昨天傍晚接到黄曦容的求援电报后,范岛艾派出两艘护卫舰在相关海域搜索,可是接到蔓国的电报后,他认为两艘护卫舰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潜在的敌人能够对付驱逐舰,那么对付两艘护卫舰简直就是切菜一般轻松。

  他当机立断,派出四艘潜艇、六艘驱逐舰、十五搜护卫舰以及海军的飞机开赴相关海域,进行更大范围的搜索,并下达了遇有不明舰艇时,在情况危急时,可直接开火的命令。

  现在距离滚装船失联已经过去二十四个小时,下午一点多,范岛艾汇总所有搜索舰船反馈的信息,把目光盯在东山城内海与外海交界之处的一片众多的海岛周围。

  范岛艾曾经考察过海岛周围的海域,此处暗礁丛生,海流紊乱,岛屿接连成片。

  可是据当时目击者回忆,曾经有一艘悬挂哲国国旗的护卫舰和滚装船一行在这片海岛周围。

  范岛艾清楚地知道昨天并没有哲国护卫舰在那处海域执行任务,也就是说,那艘悬挂哲国国旗的护卫舰极有可能是冒牌的,而不适合航行和停靠的海岛群可能隐藏着某支敌对的海上力量。

  阮经天拿出水机关为其配发的专用电台,开始接收电讯。他决定每天都要接听讯号,毕竟自立团和海上支队目前处于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随时掌握各方面的信息。

  突然,他收到自立团的讯号。阮经天迅速破译电文,电文是海上支队发来的:大量哲国舰船和飞机搜索驻地。

  烧掉电文,阮经天心中盘算着如何应付这次危机:如果海上支队与哲国海军硬碰硬,那是死路一条;也不能指望哲国人不会找到隐蔽的驻地,因为只要哲国海军派出橡皮艇进入岛群中,在里面搜上十天半个月,一定能发现海上支队的驻地。

  阮经天决定采取措施,否则刚刚组建的海上支队会全军覆没。他离开水机关,来到渔港,采购了许多物品,然后直奔龙隐路的小平房,这里藏着一艘小潜艇。说是小潜艇,其实应该是袖珍潜艇,排水量只有50吨,全长二十多米,宽三米,但噪音只有70分贝,已经低于海洋背景噪音(90分贝)。这种袖珍潜艇虽然航程短,速度慢,但安静,几乎不会被发现,特别适合海底偷袭。

  驾驶小潜艇,阮经天慢慢接近东山城外海,只见到处都是游弋的哲国舰船,他还发现水下有两艘哲国潜艇,水面上两艘潜艇,看来哲国海军这次真急眼了。

  阮经天决定先对付哲国的潜艇。此次出海,他做了很多准备,其中包括大量的渔网。他穿上潜水服,运转玄罡诀和三体诀,使玄气护住全身,以抵挡一百多米深海水的压力。

  背上渔网和其他物品,他离开潜艇,运转蛇目功,使用红外线定位哲国潜艇的位置,因为潜艇需要动力来驱动,动力源就会散发热量。

  不久,他终于确定一艘哲国潜艇的位置,根据其航行的轨迹。他悄悄地游了过去,把渔网布置在哲国潜艇必经之处,然后他拿出一捆细钢丝,这些细钢丝来自国安总署,具有非常强的抗拉力。他把钢丝的一头穿过许多网眼,打了一个死结,然后把钢丝的另一头固定在海底的岩石上。(未完待续。。)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恒远之路 第198章 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