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变计划

+A -A

  既然寻找到了突破口,这个连长也没有犹豫.立即带着的一个排以班为梯队,顺着通道口小心翼翼的下到山体内部。当干掉下面守在通道口,却在背对着出**谈的卫兵之后。立即以作战小组为建制散开逐步清剿,重点是通向两翼丘陵的方向。

  至于正面的通道,则尽可能的向前拓展,同时以火力控制。自己兵力不足,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在全面抢占这座工事群,又要向纵深快速发展,并没有那个实力。自己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给后续部队,打开一条向纵深发展的通道,并除掉这个日军工事群。

  直到进入山体内部,他才发现山体内部的工事,其实比自己想象和判断的要简单的多,并不是很复杂。也许是建设的很仓促,虽说整个山体全部打通,但是内部的整体结构只有上下两层,三条通道。

  所有的对外火力点,都夹杂在通道之中。一进入山体内部,甚至几乎都不用刻意的观察,这些高低不同的火力点,就可以一目了然。当然按照日军修建工事的一贯特点,即便当初修建的再匆忙,里面的结构都经过了钢筋混凝土的加固。

  不过因为施工匆忙,这里的防炮等级却是并不高。很多的地方,工程的质量一看就很粗糙,明显有赶工的痕迹。几个方向通道的距离也并不是很宽,只能容纳两个人快速的通过,在多一个人就显得很拥挤。

  而且通道里面也不是笔直的一条道,而是利用山体内部自身结构打通出来的。曲曲弯弯的,给渗透进来的部队,留下了不少的可以利用的隐蔽处。当然这些同样可以作为日军隐蔽的地方,也会给攻击的部队带来一定的麻烦。

  至于那些火力点,射界是经过苦心射击和计算的。但除了六挺重机枪的火力点之外,轻机枪的火力点,大部分只是用汽油桶打通,相互进行连接的。而通道前的火力点,也只是两个汽油桶的面积,显得相当的狭窄。

  放下正副机枪手之后,很难在进去第三个人。如果被直瞄火炮命中,也就意味着这个火力点便再无启用的机会。可以说日军的这个工事群,规模不算小,火力布置也经过了缜密的计算。但到处都可以看到仓促施工的痕迹。

  既然已经摸清楚了情况,那还等什么?他的部队每人一支自动步枪、一支手枪、一把三棱刺刀,一个班两支冲锋枪,连里面还有三支微声冲锋枪和三支微声手枪。装备和训练,虽说比不上军区直属侦察旅那么精锐,但是也是受过严格的侦察专业训练。

  但这个连长也没有莽撞,表现的相当稳重,宁可慢一些,也尽可能的避免开枪射击。采取了逐步渗透,逐次清除。必要的时候以微声冲锋枪和微声手枪作为掩护,以抗联侦察兵专用短三棱刺刀徒手解决的战术。

  再加上坑道式的结构,以及每隔五十米就有一盏虽说光线并不明亮,甚至有些昏暗,,但基本上能够勉强满足需要的灯,将整个日军这个庞大工事的内部照的勉强还算清晰,寻找到日军并不困难。

  而在侦察连向日军工事内部发起攻击的时候,里面的日军明显并未进入紧张的状况,除了几个值班火力点之外,里面的日军三三两两不是正在一起闲谈,就是在盖着毯子呼呼大睡,并没有注意到外边有什么寻常的动向。更没有人注意到那个进出通道已经被人打开,敌人已经渗透到了自己的内部。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这位老兄也自然不客气。指挥他的部队,虽说进度并不快,但也平稳的在清除山体的日军。只是好运总归还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罩着他们。在清除正面山顶的两个机枪掩体的时候,一声枪声将整个工事群内的日军彻底的惊动。

  随即整个工事之内,从之前的一面倒的态势,直接转变为一场混战。尚未被解决的日军,在反应过来之后,极力想要将工事内的敌军清除出去,而渗透到山体内部的抗联侦察兵,也想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撤离的攻占这个遏制整个康保日军筑垒地域东北方面的工事群。

  日军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但工事内的狭窄地形,却限制了日军一次性投入兵力的数量。而带队的抗联侦察连长,直接将两挺日军工事内的维克斯机枪,架设到面对工事与日军二道防线相连接的正面通道之内。

  以密集的火力,直接封锁住这条龙并不宽阔的通道,阻止了日军从正面投入的兵力数量。而在工事内部,日军即无法使用掷弹筒,也无法拉开散兵线。整个通道被两挺维克斯机枪,封锁死死的。

  同时打破不许开枪的禁令,命令已经接近两翼山头的部队,以火力开道向两翼快速的推进,在最短的时间攻占侧翼这两个山头,掩护大部队上山。而在战斗之中,他的部下严格的训练,以及手中的速射武器占了大便宜。

  日军的三八式步枪,在这种狭窄的空间之内,转个身子都费劲。打一枪需要拉一下枪栓的射速,也限制了火力的发挥。而对于抗联手中的冲锋枪和短小的多的自动步枪来说,这种情况却是正可以发挥他们的最大火力优势。

  利用通道内弯弯曲曲的地形,手榴弹加上自动火力开路,基本上遭遇不到什么太大的阻力。即便遇到敌军架设机枪抵抗,基本上距离都不算远。一颗致命菠萝,就完全可以解决日军的一个机枪阵地。

  好像从来没有想象过敌军会打到工事内部的日军,整个工事之中只有正面有通向纵深的通道。在中路被夺取之后,两翼工事内的日军,几乎相当于成了瓮中之鳖。外面的援军进不来,里面的人冲不出去。

  尽管两翼的日军倾尽全力,也根本就挡不住抗联的这种以三人作战小组,交替掩护的同时,以手中速射武器掩护全力开路的战术。尽管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在可以开枪之后,向两翼推进的速度远比原来要快的多。

  在与正面利用接到通报的部队,寻找到缺口突进来采取前后夹击的打击之下。在枪响不到十分钟,两翼山头便被干净利索的拿下。虽然还有残敌利用角落或是地形在负隅顽抗,但基本上已经无法影响到全局。这些残敌,只需留下部分兵力清剿便可。

  而在正面从纵深增援过来的日军,在屡攻不下的情况之下,推出来的一门三七速射炮,试图解决掉这两挺以交叉火力,封锁了整个通道的机枪。一炮还没有来得及开,就被侦察兵使用火箭筒,抢先一步直接连人带炮给炸的粉碎。

  山体内部打成一片,日军的这个规模并不小的工事群,被渗透进来的一个连搅合的七零八落。而山下已经接到报告的苏英奇,则利用这个机会,使用捆扎在一起的爆破筒和炸药,在日军那个真假雷场之中直接打开三条通道,指挥两个连的兵力立即上山。

  一个连的兵力,沿着突破口快速的向两翼方向展开。另外一个连加强一个排,则立即抢占山脚下的日军纵深阵地,并尽可能的向南发展,拓展准备防御空间,为日军肯定会展开的反击做好准备。

  而最后一个步兵连,抽调出两个排,向满德堂一线展开,准备阻击那个方向的日伪军增援兵力之外。这两个排在必要的时候,还准备作为全军的总预备队使用,准备在必要的时候,用到最关键的位置。

  对于苏英奇来说,既然这边枪声已经响成了一片,他原计划采取的隐蔽突击渗透的战术,已经无法在进行下去。如果这个时候在拖延下去,就真的耽误事情了。等到日军援军抵达抢占山上表面阵地,那么之前的努力将会全部付之东流。

  至于工事群内部的战况,苏英奇根本就没有过问。那里现在已经插不进去脚了,在投入兵力已经无任何的意义。再下去部队,只能是徒增加伤亡数字。在还要防备身后满德堂据点的日伪军的情况之下,他没有那么多的部队可以这么lang费。

  至于下一步的作战,在登上这座丘陵顶端,看到纵深日军的防线态势之后,苏英奇则就已经不准备按照原有的计划执行了。这里正处于两部日军的结合部,也是十几里之内日军防线的制高点。

  站在这里,日军由北向南的整个纵深,以及密密麻麻的工事群、火力点几乎一览无余。甚至举起望远镜,在白天的时候,都能看到康保城。自己只有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向纵深发起攻击,可以说肯定会遭遇到日军重兵拦截。

  有了这个制高点,这个方向对于日军来说,远比对面发起佯攻的方向重要的多。与其打到尖刀卷刃,这么一点有生力量耗尽,还不如利用日军绝对不会放弃这里的态势,将日军重兵吸引过来,为其他方向突击,创造一个最佳的条件。

  对于有着在关内打游击的时候,长时间都是独立活动,使得在作战之中独立意识很强的那段经历的苏英奇来说,从来就不是那种死板的执行作战计划的人。他指挥作战,往往会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做出最有利的调整。

  也正因为这一点,他当年才能在阿鲁科尔沁旗一战,将深入日军纵深的二团以及配属部队给基本上带了出来。同样是因为这个作战风格,战前他才要求杨继财,不要给他定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而在眼下原有的作战计划,已经从有利转变为不利的情况之下。他迅速的调整部署,准备以这里的地势以及日军原有的工事,将整个康保一线的日军防御重点,由东南方向吸引到东北方向来。

  在这里,日军的火力点可不单单都是向前的。在这道丘陵地带的背后,日军还修建了大量向后的火力点。这样,一旦突击部队只要没有彻底的消灭这里的日军兵力,即便突破阻击,在向纵深发展的时候,也会遭遇到前后火力夹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