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工业方面的事情说的差不多,接下来该轮到作为教育部长的蔡元培在那里说明一下最近几年国内义务教育的进程的时候,似乎是被门外的什么东西吸引住了,严绍忽然将头转向了大门的方向。
当然,随后严绍便收回了自己的脑袋,同时对着蔡元培等人做了一个手势,一边示意他们继续讲,一边自己走到大门的方向——————悄悄的。
万幸的是,虽然卡特琳娜她们平时都希望严绍穿皮鞋,但是严绍却是一个更喜欢穿运动鞋的人,所以在走路的时候,到是没有发出多少声音来——————反正以现在严绍的地位,也不必要担心因为着装的问题,而被人看轻什么的。
当然,在一些比较关键性的会议或活动上,严绍还是会穿着正装出席的。毕竟平时的喜好是一回事,但是正式活动什么的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于一些普通的活动,那穿着运动鞋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至少就算蔡元培他们对严绍的这种打扮有意见,也是绝对没有胆量提出来的。
——————————————————————————
注意到严绍的动作,蔡元培他们似乎有些吃惊,不过在看到了严绍的手势之后,他们还是点了点头,装作了一切都没有发生什么异常的样子继续在那里念着,而与此同时,严绍则是做到了门前的位置。
在略微的沉吟了一下之后,手放在了门把手之上,然后恍如闪电一般的飞速拉开了大门。
直接将木门后的富美子给暴露了出来,似乎是完全没有料到大门会被拉开的样子,正贴在木门上的富美子先是向前一跌。等到她毫不容易站直了身子的时候,脸上还保留着因为这个意外而出现的吃惊表情。
“你啊你…”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正一脸吃惊的富美子。严绍的脸上充满了宠溺,当然。也有那么一丝的责怪。“这种会有什么好听的,你非要在门外面听。”
说着,严绍拍了拍富美子的脑袋,先是将她牵入房间里,然后再让她走到自己的位置旁边去。
而与此同时,见严绍似乎并没有生气的样子,富美子则是连忙抱住了严绍的胳膊,撒娇道。“我只是好奇吗…”
“唉…”对富美子的这个样子么有什么办法。严绍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之后,示意她站在自己的身边,然后对着蔡元培道。“抱歉了,蔡部长,这孩子实在是太调皮了些…”
“怎么会呢…”尽管心里的确非常的赞同严绍,但是表面上蔡元培还是微笑着轻声道。“富美子正是爱玩的年纪,会是如此也是很平常的,而且在她这个年纪也的确不宜多加管束,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会破坏孩子的灵性的…”
这么说的时候。其实蔡元培的心底是叹了口气的。
作为这个国家最著名的学者之一,蔡元培当然也是在大月薰的邀请之中,而看在严绍的面子上。蔡元培显然也没有办法拒绝大月薰的邀请。于是就跟许多的知名学者和科学家一样,蔡元培成为了富美子的家庭教师之一。
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蔡元培对富美子多少也是有些了解的。
而按照蔡元培自己的评论,这个孩子本身的资质其实并不是非常的好,并且也很调皮,好在性格还很不错,至少并不是一个喜欢仗势欺人的孩子,同时和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不同,对底层的许多事情都很了解——————这或许是因为童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吧?
不管怎么说。在学业上,尽管作为富美子的老师。但是蔡元培基本上已经处于放弃她的阶段。不过在其他方面,蔡元培还是有些期待的。
——————————————————————————
见蔡元培似乎并不介意的样子。严绍有些歉意的对着他笑了笑,而后又有些无奈的拍了拍富美子的手背,对着她苦笑道。
“算了,既然你那么爱听,就留在这里听好了。”说着严绍转头对着蔡元培继续道。“蔡部长,您刚刚说到哪里了?”
见严绍要把富美子留在会议室里面旁听,自然会有那么一两个人略微觉得有些不妥,甚至是微微的皱了皱眉。
不过他们毕竟是没有胆量说出来的,何况这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回忆,所以在微微皱眉之后,这些人很快便收拢了一下自己的表情,让自己显得似乎并不是很在意的样子。
而另一方面,听到严绍的话,蔡元培则是轻声的继续了自己刚刚的话题。
“义务教育,由于目前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支持,所以义务教育的推广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展。”
“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进入到了现阶段,目前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都已经彻底贯彻了义务教育。几乎可以将所有的适龄儿童送入学堂里面就读,至少根据不久前教育部的统计,在大中型城市当中适龄学童没有入学的情况大概只有万分之一左右,并且经过教育部与警察局方面的合理介入,事情已经得到了圆满解决。”
“而在小型城市的话,这一问题则相对较为严重一些,但也只有千分之一的程度而已,并且多是因为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在解决起来的时候稍微显得困难了些。同时当前最困扰小型城市教育的,还是师资力量的关系,由于财政得到了极大缓解,目前教育部已经不缺资金来创办学校,尤其是在社会名流们的慷慨支持之下后…”
说到这里的时候,蔡元培的脸上略微露出了一丝无奈的表情来。
就如过去曾经说过的一样,中国的一些士绅阶级本来就有修桥铺路的习惯。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做善事,如果有灾年的话,甚至还会弄一些粥厂出来什么的赈灾。
不过现在公路和桥梁什么的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来秀的,另外如果真的发生灾荒了。换成是几十年后的国抿政府。自然是需要他们来帮忙了,毕竟那个时候的那个政府实在是可以称得上穷的叮当响了,如果没有人的帮忙的话。几乎没有办法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就算是帮了也没有,毕竟那个时候的那个政府基本上已经算是**到了骨头里了。所以就算是有些赈灾的粮款,能不能到灾民的嘴里也是很难说的事情。
但是现在不同,国社政府的存在令政局稳定。就算真的发生了灾荒,通过国社政府方面的努力也可以较为简单轻易的解决这一问题。完全没有必要依赖于地方上的名流士绅之类的,同时由于廉政部的存在,也不必担心贪腐的问题,至少是不需要过于担心。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
就算是真有这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大局。
并且随着政府的不断发展。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只会越来越小。
————————————————————————
然后,问题来了…
既然所有的好事都被政府给干了,那么他们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慈善家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最后想了想,似乎只有一个学堂了。
而当时恰好是国社政府缺乏资金的时候,于是教育部在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串门,或者是举办一些酒会啊,慈善晚会什么的,为教育经费募捐。
另一方面,没有办法修桥铺路了,同时又没有其他做好事的途径。这些资本家们自然也愿意与教育部合作一下——————和前朝相比,他们对这一时期的国社政府还是很信赖的。就算有那么一些**的事情发生,与前朝相比毕竟还是强出了不止一百倍。
————————————————————————
经费的问题没了。国内的义务教育自然也跟着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只是就在人们以为这样就已经结束了的时候,一个新的问题却来了。
随着大量的学校如韭菜一样长出来的时候,另一个问题却来了,当然,不是学生的问题,毕竟这个时期的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学生。
但是,老师呢?
没有足够的老师。就算你学生的数量再多,教堂的数量再多又有什么用?总不能让学生们自己自学吧?
于是。许许多多的问题发生了,而这也是当前蔡元培等人最关心的问题…
“………现下。大中型城市到还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小型城市,师资力量的缺乏却已经成了义务教育推广的最大难题,当然,小型城市也还是不错的,真正麻烦的还是一些乡镇或者是偏远山村的学堂,没有足够的教师,许多地区的学堂都处于一种有有教室而没有教师的地步。许多地区的学堂,甚至干脆是让一些懂得一些字的当地人来教授的,只是这些人教人识字还没问题,其他的就有些…”
说到这里的时候,蔡元培忍不住微微的叹了口气。
“这的确是个问题。”听到蔡元培的话,严绍也微微的点了点头。
只是现阶段,这个问题却并不好解决,毕竟钱没问题,别的也可以解决,但是人的问题,总不能捆着一些人,把他们送入到那些学堂去吧。
不过另一方面,在沮丧了一阵之后,蔡元培却是再次兴奋的道。“尽管目前师资力量方面的确是有些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义务教育的推广却极为顺利,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四分之三的地区已经修建了学堂,只是需要足够的老师将这些学堂填满,另外其他地区的一些学堂也都在动工当中,相信只需要五年的时间,就可以令这些学堂全部竣工!”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只要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眼下也是如此,虽说师资力量的问题很难解决,但是学堂这东西,既然是跟前有关系的,那自然也就好解决了。
需要说明的是。曾经教育部还打算提高教师的待遇,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教师到学校里面去工作,甚至教育部还专门颁发了一个补贴政策。也就是那些自愿到偏远山区工作的教员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补贴之类的。
甚至于,在有钱任性之后。蔡元培等人还打算大幅提高教师的收入——————需要说明的是,在当时教师这个职业已经算是非常难得的高薪职业了,这点相信许多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很清楚,那个时候的教师尤其是一些大学教授之类的,其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工人,贫富差距极大…
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幅提高教师待遇,难免会引起一些声音。
而且…
作为一个国家。中国所缺少的毕竟不仅仅只是教师,同时也缺乏许多各方面的人才,如果让教育部把人才全给弄走了,那这个国家估计要有许多年的时间都不见丝毫起色了,所以最后这个提案还是被严绍给否了。
除了蔡元培之后,随后还有许多人也都向严绍汇报了情况,比如说作为财政部长的梁士诒。按照梁士诒的说法,过去一年由于科威特油田的关系,再加上国社政府自身的努力,虽然国社政府一直努力的维持着低税收的政策。但是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是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
嗯嗯,抱歉,后面的在半个小时内一定补上~
————————————————————————————————————————————————————————————————————————————————————————————————————————————————————————————————————————————————————————————————————————————————————————————————————————————————————————————————————————————————————————————————————————————————————————————————————————————————————————————————————————————————————————————————————————
————————————————————————————————————————————————————————————————————————————————————————————————————————————————————————————————————————————————————————————————————————————————————
————————————————————————————————————————————————————————————————————————————————————————————————————————————————————————————————————————————————————————————————————————————————————
————————————————————————————————————————————————————————————————————————————————————————————————————————————————————————————————————————————————————————————————————————————————————
————————————————————————————————————————————————————————————————————————————————————————————————————————————————————————————————————————————————————————————————————————————————————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