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孙中山可是和接待蔡锷唐继尧完全不一样。
蔡锷两人来京的时候,几乎没有惊动任何人,就像出门逛街一样就溜到总统府会见杨威去了,并且接受了陆军部总长的职责,同时确定了一系列行动纲领。
这是由蔡锷唐继尧的身份决定的,两人都在西南边陲手握重兵,而国家刚刚结束了战乱,刀兵之事还是不要去惊吓老百姓的好,而且也可以略略麻痹一下冯国璋,使他不能及时的反应过来。
而孙中山就完全不一样了,虽然他在国内毫无势力,但胜在声威赫赫,无论是军阀心中的乱党分子,还是一部分老百姓心中的救国志士,反正大多数人都是知道有这么个孙大炮的。尤其是此刻的大地主富农阶层,经历了和杨威的小小交锋,尤其是对政府正在努力推行的土地改革颇有意见。因此他们对孙中山还是抱有一定希望的,虽然不至于推倒杨威,但还是期望他能够在牵制杨威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因此,杨威在接待孙中山这件事上做足了功夫,细细嘱咐熊希龄安排妥当,并且亲自到前门火车站迎接。
随孙中山回国的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帮!这些年流落在日本的革命党人真是不少。以前是同盟会,后来是国民党,再后来由孙中山推动国民党改组成中华革命党。所有在日本地革命党人都要宣誓效忠于孙中山,应该说他们目前还是比较团结的。只是可惜始终不能成事,只能依靠一些日本人的捐助而苟延残喘。
时间是正午,温度回升了些,火车站外面围了些老百姓打着小旗子,在警察和士兵的维持下迎接孙中山一行。
这些人大多是普通老百姓,都是熊希龄一天两毛钱请来的,来这儿就是看看热闹,随便扯两嗓子就成。而真正想来迎接的人反倒不让他们来了。
孙中山和黄兴一前一后走下火车,后面跟着男男女女三四十人。周围的人群哗的齐齐举起小旗子:“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但紧接着这些朴实的中国老百姓却禁不住嗤嗤的或低声或大声地笑了起来,仿佛一年间也看不见这么有趣的事情似的。
孙中山看上去要比报纸上显得苍老许多,两鬓微微有些白发,胡子的颜色也有些黯淡,但是眼睛却显得比较亮堂,配上瘦削的脸庞,倒也算是一个难得的美男子。
杨威就站在不远处,身旁只跟着熊希龄一人,和孙中山等人中间隔着红地毯。
孙中山一眼就看到了杨威。当下微笑着大踏步走了上去,老远的伸出了双手。
“杨总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只是缘悭一面,遗憾之至。今日能来京拜会先生,实在万分荣幸,劳烦先生屈尊迎接。逸仙惭愧!”
杨威也是满脸堆满了无害的笑容,伸手握住孙中山的手不住摇动:“孙先生客气了,我们虽是第一次见面,但神交久矣。我与宋教仁先生堪称莫逆,所以你我两人也算是老友,更是同志,此次孙先生能来京助我一臂之力,实在令杨某感激不尽,感激不尽啊!”
两人地手握在一起摇动了大约有一分多钟,杨威都觉得自己的笑容都僵的快掉冰渣子了。说实在话。他对于这些场面上的事情实在不怎么擅长,那些话那些笑容都他妈是装出来的。而且他相信孙中山也是装出来的,这年头有名有姓的都是野心家。自己请他回来不过是利用这些人,而且缓和国内地矛盾而已。他们回来也是利用自己,利用这个刚稳定下来的大环境。毕竟漂泊在日本的日子不是那么好过的,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除了去学校念念书就是成天凑成堆儿瞎琢磨,那比得上回国啊?一回国马上就是爷,马上就有好多有意义的事情等着去干,所以他们这些人都巴不得快些回来。
孙中山一边介绍身后的这些革命党。杨威一边打量他们。倒是各个恭敬虔诚,神色中都夹杂着相当的喜庆与憧憬。
对于这些人,杨威或多或少的都有些了解,有出名的也有不出名的,对于杨威来说。不过是泛泛一过而已。倒是对于一个二十挂零颇为爽利地女孩儿多看了几眼。原因无它,只因为她叫做宋庆龄。
当下杨威与孙中山携手踏上小轿车。直奔总统府。
在车上,杨威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孙中山聊天:“想当初,我初入北京,投靠宋教仁先生,便提出了一系列实业救国的计划,后来虽然成绩也算不错,但我的事情太多,实在照顾不到这些事情----”
“嗯,杨总统说得不错,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在太落后了,虽然这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和东洋西洋的国家比起来,相差十分巨大。”
杨威点点头:“外国我去的比较少,只出访一次德国,但却深入考察了他们的某些工业,后来又引进了一些设备和技术。对此我是很有一些想法的,比如咱们现在乘坐地这辆本茨牌小轿车,是从德国本土进口的,但是目前我们在河南也建立了汽车工业,虽然生产不了本茨这样的小轿车,但是生产一般的卡车还是可以的。”
“是地,我在国外就听说杨总统建立了一大批现代工业,其中尤其以军事工业成就最为辉煌,不仅能生产枪炮汽车,而且还能生产组装德国型潜艇,实在大大出乎敝人意料之外。”
杨威啪啪地拍了拍车门:“还是远远不够啊!实业固然能提高科学技术、生产效率,但这都不是我目前最紧要关注的,我最关注地就是民生问题,想来孙先生对此颇有研究。我们的工业还是太小,总共不过有几十万的就业,还不足以改善整个民生----”
说到这儿,杨威住口不说了,只眯着眼睛微微摇头晃脑。
“那杨总统的意思是----”
杨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不知孙先生对于土地改革怎么看?”
孙中山一皱眉,他是比较怵头这个问题的,因为他虽然希望耕者有其田,但是却不希望以这种激烈的方式来实现,在这一点上和杨威有不小的分歧。但是自己初来北京,又不能直接反驳杨威的政策,否则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他知道杨威这是在摸他的底,所以思考良久之后才说:“说实话,在这个问题上我确实和杨总统有些观点上的分歧,我本不希望以牺牲很大一部分人的利益来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但是我又没有比杨总统更好的法子来----以前我的想法是用赎买的方法把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再分配给农民,但是----”
孙中山摇摇头,杨威却不由乐了:“呵呵,这个想都不要想,孙先生虽然不知道国家财政的具体情况,但也应该知道个大概。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国,要想赎买全国的土地,而且要做到公平,五十年也别想做到。而且我们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
孙中山看着他:“所以,逸仙认为可以接受杨总统的想法大胆施行,孙某人愿意助大总统一臂之力。”
“哈哈!好!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如此我就放心了!”
有了他这句话,杨威算是放心了一半:“我想委任孙先生为工商农林部总长,不知孙先生意下如何?”
“孙某愿为国家效力。”
杨威连连点头:“这样就好,不过我有几点想要提醒孙先生。首先,您的工作主要放在工农经济发展上,至于土地改革则要辅助梁启超,不可妄自决断。其二,切忌结党营私,你们中华革命党要废除效忠于某个人的条例,而且在国会大选之前,工商农林部人事权由徐世昌副总理暂代。其三,我不希望你们把精力投入到国会选举当中,除了我任命和推荐的之外,我不想看见你们当中的任何人成为选举的候选人。”
杨威眼睛冷冷的盯着对方:“成,我们就是好同志;不成,那就一拍两散!”
孙中山脸色连变,眼珠不由自主地转来转去,显然在心里做着权衡利弊,最后艰难的伸出手:“但愿我们今后是好同志。”
杨威仰头哈哈大笑,暴起的笑声让前边开车的司机一哆嗦,车轮子噌的一下在地上画了一道黑线。
杨威不希望任何人在选举上捣蛋,尤其是孙中山,如果他不同意,那可就对不起,别怪杨某人心狠手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