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在美国

+A -A

  徐至摩对林徽茵念念不忘,这根本瞒不过人。

  他已经和陆小蔓结婚,林徽茵和梁思城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两人似乎没有见面的必要,不过徐至摩还是坚持前往美国。

  他似乎较为理智,没有死缠烂打的意思,只是想去见一见林徽茵,就好像是拜访好久没见的老朋友一样。

  别人信不信他不知道,反正他自己信了。

  林子轩不想拆穿徐至摩,这么多年过去,他明白徐至摩在感情方面永远成熟不起来。

  年轻的时候允许冲动犯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谁没有青春懵懂的岁月呢,可一旦成家立业,就要负担起责任来。

  这就是林子轩的人生观。

  六月底,他们来到了纽约,这座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大都市。

  八年前,他们在这里读书生活,住在同一间公寓里,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

  那时候的徐至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喜好追求真理,探讨哲学,而林子轩是一个享乐主义者,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直到那一晚,徐至摩追寻哲学家罗素的脚步前往英国求学。

  几位在哥伦比亚大学相熟的中国留学生给徐至摩送行,大家在中国城喝了不少白酒,谈论了人生和理想,把徐至摩送上邮轮,然后各自返回住处。

  林子轩迷迷糊糊的回到公寓,醉倒在床上。

  历史在这里发生了改变。

  林子轩回想着多年前那个穿越过来的清晨,有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

  此时此刻,他们早已经不是大学的普通学生,而是中国文坛的领袖人物。

  在徐至摩的提议下,两人在安排好住处后,来到曾经住过的公寓,这间公寓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近,租金不菲,如今住的是两位美国青年。

  他们又到周围逛了逛。谈论着这些年的变化,回忆那段一去不返的青春年华。

  故地重游,感慨万千。

  林子轩在世界文坛掀起的舆论风暴让美国媒体趋之若鹜,除了《时代周刊》的邀请。还有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这主要是因为林子轩将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入围者。

  也可能在几年后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这才是美国媒体宣传的噱头。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美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美国人的遗憾。

  林子轩写了不少以美国为背景的小说,如果他能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美国媒体也可以自我陶醉一番,因为林子轩有美国的教育背景。

  唯一让他们郁闷是,林子轩在美国学习的是经济学,而不是文学专业。

  这的确是很尴尬的事情,这说明林子轩的文学天赋是来自中国文化的熏陶。

  有记者神通广大,在哥伦比亚大学找到了林子轩当年的毕业论文,就是那篇认为美国在十年内将会发生经济危机的论文。

  这篇论文写于1920年,七年过去了,美国经济还在快速的发展之中。

  林子轩在论文中提到的导致经济危机出现的因素的确出现了某种迹象,但就算是最悲观的经济学家也不会认同这个结论。

  他们认为美国经济至少还能繁荣十年以上。

  这表明林子轩不是一位经济学的天才。他在哥大上学期间的成绩也证明了这一点,他的经济学各科的分数都是刚好在及格线以上,并没有太过突出的地方。

  人无完人嘛,林子轩在文学方面极具天赋,在经济学方面有所欠缺可以理解。

  这篇论文被美国媒体作为花边新闻报道,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媒体更关注林子轩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

  新闻媒体对林子轩的大篇幅报道引起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注意。

  林子轩怎么说也是哥大的毕业生,有了如今的成就,同样是哥伦比亚大学的荣誉。

  于是,哥大下属的通识教育学院邀请林子轩回到母校做一次演讲。

  并准备授予林子轩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这是一项荣誉性质的证明。不代表林子轩接受过文学专业的教育,只是对于在某一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人的一种赞誉。

  不管怎么说,以后林子轩也可以被称为林博士了,在中国还是很能唬人的。

  学历一直是林子轩的短板。在中国文坛博士满地走的情况下,有这个荣誉学位就足够了。

  他在哥大进行了一场名为《东方和西方》的演讲。

  这些年,林子轩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虽然还不算精深,却也有所成就。

  同时,他也了解西方文化。至少比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中国人都了解。

  他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共同点和异同之处。

  “这个星球很大,但也很小。在整个宇宙中,我们孤独的存在着,却仍然互相伤害。”

  “我愿意化作一座沟通中西方文化的桥梁,让东方和西方彼此了解,只有了解才能化解误会和隔阂,才能消除偏见和歧视,才能和平相处,共创未来。”他最后说道。

  两天后,他在住处接受了《时代周刊》的采访。

  此时的《时代周刊》已经成为美国颇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

  1927年,杂志社推出了一项年度人物评选的活动,这项活动成为了《时代周刊》的品牌,把《时代周刊》推向了美国新闻类杂志第一的宝座。

  这一次,林子轩穿着西装,带着眼镜,有一种儒雅的气质。

  和三年前的照片相比,更为成熟和稳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时代周刊》的记者询问了这三年来林子轩生活的变化,他生活的变化和中国的变化息息相关,他们聊到了中国的方方面面。

  最为精彩的是在英国发生的故事。

  美国媒体对《1984》持支持的态度,不怎么在乎苏联的压力,对在国际笔会上发生的轰动世界文坛的中西方对决有很大的兴趣。

  虽然英国媒体已经做了详细的报道,但听到当事人亲自讲述那是另一回事。

  林子轩作为世界文坛的焦点人物,有很多新闻可以写。

  不过,林子轩更想借助这次机会谈论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交流问题,谈论中国和美国的关系问题,以及华人在美国的生存和就业的问题。

  这一刻,他代表中国向这个世界发出声音。(未完待续。)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民国大文豪 第三百六十九章 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