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水到渠成

+A -A

    >

    张爱民的遗体是环卫工人发现的,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工人在车旁打扫卫生,发现车里有人睡着了,怕他受凉,敲了敲窗户,司机没应声,脑袋歪到一旁,似乎不像是睡着而是昏迷,于是工人报警,警察赶到,发现司机已经死亡。

    最先来到的是出租车公司的同行们,他们通知了张爱民的家里人,张炜和他母亲来到现场后,母亲当时就精神失控了,而张炜一语不发,泪如雨下,几个小时前他还在和父亲置气,而现在已经阴阳两隔,想说一句对不起却再也没有机会了。

    张炜的母亲本来精神系统就有疾病,现在受到重大刺激,人整个都崩溃了,张炜虽然已经二十出头了,但只是个大四学生,完全没经历过社会,待人接物都成问题,遇到这种事情也完全懵了,好在叔叔大爷们帮忙,先派车将母亲送去医院,然后等殡仪馆的车来,将张爱民拉到火葬场。

    那辆破旧的出租车就这样孤零零的停在路边,车门敞着,驾驶座上丢着张爱民那个标志性的广口罐头瓶做的大茶杯。

    出租车公司管理层听说有司机猝死,按照程序报警处理,警方介入,应公司要求解剖张爱民的遗体,这需要家属签字同意,老张的爱人已经疯了,只有年轻的张炜承受这一切,他不愿意父亲的遗体遭受二茬罪,拒绝签字。

    家属不同意,警方也不好强行解剖,只是勘察了遗体外表和车里,没发现任何凶杀迹象,倒是发现了几个药瓶,张爱民有胃病、糖尿病,五十来岁的人满头白发,连天加夜的开车跑活,连吃饭都是在车上解决,他是活活累死的。

    这个论断是大家公认的,但是公司领导却不认可,认为这个新闻会损害公司形象,领导坚持要解剖,认为张爱民还有其他病症,总之猝死是个人原因,和公司无关。

    双方争执不下,领导最后说:“要不这样,你签个免责书,承认你父亲的死和公司无关,这样总行了吧。”说着将一张打印好的纸递了过来。

    平素和陌生人说话都会脸红的张炜忽然暴怒,脸红脖子粗,抓过这张纸撕得粉碎,领导脸色一变,拂袖而去。

    最终张爱民的遗体还是没被解剖,公司也没撕破脸,该给的抚恤都给了,平时和老张关系不错的司机师傅们凑了点钱,把张爱民的丧事给办了。

    张爱民家里亲戚不多,几个孤零零的花圈摆在家门口,亲朋友好三三两两,隔了一日就火葬了,家里没钱买墓地,骨灰盒暂时寄放在殡仪馆,静悄悄的一个人就这样没了。

    老张的财产只有一堆破烂家具,唯一值钱的是那辆跑了二十万公里的捷达,这车是老张贷款买的,到现在还欠着公司一笔钱,运营证倒是很值钱,但那是属于公司的,自己不能转让,车太旧,没人愿意接着开,摆在张炜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交车牌,把旧车处理掉,这车估值连一万块都卖不到;二是找个人继续开,每月还能有些进项。

    正在上大四的张炜做出一个让大家匪夷所思的决定,他要接父亲的班去开出租车,叔叔大爷们都疯了,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快毕业了,放着研究生不上,当什么的哥啊。

    张炜有他的苦衷,父亲去世了,母亲住在医院,每天光吃药的开销就承受不起,研究生是肯定没法继续上了,找工作也难,虽然他是名校物理系学生,但在近江想找到合适的工作很难,除非去一线城市发展还有些希望,可那样就没法照顾母亲了,所以在百般权衡下,他决定开出租车。

    这孩子脾气倔,认准了路谁也拦不住,老张的朋友们帮他在驾校报了名,学驾驶之外还要考出租车从业资格证,张炜智商很高,任何考试都难不倒他,他一边学驾驶,一边准备毕业论文,闲暇时候就去医院看望母亲。

    人不在了,每月八千块的份子钱不能免,车停开一天,损失的都是钱,张炜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偷偷把车开了出去,像父亲那样跑活儿。

    张炜开车不盲目,他事先做了详尽的分析,按照地域和上下班高峰时间制定出一张图表,有的放矢,针对性的蹲点守候,可是年轻的司机哪里知道,他研究的这些道理早被全市的司机们烂熟于心,更有许多潜规则是他不可能了解的。

    开车前两天,张炜收获颇丰,第三天就出了事,在长途汽车站附近被一帮黑车司机围殴,把他门牙都打掉了,车窗玻璃也砸烂了,张炜报了警,却惹出更大的祸事,他是无证驾驶,被移交交警部门处理,罚款之外,还要拘留十五天。

    这件事直接导致张炜拿不到毕业证,连续的打击让他精神崩溃,从拘留所出来之后,整个人都不正常了,更别提什么毕业论文和答辩了。

    一个家庭就这样彻底垮了,好在刘汉东得知了消息,给了张炜一份工作,在黄花科技做实习生,每月四千块工资,暂时能够养活他和他的母亲,至于那辆出租车,至今还停在交警大队的停车场。

    ……

    张爱民的家庭崩塌了,梅姐的小家庭却在幸福的构建之中,她品尝到了爱情的滋味,老树发新芽的感觉比情窦初开还要温馨浪漫,唯一的遗憾是对象稍有些木讷。

    梅姐帮石国英干了一件大事,她偷偷去找石老师所在学校的校长,塞了五千块钱的红包,还以石国英的名义请同事们吃了一顿饭,在平川市最高档的酒店摆的酒席,席上梅姐口若悬河,猜拳行令,显示出她的另一面,从校长到教导主任,都知道石国英找了个很江湖的媳妇,惹不得。

    这场酒之后,石国英很快解决了职称问题,成为高级教师,还当上了班主任,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家庭条件都不错,家长巴结老师不遗余力,每年光购物卡都能收几万块钱的,社会地位扶摇直上,石国英对梅姐佩服的五体投地,深感她是自己生命中的福星。

    石国英要请梅姐吃饭,自家人吃饭当然不用下馆子,就在普罗旺斯花园家里吃,梅姐弄了几个菜,一瓶红酒,早早打发小燕儿吃饱了睡觉,两个人享受二人世界。

    在爱人面前,石国英恢复了自信,他滔滔不绝的讲着自己的奋斗经历,梅姐手托着腮帮子听的认真,眼神里闪着崇拜的火花,不知不觉一瓶红酒就见底了,酒不醉人人自醉,石国英站起来要走,脚步踉跄:“不早了,你该休息了。”

    梅姐忙道:“明天周六不上课,再坐会儿。”

    “那就再坐一会。”石国英顺势就坐下了,梅姐又去拿了两瓶啤酒来,喝着喝着,外面沙沙的雨声响起。

    “春雨贵如油啊。”石国英走到窗前,借着酒劲开始吟诗:“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梅姐赞道:“真好听,你写的?”

    石国英淡淡一笑:“戴望舒写的,你喜欢的话,我为你专门写一首。”

    梅姐说:“石头哥你真厉害,还会写诗。”

    “一般,我是大墩乡诗社的社长哩。”石国英矜持道。

    梅姐觉得火候差不多,低声道:“今晚别走了。”

    “那……我睡沙发吧。”石国英百爪挠心,却依然说着违心的话。

    “屋里睡吧,床大。”梅姐声音愈加小了。

    “不好吧……”石国英还要假正经,梅姐已经勾了他的手,轻轻往卧室里带了。

    这是石老师的人生第一次,也是梅姐的守宫之作,她使尽浑身解数,把石老师伺候的飘飘欲仙,一夜无眠,直到次日早上,两人才沉沉睡去。

    中午,梅姐爬了起来,觉得腰疼无比,到底是童男子啊,积攒了几十年的存货不少盖的,得亏老娘久经战阵,要是小姑娘不得折腾死啊。

    石国英也醒了,两人经历过那事儿,关系迅速拉近,亲密的跟两口子一样样的,起床穿衣,做饭吃饭,小燕儿很乖,没乱说乱问,老老实实看她的动画片。

    梅姐说:“石头,咱俩的事儿你打算怎么办?”

    石国英说:“五一来不及了,十一结婚,不过我没房子,没存款,家里负担还不小,这些我得和你说清楚。”

    梅姐笑道:“我图你这个人,你有文化,会写诗,还是当老师吃公粮的,以后我们娘俩就靠你了,我的房子就是你的房子,回头你就搬过来住吧。”

    “不扯证,哪能住一起,别人要说闲话的。”石国英道,停了停又道,“还得先跟我回一趟老家,让我爹妈见见你。”

    梅姐毫不犹豫的答应:“行,我准备一下。”

    两人对婚姻大事都迫不及待,次日梅姐就置办了一堆礼物,雇了一辆出租车回乡下,小燕儿锁在家里自己照顾自己就行。

    石国英的家在大墩乡石楼村,是个很贫困的自然村,有出租车出现在村口,立刻引起一帮儿童的围观,看到下车的是石老师,大家都打招呼。

    梅姐也下了车,她打扮的很得体端庄,化了淡妆盘了头,像小媳妇一样跟在穿着一身崭新西装的石国英身后,走进了村口。

    石老师的父母都是庄稼人,没见过啥世面,见儿子带了个城里媳妇回来,诚惶诚恐,烧水做饭,院门口围了一群乡亲看热闹,梅姐倒也不拘束,脱了外套下锅屋帮未来的婆婆拉风箱,递柴火,丝毫没有城里女子的娇气。

    “这闺女,不孬。”石老头点头道,他抽的烟也是未来儿媳妇带的礼物,二十块钱一盒的金淮江哩。

    “和我是高中同学,知根知底的。”石国英有些忐忑,因为他知道梅姐以前是干什么的,只希望瞒天过海,把家里人骗过去。

    “同学好啊。”石老头乐呵呵的,“可有一条我不大明白,人家凭什么看上你?”

    石国英艰难地说:“其实……她是二婚,还带了个孩子。”

    石老头皱纹舒展开了:“我说嘛,二婚没啥,带的是男孩女孩?”

    “女孩。”

    “女孩好,你们还能再生一个男娃。”老头考虑的很长远,“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生孩子。”

    “能。”石国英忙不迭道。

    老头挺高兴:“那赶紧把事儿办了吧,回头找人看看黄历,早点结婚,把你弟弟妹妹都叫过来。”

    石国英松了一口气。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ads——>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匹夫的逆袭 第二十三章 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