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议定

+A -A

  瑞子在此说声SORRY,天天更新,成了惯性,居然忘了分卷了,呵呵,其实每一卷有一个主题在里面,所以,返回上郡说的是扶苏出山前的准备以及带着亲信,回到咸阳去暗查的事情,自然是要分卷了。

  “恬认为王将军之言甚是,只是这匈奴不可小视,冒顿此人野心勃勃,当早做筹谋,待到赵高派的监军前来可就不好做很多事情了;任嚣、赵佗都不是简单人物,我等应做出防范,亦正可派出斥候四处打探天下动向,有异动,也不会被动了。”

  “两位将军所言正合我意,哈哈,好好。”

  两人的脸上没有表情,很谦虚的行礼,这两个家伙都太精明了,不敢在扶苏面前有任何大意的表现。‘也难怪的,换做谁被前几个月的事情这么整了,你也不敢再掉以轻心,何况两人本来就是出了名的谨慎。’

  “两位将军谦恭得很,说的我都是赞成的,不过,使节的事情,王将军要先安排,不能让这个使节知道我和蒙将军的存在,只说这是东方旧贵们想借机复辟,在天下散布谣言,而可以不予理睬,多贿赂金银,把他供起来,多说些好话,也好让赵高这个小人对咱们好些,少克扣些军饷。”

  “公子所言甚是。【要找最新章节?就上】”

  “哈哈,你们啊,唉,匈奴确实勇悍,不能小觑,不过我们确实也没有精力管他,你们将边疆布防做好,匈奴人,不会占据城池,只会打劫行掠,在月氏被灭之前是不敢来招惹我大秦这座巨兽的,可以派少数的几个精干斥候,渗透到匈奴贵族里去,听说匈奴的义渠一族以前是秦地西戎?”

  “是的,公子,义渠是老秦国西戎各部中的一支,百年前,我孝公、商君变法,老氏族甘氏勾结义渠,准备兵谏恢复儒家治国,为我惠王识破,拜司马错为国尉将兵,诱其深入,一举诛灭义渠精锐壮士五万余,后责老氏族,杀一千多人。从此秦法根深蒂固不能动摇,而西戎不敢再有异动,义渠经此一役,举族北迁,后融入匈奴。”

  “这样的,那好,就从义渠入手,其他的人也要想办法一定要渗透几个人,等到需要的时候,我要连冒顿每天吃什么,干什么都要清楚,不要着急,有几年的时间去完成,这个事情就让王将军从手下选择一人负责,只负责此事,人选必须是已经将家眷迁往巴蜀的士卒。”

  “喏。”

  “至于海内各地的斥候,均暂由蒙将军派专人负责,待我日后再找人接手,毕竟你们是领兵的大将,天天搞这些,你们也觉得繁琐,还得专门找个人来搞这个事情。【要找最新章节?就上】”

  “喏。”

  “都解决了吧,天下非议之事,待斥候查出源头,再行定夺。”

  “喏。”

  “公子,大事都有了定数了。”

  “好,将赢封和郑由的密简我看。"

  “喏。”

  打开小竹简,扶苏立即就能分别出身份,赢封的字如其人,粗犷,潦草,这个扶苏经过努力已经能够正常的看文字了,不过,显然不包括这天书。放下,拿起郑由的竹简,一手漂亮的小隶书,太监还是蛮有学问的嘛。

  郑由说明了,他用什么方法向赵高贿赂,然后安然无恙的将扶苏的家人关禁起来,然后告诉赵高,赢封是皇族中人,不能掌握禁卫职权,以前的卫尉都是他的死党,分出一部分去看管扶苏的家人,然后再找了个小过错,将赢封贬到巴蜀荒蛮之地去做个小官,这样,皇宫就到了赵高的手上了;然后告诉扶苏,三月中旬,赵高的死党就会被胡亥圣旨派到北疆监军,此人是个废物,但却是赵高的族人赵温,是死党中的死党,不过他也会相机安排一两个赢封留下的卫尉随行保护天使为由,跟着赵温,留下了联系的方法。

  “呵呵,我就说嘛,郑由还是能够办事情的,对了,王将军,你来帮我念念,这赢封的字,怎么像是喝醉了写的,我是搞不懂这天书了。”

  王离一直都觉得,自己不算的上扶苏死党,比不上蒙恬,所以很低调,一般很少说话,就是说话也绝对不反驳蒙恬。扶苏当然知道了,所以现在可以表现得一视同仁,这也是为了能够制衡蒙恬的独大,也是为了保护在浪头的蒙恬,相信他们是明白的。

  "离,谢公子。"

  "呵呵,你跟蒙将军都看看,直接告诉我意思就可以了。"

  "喏。"

  拿起赢封的竹简,看了一遍,然后递给蒙恬,拱手道。

  "呵呵,公子,我等行伍之人,刀笔自是粗陋了些,赢将军主要是说一件密事。"

  "密事?"

  "是的,赢将军说,他找了一个多月,都没有找到您要找的人,而且,骊山也没有,他也就是因为天天往派人到处打听,才被赵高的人找了借口,说他天天往骊山派人,是对先皇的死有怀疑,所以胡亥下令关起来,好在郑由机警,贿赂了赵高的亲弟弟赵兴,才能活着被贬到巴蜀,他也是在请罪,没有办好差事。"

  “哦,这样啊,我知道了,赢封啊,还是太直了。现在没有小事情,你跟蒙将军商议定了就是,以后我会派个人协助你们,有很多事是些文士做的,你们,也不能成天做这,让蒙将军掌握的原因,是让你能够随时清楚的知道匈奴和天下的动向,以便及时与王将军制定策略。”

  “末将明白了。

  “公子,离有事陈情。”

  “王将军有事,说吧。”

  “喏,公子,这两个多月来,我北疆繁琐事物众多,蒙将军也不能事事决断,况不能出面办理,所以,政事、琐事俱是上郡郡守毕元之功,末将不敢贪功。”

  “这个事情,那你说说这个毕元?”

  “喏,蒙将军较离更熟悉毕元,末将请蒙将军代离讲。”

  扶苏微笑的点点头,看来这个家伙还不简单。

  “公子,恬代王将军说,毕元我朝名臣毕十功后。简公五年,吴起攻陷我河西,魏占河西七十年,孝公、商君变法,秦强,于孝公二十一年收复河西诸地,毕氏出身魏国王族,魏陷河西,王族一支犯罪,被魏惠王贬至河西之地戍边,从此扎根河西,成为我秦人,毕元之祖,毕十功,乃是昭王时期的大吏,曾任内事郡守,毕元父毕清乃是先庄王时期的能吏,屡被嘉奖,现毕清任于恒山郡郡守,毕元出身能吏世家,多次受到始皇帝嘉奖,因于关内县功曹任有功,升为上郡郡吏,上任郡守在末将击退匈奴之战中殉职,毕元假职,处事得当乃公子特意向始皇帝保荐郡守之人。”

  说了半天总算是明白了,这个家伙不但是个官吏世家,还是扶苏亲自保举过的人,也算是他一党的了,难怪可以这么信人此人。

  ——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秦武皇扶苏 第三回 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