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梅雨

+A -A



  梅雨时节,阴沉沉的天空将整个淮安渲染成一片灰色。长街铺地用的石板,被洗礼的油光水滑,街上行人甚少,茶馆里却格外热闹,说书先生的惊堂木“啪”一声落下,又一段才子佳人故事圆满结局完美落幕。

  临窗的一桌,坐着两个年轻人,身着麻色长衫的男子好整以暇地用手指一下一下敲着桌子,唇边携了丝笑意,朝对面坐着的青衫男子笑道:“这些话本子,杜撰的忒没道理了些,统共就一个套路,那些才子都是没什么背景的寒门子弟,佳人不是侯相名门,再不济也是个书香大族家或翰林清贵家得宠的。焉知这样的人家,门户都看得紧,这些才子莫不是都有那穿墙的遁术?否则如何能见得佳人一面?还能月下幽会,彼此又互生爱慕,谈一场风月,以功成名就了结。”

  说罢兀自晃脑起来,对面青衫男子不置可否地笑了一笑,道:“虽没道理了些,爱听的人却甚多。”

  麻衫男子扭头扫了一眼,多数人还沉浸在这一段故事里,难以从兴奋中回过神,神游着自个儿也能遇上这样一位倾心爱慕的佳人,当然年纪大的,已经没了资格真正只能神往了,而无甚本事的年轻书生,说不得已心动。

  他颇为讽刺地摇了:“幸而是杜撰,或真名真姓真人地这般被大伙拿出来说一番,平白无故坏了佳人的声誉,那佳人往后还如何抬起头来做人?说不得,一条白绫结束了性命,这些杜撰者到底还有些良心,没有指名道姓地坏了人家的声誉。”

  “只适事罢了。”

  “当”的一声,麻衫男子将茶盏搁下,凑过来兴致勃勃道:“虽则适事,倘或真遇上这么一位佳人,倒也是一件乐事,成就一段佳话供大伙消遣。”

  手指一指,指向了西街。“这淮安说起来也只一户真正的传书清贵世家大族,恰好便是哥哥要去拜访的这户,弟我初来这几日,听得不少当地人的传言,说陈家的女儿个个如花似玉,哥哥这一趟兴许也能遇见一位佳人呢!”

  说到兴奋处,开始出馊主意,“……专往女眷住的后宅去,特别是后花园这样的地方,说不得就有佳人在弹琴作画……”

  青衫男子斜了他一眼,指了指外头的天,麻衫男子讪讪笑了两声:“这天气确实不宜在后花园弹琴作画,倒是可以雨中散步。”

  又故作姿态地“咦”了一声,兴奋地自顾自地说起来:“雨天路面湿滑,雨中散步时不小心崴了脚,这一跤跌下去湿了裙摆岂不叫人心疼惋惜,哥哥你凭空出现,适时接住那要跌倒的佳人,如此有了皮肤之亲,那佳人也只能以身相许了。陈家的女儿与哥哥倒也般配,算不得辱没了陈家的女儿,也没辱没了哥哥……”

  越说越不像话,眼风瞥见青衫男子脸色不太好看,麻衫男子这才慢悠悠地住了口,嘀咕了一句:“不过同你开个玩笑。”

  青衫男子不咸不淡道:“你也说那些话本子没道理,却这般坏人家的名声,这样的玩笑话你觉得能开?”

  麻衫男子砸吧着嘴不服气,“这样的天气,初初还觉得甚有情趣,多几日便觉枯燥乏味,我也不过信口胡说,哥哥莫要动气了。”

  年年到了这个时节,便是这样沉闷压抑的天气,确实有些枯燥了。

  明玉搁了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立在案牍前碾磨的青桔立刻转身去倒了茶来,劝道:“写了这半日的功夫,不如歇歇吧?横竖明儿傍晚老太太才能回来,奴婢估摸着也写得差不多了。”

  明玉环视一圈,两个小丫头在南窗下打络子,手法熟练,看得出蔬会做这些事儿的。她收回目光,落在左手边写好的字帖上。接了青桔递来的茶盏,吃了一口放松了身子,惬意地靠着椅背:“还有一个时辰便能抄好了,你去看看太太回来了没有。”

  陈老太太信佛,一个月有半个月吃斋,这几日宝林寺有个法会,陈老太太去了。临行前嘱托明玉抄一份《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虽没说什么时候要,但四太太顾氏又叮嘱了一遍,叫明玉尽快抄录好等陈老太太回来便给陈老太太送去。

  即便四太太不叮嘱,老太太吩咐下来的事儿,明玉也不敢怠慢了。是以这两日,她早起去顾氏屋里请了安,便回来抄,午饭去顾氏屋里伺候顾氏吃饭,回来后继续抄,直到晚上请了安吃了晚饭歇下。倒不觉得这几日过得枯燥。

  周嬷嬷满脸喜色地进来,一边朝明玉见了礼,一边喜滋滋地道:“王家来了人!”

  明玉不由得抬起头,笑着附和了一句:“家里要办喜事了。”

  “可不是呢!”周嬷嬷很高兴,仿佛这喜事是落在她头上,喜滋滋地道,“王家送了好些东西来,三太太正忙得不可开交!”

  青桔冷哼了一声,倒了茶送到嬷嬷手里,似笑非笑道:“三太太就是忙,也忙的心甘情愿。”

  她的语气多有些冲人,明玉暗含责怪地看了她一眼,虽则深知她是为自己不平,但陈老太太从小就教育她们,要兄弟姊妹的和睦。何况,那件事已过去三四年。

  青桔不服气,明玉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过去了就过去了。”

  “可她们冤枉了!”

  “那也有我年幼不懂事的缘故。”

  细说起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起因不过是先生的一席话。陈家祖上出了一位二品大员,两位三品大员,虽远离京城,对子女的教养却遵照京城大户里头的规矩。女孩儿也要上一年的学,为了不做睁眼瞎。但女孩儿不像男孩儿要考取功名,所以读书也不像男孩那么讲究,一定要三岁启蒙。

  明玉读书的时候八岁,陈家请了一位西席先生专教她们女孩儿,那先生是三太太请的,因此便在善德堂那头,明玉和嫡姐明菲、妹妹明芳每日一早赶过去。一年后,陈老太太问西席先生,陈家这些女孩儿中谁书读得好。先生便说了十三娘明玉,陈老太太因此赏了明玉几样首饰。

  明珍的妹妹明珠喜欢老太太赏的一对珍珠耳钉,明玉比明珠大半岁便送给了明珠,明珠扭头就去了陈老太太屋里,说明玉不珍重她老人家赏的东西,随手丢在草丛里被她捡到了。

  那时候明玉尚且年幼,不懂得收敛和隐忍,因身边的丫头也为她不平,她便去老太太跟前申辩了一番。最后的结果是,老太太罚她们两个在祠堂外头跪两个时辰。

  三太太去陈老太太跟前求了情,明珠没有跪,四太太没有去陈老太太跟前求情,明玉跪了两个时辰后站都站不稳。那一次,明玉便彻底明白了庶出和嫡出的不同。

  明珍、明珠是三太太生养的,明玉的生母是嫡母四太太的陪嫁丫头,后来做了通房有了明玉,明玉四岁时,她便被一场病夺去了性命。

  四太太顾氏没有为她求情,她也怨恨过顾氏,但之后顾氏找了她去,问她知不知道错在了那里。明玉不知,她只是觉得委屈,顾氏道:“你不该争一时之气,一时之长短,而又不懂得变通。”

  明玉恍然大悟,倘或她说是不小心丢了,恰好被明珠捡到,兴许后来就不会发展到受罚,毕竟陈老太太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她们姊妹不合,而不是那一对珍珠耳坠。那之后,明玉便懂得隐忍和变通,可这件事也让明玉和明珍、明珠两姊妹结了仇。

  明珍还曾因她的名字嗤笑了一番,说:“我听的人说,说下乡人给孩子取名爱用身体的部位,例如耳、眉、眼、鼻,那些暴发户更是俗气,爱用金玉二字,焉知咱们这样的真正清贵的人家,怎么可能用这般俗气的字眼?”

  讽刺她不过是因为生母从丫头变成姨娘,因此她生下来才被下人们称一声,倘或不是如此,而是作为丫头的生母随便配个小厮,她生下来就是奴婢命。细细想来,确实有突然暴发的意思。

  青桔因为这一席话,半年没踏进善德堂一步,其实明玉也鲜少去那头。那一年是因为读书认字,才每日里都去。

  是以,明珍是不是要出嫁,三太太那边是不是要办喜事,青桔觉得和自己的都没什么关系。但周嬷嬷的想法不同,明玉是庶出,本来就比不得别人,没了生母又无一母同胞的兄弟,以后嫁了人要依仗别人的地方多着。何况,明玉的父亲四老爷还指望着三老爷再给他谋个差事,明珍又是嫁去势头比陈家好的王家,得罪了明珍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不是叫你去看太太回来了么?还站在这里做什么?”

  青桔撇撇嘴去了,周嬷嬷虽是明玉的奶娘嬷嬷,但青桔和青音都是四太太顾氏屋里挑出来的,因此嬷嬷也要看她们两分脸色,当着青桔的面儿不会说什么,见青桔走远了,才低声道:“自己该明白些,别被这些丫头带坏了。”

  明玉点了点头,抿嘴笑道:“嬷嬷放心,我心里明白着。”其实她心里更明白,无论是周嬷嬷还是青桔,都是忠心与她。

  只是,和明珍、明珠的关系要修好如初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明玉做不来热脸贴冷屁股的事,横竖忍着让着不招惹她们就好了。平日里也不过去陈老太太屋里请安时能遇见。

  周嬷嬷还欲说些什么,外头却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明玉顺着敞开的窗扉望去,只见三五个丫头婆子簇拥着明珠朝这里走来。

  ------题外话------

  小果新文,希望亲亲们一如既往支持小果,多多收藏!小果将感激不尽,本文仍旧以温馨为主,种田励志,希望大家喜欢!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世家庶女 001: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