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帝国重生 第十章 家族历史

+A -A

  吃过晚饭,诸葛风跟随三姐来到藏书搂。诸葛莲很熟练的在众多的书架里摘出一本微微黄的书籍。

  诸葛风看到三姐手里拿着的那本书,见书面上写着《睿公录》三个大字,下面附注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

  三姐翻开书的第一页,开始了她的讲解:“睿公家族的第一代公爵孔明公,出生于汉历383年。”

  诸葛风听到“汉历”这两个字,打断三姐问道:“汉历是不是以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开始?”诸葛风记得中国历史上是没有汉历的纪年方式,但是按照三国的公元纪年倒推,应该差不多是这个年代。

  三姐瞪了诸葛风一眼,很不满意刚开始讲解就被打断,:“看样子你没有失记啊,是不是又在耍我啊。”

  “我只是想知道汉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诸葛风非常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因为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完全可以知道历史是不是按照自己想的那样偏离了原来的轨迹。

  三姐耐心地为他解释:“汉历的计算方式是我们大汉帝国最伟大的君主圣帝提出的,以高祖在长安开国称帝的那年起,为大汉元年,之后所有的记录都是从那时起往后计算的”

  三姐终于说出了令张锐期待已久的答案,再次肯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测。

  “小老鼠,现在我是在给你讲授家族历史,这也是父亲大人的命令,你认真点好不好?我讲的是家族史,不是帝国史。你不要老打断我好不好?如果再打断,你自己去看书好了。”三姐恶狠狠地拍着书桌吼道,吓得张锐赶紧点头。

  “哦,父亲是不要你看书的啊,哈哈!还有,从现在开始,不许再提和家族历史无关的问题。否则本先生要下课了。”三姐看出诸葛风欲言又止,及时出言堵住了他的嘴。

  “孔明公生于汉历387年,高八尺,约合现今1.84米。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孔明公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孔明公三岁丧母八岁丧父,在家没有了依靠,只好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后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只好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汉历4o3年,诸葛玄病逝。孔明公和弟妹再次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汉历4o5年,孔明公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孔明公读书与当时学子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通过潜心钻研,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汉历413年,孔明公受徐庶推荐,贤帝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孔明公,问以一统天下之大计,孔明公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便是著名的为后世所传诵的《隆中对》。

  贤帝刘备听了孔明公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孔明公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孔明公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孔明公也为了实现心中理想,且贤帝刘备也是可辅佐只人,遂出山辅佐贤帝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孔明公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贤帝,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后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汉历427,贤帝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孔明公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汉历429,贤帝病危,以后事相托,嘱咐圣帝以父视孔明公。如若圣帝不可扶助,取代圣帝为帝,孔明公以死相胁,才打掉贤帝的念头。圣帝继位,孔明公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

  汉历431年,孔明公南征。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汉历432年,孔明公上疏《出师表》北伐,经圣帝批准,全国开始全面备战。

  汉历433年春,孔明公率军攻祁山,开始北伐。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降蜀。不料,因为用人不当,导致马谡被围街亭三日。圣帝料事如神,派马徐庶解围。后孔明公携马谡请罪,自贬三等。圣帝仍然用孔明公以右将军行丞相事。秋,孔明公、徐庶、庞统分三路出击,攻克张掖、武威、金城、扶风四郡,将凉州纳入统治。兵锋直逼雍州。冬,魏举国之兵,屯于雍州防御。

  汉历434年三月,圣帝命丞相孔明公前往荆州与吴协商联合攻魏事宜,并签署国书,后返回川中,精心于内政。

  汉历437年三月,圣帝命孔明公留守成都。而圣帝亲自率军出征。

  汉历438年二月,孔明公乘吴国南部空虚,派兵偷袭交州,四月占领交州大部。同时圣帝亲率骑兵8万夜袭长沙,一战而下。孔明公兵北向而上,六月占领荆州大部。

  汉历439年三月,圣帝统一去全国。九月改革官制,组建内阁,任命孔明公为席。封孔明公世袭一等伯爵。

  汉历44o年二月初二,帝国大学成立,孔明公任第一任校长。

  汉历445年,孔明公辞去丞相一职。圣帝空置相位,以示尊重。专心著书。

  汉历457年,孔明公去世。圣帝亲为批麻戴孝,以子礼送葬。全国致哀。

  一直讲到诸葛风的爷爷才停住,前后用了两个小时。

  之后诸葛莲又带诸葛风认识起新家。她拉着诸葛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去看,两个仆人一前一后的举着马灯为他们照亮。

  主堡一楼大厅左侧,有大小两个会客室和一个书房。右侧是也是一大一小两个餐厅。据二姐说,小餐厅是平日自家人用餐的地方,大餐厅一般是家里来了宾客才会使用。而有尊贵的客人或者家族宴会则会选择在大厅举行。

  二楼,楼梯左侧是父母的卧房以及她们的专用书房,再有是她们贴身女仆的房间。

  右侧是公爵大人的专用书房以及几个侍妾的房间。

  三楼,则是家中几个兄弟姊妹的房间以及各自仆从的房间。虽然大姐二姐早嫁,二哥常年在外。但是他们的房间都完好的保留着,房间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四楼以上都是客房和一个休息室。

  顶楼是陈列室,里面都是诸葛家族的光辉历史的记录,以及皇帝对诸葛家族的赏赐。

  诸葛老夫人居住在主堡外面的别墅,因为那采光比较好,适合老年人居住,而且装饰也是大汉帝国最好的。毕竟是由圣帝亲自设计的,也只有长公主的身份可以居住。而诸葛老夫人的卧室则在大楼的内侧,窗外便是花园。花园中有一池塘,现正值初秋天,荷叶还未凋零,铺满整个池塘。绿色的荷叶间,朵朵娇艳的荷花点缀其中,让人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一阵阵由清风送来的荷叶清香,令人迷醉不已。

  诸葛风的卧房是除了二哥之外最大的一间,由内外三个房间组成,一间是书房,另一间则是贴身的丫环小荷的居室。外间有两个女仆正等着张锐回房。三姐说,她们是张锐的专用女仆,晚上有事就叫她们,其中一人必在。

  三姐又叮嘱女仆一番后才离去,诸葛风这才得空仔细地打量起自己的房间。靠窗处摆有一张大书桌,书桌旁是几个高大的书柜,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

  再往里走就是卧室,这个房间最小。里面除了床,剩下的地方放着各种诸葛风有见过的饰品。这间房内还有一个很大的阳台,上面摆着几把竹椅。

  诸葛风躺在一把竹椅上,轻轻地前后晃动脑袋,享受微风带来的丝丝清凉,体验这样安逸的境界。

  诸葛风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心想,这小日子,过的舒坦。今后再也不必为生活担忧,再也不必为钱愁。今生我的目标就是尽情的享乐,嘿嘿……

  不一会便轻轻睡去了。朦胧间看见有人给自己盖被子,睁眼一看是小荷。

  知道自己是不小心在阳台睡着了,微微的对她笑笑。

  “回去早点睡觉吧,我这就回卧室”

  说完,迈步走向今后就属于自己的卧室。

  后面留下独自一人的小荷,看着少爷的背影呆。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腾龙帝国 第一卷 帝国重生 第十章 家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