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十载寒窗 毕业论文

+A -A

  我的毕业论文是系里分配的,编写《交通运输统计学》讲义编写《交通运输统计学》讲义的任务分配给我和吕慧晨同学共同完成。辅导老师是姚老师。姚老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对我们两个说,“任务共同完成,你们两个由吕慧晨同学牵头,有什么事情吕慧晨同学多出面,多张罗。编写讲义没有主次之分,这一点你们两个必须明确。”

  我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吕慧晨倒是表现得很“谦虚”,向姚老师表示让我牵头;姚老师说这是系里定的,不能更改。之后,吕慧晨对我说,“事我张罗,文章你写。”

  我:“行!你让我怎么写,我就怎么写。”

  我们两个合作的很好,很愉快。说句实话,吕慧晨除了笛子吹得好,俄文比我厉害,对课程的理解我们两个可以说不相上下,写作能力并不比我(有些不谦虚)强。让他牵头,我想主要是我在团内背着“批评”的处分。虽然我们班团支部讨论一致通过,学校团委尚没有批复。另外,我的绰号дypb大概也是影响的因素之一。

  姚老师把吕慧晨和我找到教研室,具体布置编写《交通运输统计学》讲义的内容、编写步骤、时间安排……。他说,“大量的工作是到交通运输部门做调查研究。我们省是一个交通运输特别达的省份。铁路运输方面,我们有沈阳、锦州两个铁路局;海运方面,我们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大连不冻港;公路运输四通八达,哈大公路纵贯全省;特别是厂内运输,我们有鞍山、本溪钢铁厂与矿山,抚顺、阜新煤矿,都有庞大的运输系统。这些地方的交通运输统计工作都有较好的基础,丰富的经验;我们要在他们的实践基础上,编写出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统计学》讲义。中国人民大学的讲义你们可以参考;铁道部、交通部的统计制度、省统计局的交通运输统计制度都可以作为参考。同时,要到图书馆搜集一切能够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吕慧晨:“我们两个的水平还能够过中国人民大学?还能够比国家的统计制度水平高?”

  姚老师:“我们怎么会比人家的水平还高?当然也不能妄自菲薄。以前的学术成果你们两个要认真学习,布置你们下去调查研究,接触实践,是增加对交通运输统计的感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够领会他人的教学成果,理解国家的统计制度。你们两个编写的讲义不能照抄照搬书上的内容,要根据运输企业的现实情况,加以补充、完善、提高,要有大跃进的精神。系里之所以选你们两个来编写交通运输统计学讲义,是考虑你们两个有这个能力。当然,也是对你们的考试。不要辜负系里和老师的期望,一定要编写出能够上课堂的好讲义。”

  吕慧晨到省统计局开来几封介绍信,作为我们两个出去调查的“通关印鉴”。姚老师说使用省统计局的介绍信,容易引起被调查单位的重视,更具有合法性。

  第一个去的地方是大连。我和吕慧晨都很兴奋。吕慧晨家住台安,那里不通火车台安同学到沈阳来上学都是坐汽车;坐火车对于吕慧晨来说,也是新鲜事。对于我来说,向往大海,一直是童年的梦想踏上南去的火车,满脑子都是翻腾的大海;一霎间,在中学时画的蓝色大海中游走的红色大鲸鱼,又如幻影般呈现在眼前。

  我们两个是晚上的火车。一路上,火车沿线基本是黑洞洞,很少见到灯光。火车每到一个火车站,站台上的电灯都是在火车进站前几分钟才点亮,火车开动之后,立即关灯。唯独到了鞍山火车站,不仅站台上灯光明亮,鞍钢厂区、市区街道也是灯火辉煌。我不免感叹一声,“啊呀!这是什么地方?”

  一个乘客:“钢都!”

  吕慧晨:“看起来,鞍山不缺电。”

  那个乘客:“那当然。大炼钢铁吗!完成18oo万吨的钢产量计划,不得靠鞍钢工人老大哥吗!哪里没有电,这里也不能没电。”

  到大连港务局联系完了工作之后,我们两个急不可耐地去看大海。最近的是海港港池。港池里的海水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我们两个站在港池边向水底探望,一条七、八十厘米的黛色大鱼,顺着港池边自由自在地遨游,仿佛这里就是它的家。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唉!快看!鱼!”

  吕慧晨:“啊呀!这是我头一回看见这么大的海里的活鱼。”

  我:“若是有一条大鲸鱼养在港池里该有多好啊。”

  吕慧晨:“你呀,满脑子都是幻想。”

  我们两个来到老虎滩。眼前是一望无涯的深蓝色的海水,远处天水相连,天海相连的海平面无比平直。不免让我想起密山的兴凯湖。一样的辽阔无边,不一样的蓝蓝的海水显得这样沉重,黄酒般的湖水却显得那样轻飘;一个是用笔尺无法画直的海平面直线,一个是企图冲破水面张力的臌胀的弧线湖面。老虎滩的沙滩显得有些粗糙,不如兴凯湖岸边湖沙那样细腻、柔软、洁净。都说海水是咸的,我想大概初到海边的人,都不免要用手蘸点海水尝一尝;我也不例外。我尝了一口,又咸又涩,不如兴凯湖水那样可以饮用,为人解渴。

  吕慧晨望着大海,没有说话。我见他,下意识的把两只手举到右侧嘴边,合并的双唇啜成吹笛子的形态。在他那硕大额头下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显示出他已经是成曲在胸。不识简谱的他,竟然在他的心中响起了(我想,一定是)赞赏大海的笛声。虽然我没有听到笛声,但是无声的旋律却吹动了我的心弦。我冲他举起大拇指,说了一声,“妙!”他会心的笑了。我们两个情不自禁高声呼喊,“大海!”

  青泥洼桥附近,有很多饭馆,本来我们应该去海鲜馆吃点海鲜,不知道为什么却进到一家面馆。一人吃了一碗苞米面面条。有一句话叫味同嚼蜡,我们吃的面条如果说是如同吃刨花(木片)一般,绝没有夸张。大连满街都是苞米面面食,只不过,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食品加工设备加工精度不够;口号是粗粮细作,结果,细粮不细,粗粮还是很粗当然,那个时侯,粮食的营养成分损失的没有现在这样严重。

  坐火车到达夜晚灯火辉煌的鞍山,是在早晨车站广场上有一个为旅客介绍住宿旅店的亭子,市服务公司的人员在这里专门为来鞍山办公事的人员安排住宿。由于我们的介绍信是省统计局的,服务公司把我们介绍到鞍山旅社(当时是除了宾馆以外的规格较高的旅店)。服务公司的同志告诉我们:“你们两个走出广场右侧就是,不远。”

  我们两个走到鞍山旅社门口,恰巧有一个人面容憔悴、眼睛略带红丝(显然是刚刚下夜班的工人)从北面虹桥方向走过来,吕慧晨客气地问道,“同志!鞍山旅社在哪?”

  “你瞎呀!”那个人头也没抬,夹着饭盒,径直向南走去。

  我们两个被这不知所以然的回答,弄得晕头转向。我四下里看了一圈,眼睛还好使。猛然一抬头,我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句,“可不瞎咋的!”吕慧晨抬头,也看到了鞍山旅社四个大字的匾牌耀然大门之上。

  安排好住处,按照省统计局的吩咐,我们先到鞍山市统计局找工业科送我们去鞍钢。鞍山市统计局负责交通运输统计有一男一女,那个男同志自告奋勇,陪我们去鞍钢。他领着我俩在市委附近的一个有轨电车站,上了电车,穿过市府广场、五一路,来到和平桥站下了车。我们走到鞍钢和平桥门岗,吕慧晨拿出省统计局给鞍钢开的介绍信,门卫拒绝我们入厂。

  市统计局的男同志:“他们是省统计局到鞍钢运输部了解情况的。有省里的介绍信。”

  门卫:“你是哪里的?”

  男同志:“我是市统计局的。”

  门卫:“省里的同志不知道进厂必须到公司接待处换介绍信,你,怎么也不知道?”

  市统计局的男同志嬉皮笑脸地说,“省里的干部来了,还用得着换介绍信!让我们进去吧?”

  门卫:“行,到接待处去换介绍信!”

  “我们先回去?”市统计局那个男同志瞪着一双核桃般的大眼睛,带笑不笑,问我们两个。

  吕慧晨看看我,又看一看大门里的宏大的厂区,不知道该说什么。

  下午,我们两个又到了统计局。那个做交通统计的女同志接待了我们。她问道:“怎么样?资料和情况都搜集全了吗?”

  吕慧晨:“那位男同志呢?”

  女同志:“和你们一起走了,还没有回来呀。”

  吕慧晨把上午去鞍钢的经过跟那个女同志说了一遍。女同志自言自语,“原来是这样……。”她若有所思,然后说道,“这样吧,你们两个先看一看运输部的报表和报表说明,明天再说。”

  吕慧晨:“可以,那就麻烦你了。”我们两个仔细地看了运输部的年报、季报,以及报表说明。往笔记本上记录了一些指标数字。

  鞍山给我们留下了不太愉快的印象。我们问路的那个(从外表观察)钢都工人也许只是无数工人中的几十万分之一,市统计局的那位干部,也许只是几十分之一。这次感受不能用“可见一斑”去定论,只能是“窥豹一斑”了。不过,此种现象如此高密度的出现,实在容易造成误会。

  去锦州,恰恰出现了一幕与鞍山有着鲜明对比的情节。也是早晨下火车,照例还是问路,也是一个工人模样的路人。我们问他,去锦州铁路局怎么走。从我们问路的地点到铁路局确实要有三次转折;那个同志不厌其烦地解释着,同时一直把我们送到能够看见锦州铁路局的大门和办公楼,他才又顺着原路回去。我感叹这个锦州人的热情,吕慧晨说,“好人还是有的!”

  提到好人,让我想起了在大连黑石礁海滩上的情景。早晨不少人在赶海,海边上,不知道有什么好东西,人们顺着涨潮落潮的海水边缘,不断地哈下腰,拾些什么。我和吕慧晨也在沙滩上拣一些小蛤喇。一个小女孩,手提一个小筐,筐里多半是蛤喇。我俩好心好意地走到她身边,我说,“来,小孩,给你。”我俩把拾到的蛤喇准备往她的小筐里放,小女孩急地把筐藏到身后。瞪着一双不屑理睬的黑眼睛,说了一句,“死的!”

  我:“死的?怎么知道是死的?”

  小女孩:“活的?能给我!”

  吕慧晨仔细看着手中的几个蛤喇,看不出来是死是活,扬起胳膊,把蛤喇撇向大海。我掂量掂量手中的小蛤喇,不像空壳;于是,我找了一块小石头,把蛤喇放到大石头上,砸开,流出鲜血。吕慧晨哈下腰仔细看着砸碎的蛤喇,拿起石块扒拉扒拉,肯定的说,“活的!有血有肉。”他抬起头,寻找那个女孩,已经不见踪影。“怎么说是死的?”他自言自语。

  我问吕慧晨:“大连黑石礁海滩上的那个小女孩,怎么看咱俩?”

  吕慧晨:“真是……啊?”

  我一直没有弄明白,她为什么会把我们看成是不可信任的人呢?当然,那个时侯雷锋还没有出现。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道德观念经过“五四运动”,以及之后几十年的不断革命,在那个时代已经没有(或很少有)什么控制力了。

  编写《交通运输统计学》讲义开始了。我们两个钻进图书馆几天,搜集了图书馆里能够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整理了跑过的一些交通运输单位收集到的资料和笔记。虽然通过到铁路、公路、海运和大企业看了看,也只是对交通运输统计实践有了一些蜻蜓点水一般的认识,不过编写讲义倒是信心十足。

  先要确定编写的思想、观点、理论基础和方法。我们一致赞成以“多快好省”的总路线为我们编写这个讲义的主导思想,充分体现总路线的精神。确立实事求是,与现行统计制度相适应、又有理论指导的前瞻性的观点。理论基础当然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到编写方法,吕慧晨说,“分两大部分编写,第一部分是概论,第二部分是具体的统计内容和统计方法。关键是写好第一部分,把我们两个的编写思想、观点都体现在这里。你看怎么样?”

  我:“应该!要有新意。还要把多快好省相关的统计指标分类排队,归纳整理出来。关键问题是以什么作为我们讲义的主线――灵魂性质的东西。”

  吕慧晨:“李老师一次在快下课的时候提了一句‘经济方程式’,我觉得挺有意思,可不可以作为讲义之中方法论的灵魂?”

  我:“可以考虑,我对‘经济方程式’也十分感兴趣。只是老师没有讲透,我也思考过。”

  吕慧晨:“思考到了什么程度,我听听。”

  我:“方程是数学范畴,反映的是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数量(恒等)关系。我理解,经济方程式是可以表达经济现象展变化的数量关系的,它应该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或形式。与化学方程式一样,它反映的是客观事实,是用数量表示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客观事实。比如‘周转量=运量x运距’,它可以反映各种运输工具从一个地方把一定数量的货物(旅客)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工作量。也就是运输业的工作量可以用‘周转量=运量x运距’这个经济方程式加以表达。”

  吕慧晨:“周转量在交通运输统计中是一个核心指标,周转量方程式也应该是交通运输统计中的基本方程式。行了!经济方程式就是我们编写讲义的主线。”

  我:“对,周转量方程式就是基本方程式。以它为基础,配上其它指标,可以演化出多、快、好、省一系列的方程式。比如,在周转量方程式中,等号两端乘以价格指标(周转量x价格=运量x运距x价格)就成为运输业产值。如果在等号两端除以时间指标,(周转量÷时间=运量x运距÷时间)就成为运输业效率指标。”

  吕慧晨:“把多、快、好、省的数量方面科学的反映出来,以方程式为核心,就是我们两个编写讲义的特点。”

  我:“好,打破旧框框,敢于创新,符合大跃进精神。”

  吕慧晨:“你善于标新竖异,思路开阔,概论就由你来写;我写‘多和‘省’,等你写完概论,我写完好、省再说。”

  “就这么定。”我没有推辞,毫不客气地接受了吕慧晨的安排。

  我们两个在毕业前,完成了讲义的编辑任务。缺少航空、管道等运输统计内容是一个缺憾,因为,那个时侯,民航和管道运输还没有展起来。整个讲义里具体写些什么内容,编了多少章节,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毫无印象。肯定是及格了。老师给了什么样的评语,不知道。能不能上课堂,成为教材,不得而知。

  (2o1o年12月24日17:22:57)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统计师 第二部 十载寒窗 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