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江湖夜话 第十五章: 有妈的孩子是块宝

+A -A

  其实这一个世界上,你不必需要很多人的理解,只要有一个人知道你就行了,哪怕你开始的时候并不喜欢,但是你感觉到它的温暖了,是不是就会伸出手来学会接受。

  也许当初你轻视着一种感情,但感觉到了它沉重的时候,你是否忘掉了某一种冷漠。在感情面前,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孩子,在中间走过了许多路就渐渐地长大了。

  哦!在这世界上,你只要拥有了一样东西,就再也不怕有什么东西来伤害你了。这一样东西就叫做真情。

  柳毅本来想在这一个女人身上顺便揩一下油,再体验一下这免费的大奶。谁想梦温柔却是拿出了一腔真情来对待他,她俨然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他开始骂自己,自己很不应该在这样好的一个人身上,想出这么不好的事来。于是他暂且收起了他那一副小痞子的嘴脸,对待她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刚刚的一股子匪气一股脑地扫光了。

  梦温柔把陈浩然安排在一个女人的房间里以后,她就把柳毅领到了自己的房间里,时近傍晚了,梦温柔问柳毅饿不饿,柳毅使劲地点了点头。梦温柔叫柳毅等一等,她在大街上去买了一些吃的东西让柳毅吃。他为柳毅准备了一些好吃的水果,像什么桃、李、杏、酸梅了,每样都来了一点点,她好像知道柳毅喜欢吃鱼似地,还为他准备了一份鱼儿的晚餐。像什么豆鼓鲇鱼,锅烧鲇鱼,烀皮甲鱼,锅烧鲤鱼了,每样也给他来了一点,好像把酒馆里的宴席给搬到家里来了。梦温柔怕带着柳毅到街上吃饭会遇见阎王丁,所以她把酒店里做好的饭菜打包回来了。她喜欢这个叫柳毅的孩子,他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坏蛋。

  那时候的洛阳城里鱼儿不仅少见,而且价格也很昂贵。一般的人家是吃不起鱼儿的。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所以吃鱼的人们主要是那些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们,普通的老百姓是难得见到半点儿鱼腥的。照我们今天的话说那时能吃上鱼儿的人,那都是当老板的阔佬们。我们现在叫那些阔佬们叫大款,觉得分量不重,还有的人叫他们款爷。孔子有一句话儿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里的“脍”就是生鱼的细切肉,一句话儿道出了吃鱼的最高境界。

  诗人苏东坡就喜欢吃鱼,他与佛印和尚斗文吃鱼的故事一时被传为佳话,并且流传至今。相传佛印和尚蒸了一条大鱼儿藏在罄里,故意不给苏东坡吃,苏东坡计上心来,给佛印出了一幅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对曰:“寻常人家庆(罄)有余(鱼)”,结果正中了苏东坡的下怀。

  明代“大玩家”李渔更是吃鱼的高手,他在闲情偶寄的一本书里记载说,食鱼者首重在鲜,次则及肥,肥而且鲜,那是最好的了……烹煮之法,全在火候得宜……宴客之家,他馔或可先设以待,鱼则必须活养,候客至旋烹。鱼之至味在鲜,而鲜之至味又在初熟离釜之片刻……真是叫人看的食欲大动。真想马上品尝一下这大餐似的。

  在那会儿,鱼还成为浪漫的诗人们寄托情思和表达观点的道具。很难想象,浑身滑不溜秋的鱼儿会和书信有什么联系,偏偏我们的诗人们就造出了“鱼传尺素”的浪漫典故。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在诗中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了自己清高、不俗的处世态度,成为了世人皆知的千古名篇。

  与这些吃鱼、玩鱼儿的人们相比,普通的老百姓则“徒有羡鱼情”了。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招,不兴我吃,还不兴我供奉吗?于是,鱼灯、鱼画、鱼剪纸、鱼祭、鱼传说、还有鱼妖精……纷纷出炉上市了,传递着“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年年有余,图就图了个幸福的意象。

  可是柳毅又哪里会管它那么多呢,只要好吃能填饱肚子,有人把他形容成一条饿狼他也不会在乎。在家里的时候,他平常很少会有鱼吃,偶尔在河滩上抓来几条小虾米、小鱼儿也会让他卟咂着嘴巴回味半天。今天遇上的这个女人一定是一个腰缠万贯的款姐,这家伙——这个排场,这个奢侈自他打娘胎里出来,还是头一遭碰到。

  “娘,你是不是把我当成你自个养的孩子了?”柳毅吃的太投入了,他竟然没有想到梦温柔吃没吃晚餐,当他知道了自己犯下了错误的时候,那些个鱼儿基本上快要被他吃光光了。桌子上只剩下了一堆鱼刺儿。

  “小坏蛋,你是不是已经很多天不吃饭了?”梦温柔望着他只是笑。

  “嗯!”柳毅点点头,把剩下来的半条鱼儿尾巴,递给了梦温柔说,“娘,你也饿了吧?”

  “娘不饿,你吃吧!”

  “娘,你这么有钱,你在这里是干什么的呢?”柳毅觉得这地方挺宽敞的,这里有很多的房间,而且就住着这么十几个女人,他觉得她们真是不知道什么叫浪费。

  “我们是卖东西的!”

  “卖什么东西呢,怎么我进来的时候却是什么也没有看到啊?”

  “等你看到了的时候,你就不是一个小孩子了!”梦温柔看着柳毅把最后的一条鱼尾巴填进了嘴里,她想岔开柳毅那一个糟极了的话题。她觉得面前这一个孩子太像自己的万儿了,她每天都要在心底里把万儿呼唤上一千遍,她希望有朝一日神仙显灵,会把她的万儿平平安安地给送回来。

  是啊,她太想孩子了,万儿离开她已经有一年多了。

  她想象着,如果有一天她见到了自己的孩子,那个孩子还会亲切地叫自己一声娘吗?他是否长大了,是否还是当年那一个喜欢尿床的孩子。她觉得都是自己不小心把孩子给弄丢了,假如她一辈子找不到孩子,那么她的心里将会受到两辈子的谴责。她似乎觉得自己没有孩子,是否也就没有出路了。

  现在好了,终于又有人喊她一声娘了,虽然不是自己的骨肉,但在无路可走的日子里忽然发现了一条大道,那么垂死的一个人还是在心里发现了要活下去的希望。

  希望来了,是不是那些伤心的往事就没有了呢?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我的江湖我的地 第二卷:江湖夜话 第十五章: 有妈的孩子是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