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移民与宗教

+A -A

  1794年一月二号,南洋的战事已到了尾声。

  此战,荷兰人丢了南洋所有殖民地。整个东印度公司,也在大明的打击下,灰·飞烟·灭。

  可惜荷兰没工夫报·仇雪·恨,因为荷兰本土,正面临着法国的军·事威胁。

  所以一时间,荷兰竟对东印度公司的俘·虏们不管不问。就连国内的舆论,也因反法联盟的事,而被转移了焦点。

  毕竟和近在眼前的法国相比,大明那点威胁,实在太过遥远了。

  这让大明腾出精力,开始对当地的土著,进行有计划的移民。

  毕竟大明和西方国家不同,不会只想着收税、开拓贸易、扩大商业利润。而是每占·领一个地方,都会尽力将其纳入大明的文化圈。从根源上,抹去种·族差异,使其对大明产生高度认同感。

  有鉴于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等地,以爪哇族和巽他族居多。所以大明移民的对象,也主要是这两个族群。

  其中,四分之一的人口迁移到大明本土,二分之一的人口迁移到大明以东的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

  剩下的四分之一,则全部打散,迁入大明控制下的南洋各岛。

  就像当初对付澳洲土著一样,打破原来的统治结构,实行异地重迁。

  而其它种族,当然也不例外。

  像巴厘岛的土著,就迁移到帝汶岛。而帝汶岛的土著,则迁移到爪哇。爪哇的土著再迁入苏拉威西岛,苏拉威西的土著再迁入苏门答腊岛。苏门答腊的土著又迁入南马鲁古群岛,南马鲁古的土著又迁入新几内亚岛。

  最后,新几内亚的土著,又迁入巴厘岛、松巴岛、勿里洞岛等数不清的小岛屿。

  至于那些苏丹国王,听话还能给座小岛养老。否则,就只有送他们上西天了。

  此时这些地区还是实行军·事管治。大明留了一个旅的军队,并招募当地土著,组建了一支一万五千人的雇佣军,维护当地治安。

  他们的待遇当然比不上大明正规军,但那待遇,却比普通人好上一大截。

  最基础的就是,可以自愿选择去留。

  愿意迁出去的,可以自由选择目的地。愿意留下来的,也可以留在原地生活。

  家人也会受到一定的优待。在国民资格考试中,还可以享受加分政策。

  当然,大明的官方宣传也是非常正面的。

  说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让他们享受到文明社会的红利。

  而原来的地方,太过保·守、愚·昧、落后,不利于当地人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使得生活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尽管还是有部分人不愿意迁移,但听着大明的解释,心底也少了许多抵触。

  只是这么多人需要迁移,短时间内,当然是办不成的。

  所以大明先从城市开始,然后慢慢向周边扩展。逐步推进,有计划的迁移。据估算,最少需要四年。

  且在移民时,大明也许诺了许多条件。像那南太平洋的三大岛屿群,大明就十分豪气的放出话。去了的移民,只要表现优秀的话,都可以免费获得一座私人岛屿,当作奖励。

  也就是说,可以当岛主了。

  要知道,土著中,大多都是普通人。连私人领地都没有,哪还有私人岛屿。

  于是这个条件,极大的刺·激了土著们的移民热情。

  很多人争着抢着报名去三大岛屿群,就为了当岛主。

  当这消息传到大明本土时,很多民众也都争着想去。

  可惜的是,这移民新政,只针对南洋土著。而大明本土,只能部分移民南洋和新西兰。

  且职·业也都局限在没有技术含量的淘金者和矿工,以及少数文明学校培训的政·工人员。

  毕竟大明本土也极度缺人,好不容易培训出的学徒,是绝不会让他们就这么走了的。

  否则大明的工业发展,就会出现人力短缺的困局。

  不可否认的是,南洋的土著,骨子里就有懒·惰的劣·根性。且这部分人,还不少。

  对此,大明也有对策。像这样的人,全部打包送到南太平洋的小岛。让他们在那里,自生自灭。

  为了生存下去,肯定会有人和当地土著争地盘。也变相的,促使了大明的势·力扩·张。

  而就在这个时候,杨崇在宗教司司长的带领下,来到明京市的神佑区视察。

  这地方原属于临北区,因为大明的移民来自五湖四海。在定居大明后,每个种·族、群体间,都有自己的信仰。

  因此自发的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宗·教场所,进行宗·教活动。

  对于宗·教,大明向来是比较慎重的。

  因为从历史的发展看,宗·教的力量不可小视。就算到了信仰科学的现代社会,宗·教依然有着无法忽视的影响力。

  它具体表现在人的心理和精神方面,可以调动人的情绪,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收拢人心。在这一点,科学是无法替代的。

  所以大明从实际考虑,最终允许这些宗教的存在。

  但在很多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与限制。

  比如各个宗教,都要接受宗教司的管辖。所属的宗教人员,也都要登记在册,便于宗教司的管理。否则就视为非·法xie教。

  在教宗教义上,大明也进行了大幅度改良。

  其中不符合大明价值取向的部·分,一律剔除或更改。并规定,每个信徒,都要在进行宗教仪式前,齐唱大明国歌,加强认同感。

  这是让他们记着,在信·仰和国家面前,国家永远是第一位的。

  而且在公共场所,不允许出现带有宗教性质的标语,不允许传教。信徒也不能穿着带有宗教特色的服饰。

  目前大明承认的有******教、东正教、天主教、犹太教、佛教、道教、印度教等移民群体较多的宗·教。

  由于大明既不提倡,也不反对信教。所以为了考验信徒们的信仰,所有信徒,都必须按时缴纳信仰税。

  明面上说,这些钱是拿来修建、维护宗教场所,以及教职人员的工资。但事实上,这些钱都交给了大明的财政司。

  每个月教会们得到的资金,都只占信仰税的一小部分。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雄起澳洲 第一百章 移民与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