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视死如归

+A -A

  清晨的阳光穿过吴府书房的玻璃,照在书房紫檀木案几上,照在那些名贵的笔洗、纸砚上,也照在吴通判的脸上。

  坐在真皮沙发上的吴通判下意识的眯了眯眼睛,躲避略微刺眼的光线,他摇了摇电铃,立刻有一个提着小巧铜水壶的丫鬟小跑着走了进来。

  穿着旗袍的小丫鬟取过桌几上的掐丝珐琅茶壶,仔细的斟了一杯茶,又双手捧着给那一动不动的吴通判递过去。

  吴通判接过茶来,慢慢的抿了一口,这才缓缓开口吩咐道,“杏雨,你去告诉看门的小吴,让他把许捕头带到书房来见我,就说是老爷我吩咐了,有一桩紧要的事差遣他去做。”

  小丫鬟闻言连忙恭敬的应了一声,又小跑着出去了。

  不多时,一个三十多岁的捕快便被带了过来,这许捕头见了吴通判,第一件事便是先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一个头,喊了一声,通判大人早,这才站在一边慢慢的等候差遣。

  按照清朝官场的规矩,一般来说,这种私底下见面,原是不必行此大礼的,但许捕头依然这样做了。

  不是这许捕头为人谄媚,只不过这吴航通判,本事没有多少,但好虚荣,官威大,而且气量小,他手下的每个官员私底下见他,都必须这样做,不然早已经被他想办法开革了。

  吴通判闻言,也不说话,只是浅浅的答应了一声,稳如泰山一般的坐在沙发上,继续看他手里面的小说册子。

  等一盏茶已经凉了,丫鬟又进来掺了一次热水,晾了人家半晌,吴通判这才抬眼看了许捕头一眼。

  他这不是不满这许捕头,只不过这吴通判为人傲慢,每每故意如此,彰显他的威风,他抬起头来,见这许捕头脸上没有露出不耐的神色,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终于开口说正事。

  “本官听说,最近那丁香街上,忽然开了个什么仙唐禁烟馆,我看多半是些不法奸商,刁民匪众所为,这等不良之民合该下大狱、处极刑都不为过。你且去查一查,有没有这回事?这事很要紧,快些去办,今天夜里,就要见到结果。”

  吴通判这话,说的已经是极清楚了,就是要许捕头找个由头给秦飞扣上刁民匪众的罪名,抓起来下狱处斩。

  见许捕头答应了几句,恭恭敬敬的磕头出去了。他心底便安定了许多,这许捕头是他手下的得力干将,帮他做不过不少事情,次次都滴水不漏。

  这一次,想来也不会出什么问题,那什么禁烟馆今日之内,定然要被查抄,法国人那边也就有了交代。

  然而吴通判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事情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许捕头虽然在他面前答应的好好的,但是出去之后,他却并没有按照他的吩咐去做。

  许捕头,原名许东,今年三十五岁,是个地地道道的苏州人,他爷爷是捕快,父亲是捕快,他也是捕快。

  从小到大,他的爷爷,他的父亲都教育他,捕快是什么?就是通判、知府手下的一条狗,老爷们说什么,你就做什么。

  许捕头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他帮助这吴通判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情,也得到了吴通判的赏识,从小捕快成为了大捕头。

  可是,随着时间的过去,他的良知每夜都让他遭受着煎熬。

  洋人的神父强占土地,建教堂,欺辱百姓,他把那些百姓抓起来杀了,洋人调戏侵害妇女,他把那些妇女关进了大牢……

  如果这些还不够让他自责的话,他唯一的儿子居然染上了鸦片,以前知书达理,最爱看书写诗的儿子,现在每日只知道吞云吐雾,瘫倒在床上,犹如恶鬼蛆虫,这就让他极端的难受了起来。

  多年来积累来的家产,极短时间内,就被儿子败的快光了,邻里们讥讽冷漠甚至是快意的的眼神也越来越多。

  他一直认为,这是他作恶多端的报应,这是佛祖给他的现世报,洋祸到底烧到了他自己的头上。

  许捕头变得每日浑浑噩噩,麻木不仁,曾经滴酒不沾的他,开始喜欢上了酗酒,甚至也有了尝一尝烟土的想法。

  这一切直到前几日,才忽然有了巨大的改变!

  他的妻子刘氏拿回来了一个纸片子,上面写着仙唐禁烟馆等等字样,说是可以免费戒除烟瘾。

  许捕头本来是不信的,但是最近这仙唐禁烟馆的名字仿佛经常在耳边出现,好像不少人吹牛说已经戒了烟?

  “反正是免费的,就去试试看吧。”

  让许捕头惊喜到想要放声大哭的是,他的儿子居然真的戒除了烟瘾,现在每日吃些调理身体的中药,居然已经又可以开始慢慢读书写字了。

  “这孩子从小就聪明,要不是染上了烟瘾,现在兴许早就是个秀才了呢。不过,现在发奋倒也不迟……”

  许捕头感到光明再一次照进了他的生活,日子也变得开始有奔头起来。

  这一切是为什么?

  都是因为仙唐会的秦仙师,治好了他的唯一的儿子!

  对许捕头来说,他这辈子已经没有什么指望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儿子能够好好读书,出人头地,中秀才、举人,光宗耀祖。

  所以,救了他儿子的秦仙师,对他来说真是活菩萨,神仙一样的人物,有再造之恩!

  他每天都要让儿子去秦仙师那边磕头谢恩,还要带上一些小礼物,虽然不成敬意,但却是他的一片心意。

  他儿子也是个知恩图报的,知好歹的,对秦仙师也是格外的尊崇,最近更是对仙唐会极为感兴趣,几次三番的求着仙唐会的秦仙尊、刘先生甚至是周仙姑收他为徒,虽然并没有成功。

  街坊邻居们,现在痴迷仙唐会的也不少,今天你从红衣小仙师那边听了什么域外轶事,明天他又知道了什么仙唐典故,这些都成了街坊们茶前饭后的谈资。

  现在大家都喜欢禁烟馆,喜欢仙唐,喜欢秦仙师。

  然而,现在呢?

  吴通判说了,要让他去将禁烟馆查办了,把秦仙师,刘先生他们都抓起来,下大狱,处极刑!

  吴通判的话,许捕头千次百次的毫不犹豫的执行了,犯下了满手的血腥,但是这一次,他不愿意去做了。

  他离开了吴府之后,却并不着急,因为他明白,这件事情吴通判既然交给了他去做,那么只要他不动,其他人也不会知道。

  他先回到了家里,给妻子儿子讲述了这件事情,安排他们立刻就出城逃走。他的儿子对此,好像有些不满,说什么仙师岂会怕什么吴通判这样的蠢话,他却直接无视了,强行让妻子带着儿子收拾细软逃了。

  而他自己,却是朝着禁烟馆赶了过去。

  看着那座人来人往的禁烟馆,许捕头心底平静极了,“这一次过去,让秦仙师他们先逃,我留下来拖住吴通判……”

  他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以前看到那些为大义而死的人,他总是不明白,甚至他还亲手杀过这样的人,但是这一刻,他心底却忽然悟了,“视死如归,不惜此身!”

  他知道,他这样做并不仅仅是为了报恩,更是因为他知道,秦仙师这样的人,不该死!

  他急急忙忙的冲进了禁烟馆,焦急的将事情讲给了秦仙师听。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却出现了,秦仙师听了他的话,没有大惊,也没有湿着眼睛,握住他的双手感谢他,或者劝他一起逃。

  秦仙师的反应平淡的简直不像话。

  仙师点了点头,说了声,“知道了。”

  许捕头正焦急不已,还想再说些什么,他以为仙师是不是没听清他的话,却听见仙师摆了摆手又说道,“你快去让你的儿子和妻子回来吧,看在你来报信的份上,本座保你家人平安。”

  他还想说什么,但是刘先生已经拉住了他,笑着说道,“许捕头,看来你来咱们禁烟馆这么多次了,还没有听闻我们师尊的真正来头吗?”

  “真正的来头?”

  许捕头有些懵了。

  “师尊他老人家,乃是真正的神仙人物,别说什么区区吴通判,就是那阴阳人李莲英,慈禧老太婆,又能将我师如何?”

  这一次开口的是俏生生的周仙姑。

  许捕头闻言更是大惊,李莲英是什么人,他当然听过,听说这吴通判背后最大的靠山岂不就是他。

  至于慈禧老……老太婆?

  周仙姑居然敢用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辞来称呼老佛爷?

  许捕头感到自己脑子已经不够用了,迷迷糊糊的被人带到了休息室里面,他看着墙壁上的那些挂画,听着身边红衣仙唐弟子的解说,心底的惊骇是越来越大,他以前认为,这些都是吹牛的,是说书先生讲的故事一样的东西。

  但是现在看来,似乎人家仙唐会的人,都认为这些是真的?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修仙高手在大清 第二十七章 视死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