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A -A

  《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在晚清时候是一件耸动朝野、家喻户晓的大案。流传下来的小说、戏曲、弹词、宝卷为数很多。本书选用的小说两种一是黄南丁氏所著一是灵岩樵子所著。书中人物的名字、情节的繁简虽有所不同而对案情的交代却大同小异。之所以选用两种主要是让读者比较其中的差异增加阅读的兴味。

  这个号称晚清四大奇案的桃色案件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有其原因的。特别是对于今天的读者更有许多耐人寻味之处。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层的理由是这个案件所展示的是晚清风俗民情的一幅风情画卷是当时苏杭一带社会的缩影。通过故事我们既看了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的清苦生活又看到了中、上层统治阶级的**。如书中的葛小大一个豆腐店的小伙计如何在生活中苦苦挣扎。而小白菜也不过是动乱社会的牺牲品才成了豆腐店伙计的童养媳。她在知县公子的引诱、逼迫下终于成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书中描写的水乡小镇。镇上坐茶馆的人们混迹在药店的无耻的地痞为了求免瘟疫而举行的盂兰会都生动、真实的展现了社会的本来落后面貌。

  第二层的理由是透过案情看到了晚清的**政治看到了清朝行将溃败的势头。一宗人命案犯案便是知县大人的儿子不能明正典刑却可以明目张胆的请来师爷出谋划策移花接木将其正犯硬塞给杨乃武。那些权势者的哲学是:“天大的案子只要地大的银子”便可颠倒黑白。正因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知府也好巡抚也好都可以买通。药号老板的伪证也可买嘱。小白菜的供词也可威胁利诱。总之故事透漏的官场黑幕令人指!巡抚衙门的一个门丁都可以狐假虎威敲诈勒索。公堂上用刑也可以买通“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以至于主审官明明知道冤枉但因为已收了贿金只好维持原判。再看那监牢里的情形。你想探监吗?拿钱来!你想不受痛苦吗?拿钱来。凡此种种可以看出晚清的官员贪赃枉法已经是遍地开花了。其中也有几个清廉的可惜太少太少了。书中不是有个幕府坚持此案疑点很多要主持正道却被他的主公拒绝一气之下拂袖而去。杨乃武的胞姊上京告状不是又遇上了侠女吗?杨乃武的同学不是也出面打抱不平吗?但是这些都难以挽回清朝的没落所以说这部小说也可说是晚清时代的一面镜子一曲挽歌。

  第三层理由是故事离奇曲曲折折迂迂回回。通过千难万险终于由于最高层人物的干预方才云开雾散使读者扬眉吐气就是表现得不太好的小白菜也仍然引起人们的同情。以至慈禧太后在她的手板心上写上一个“赦”字免了一刀之苦。也为她的朝廷略略涂上一层油彩。

  《杨乃武与小白菜》一书是有教育意义的它毕竟是惩恶劝善的。清王朝是完蛋了这是清朝统治者自己为自己掘下的坟墓。所留下的是诸如此类的故事和令人深思的教训。

  聪明的读者定会品出书中的告诫——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