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幽州大雪 第三十九章 高家继能

+A -A

  整个幽州,共分九郡,分别是:涿郡、渤海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高句丽郡、乐浪郡。

  其中,高句丽郡与乐浪郡虽然名义上归幽州所辖,实际上,这两郡本是番外邦国,后因故臣服,但基本上还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自治。只有遇到麻烦事儿时,才会想起向幽州方面求助。若是中土暗弱的话,这些番邦大抵是会挑起反旗,迅即来中原烧杀劫掠一番。若论起天下不要脸之徒,当属这两郡番邦为最!

  而幽州直属的七郡之中,涿郡与渤海郡位于偏西南的内陆不与胡地接壤,而其它的五郡则全都在北部的边境之上,与胡地的鲜卑、乌桓、匈奴等诸多胡部都有接壤。

  更主要的是,除了涿郡与渤海郡两郡位于关内,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这四郡的大部分以及辽东郡全郡,都是位于关外,没有长城可守。

  地广人稀,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又基本无险可守,幽州自古战事不断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特别是每当遭遇暴雪,漠北的牧民难以维持生计之时,率众南下劫掠,也成了历代各部胡人统治者的发家致富、转移内部矛盾的必然选择。

  当然了,胡人每次来幽州劫掠,也大抵都是以这些关外的郡县为主要目标,至于关内,由于有守军戍守长城,加之胡人不擅攻城,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安全的。

  可每次都是看着胡人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肆意烧杀劫掠,那些受害的百姓当中,很可能就有自己的亲朋故旧,这不论是对关内的百姓还是对关上的守军,都是一种异常痛苦的折磨!

  故而,在整个幽州,上至州牧都督,下至贩夫走卒,对于胡人都有着一种刻骨的仇视。

  奈何,与胡人各部交战数十年,大大小小也打了上百仗,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以失败而告终。没计奈何之下,众人只得暂时息了报仇血恨的心思,但仇恨却就此埋了下来,而且大有越积越深之势。

  而今的代幽州指挥使、后将军高继能,便是这众多仇视胡虏之人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这高继能,本是武将世家出身。其祖父高琼本是随先太祖皇帝打天下的一大开过功臣,官至征北将军,并加封武威侯,可以说是位极人臣、显赫一时。高家六子,也大都秉承了乃父之志,熟读兵书、勤修武艺,早早的便随父征战沙场,闯下赫赫威名。

  所谓,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高家老爷子倒是运气不错,如今已经八十多岁,仍旧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可高家诸子,却没有乃父之能,抑或是没有乃父那般好运。总之,如今高家六子已经战死了五个,而且还都是死在了幽州战场之上,至今只余下了一个老幺,还因故心灰意懒,三十出头便出家为僧去了,至今已有十余年了。

  高继能做为高家第三代的长孙,自小便被爷爷寄以厚望,当成高家的接班人来培养。高继能倒也争气,如今不过二十出头,便已经官拜后将军,并代行幽州指挥使之职,总算是继承了乃祖的之志。

  当上了这个代幽州指挥使后,高继能可谓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将幽州各部驻军打理的井井有条。

  比较遗憾的是,时至今日,驻守幽州已经五年有余,可高继能依旧没能够在对胡各部的作战上取得一场大快人心的全面胜利。

  这可不单单是国仇家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高继能迫切的需要一场大胜,来向世人证明,高家已经后继有人了!而我高继能,也不是凭着祖辈的蒙荫才当上将军的,而是有真材实料的,是货真价实的将才!

  历时数年的准备,凭着祖父、父亲两代人在军中积累下来的人脉,高继能自觉已经练出了一支足以对抗胡虏的精锐之师,又赶上今年大雪,胡虏犯边。貌似天时、地利、人和占尽,于是,高继能果断地决定,主动率队出击,将塞外的胡虏各部尽皆挡在幽州诸郡以外。

  入冬以来,高继能率众四面出击,历经大小数十战,虽然不能说是全胜,可也基本做到了,把胡虏挡在幽州诸郡之外。唯一比较遗憾的是,拼杀至今,高继能所部的幽州兵已经折损过半,余下的也基本都个个带伤,战斗力大减。

  这还是亏得幽州兵素来彪悍,加之,高继能练兵也算颇有一套,将这些幽州兵大抵都练成了准精锐的缘故。否则,以幽州多平原的地形,以步兵对阵骑兵,当真与找死没有多大区别!

  原本,高继能按照以往的规律判断,最大规模的胡患应该已经过去了,只要自己率部再强撑一段时间应该就能撑过今年,自己这场保全幽州全境的功劳也就能够顺理成章的拿到手了。

  没想到的是,到了腊月(农历十二月),漠北胡人各部竟忽然联合起来,再次组织起了足足有三十余万的联军,以泰山压顶之势直扑幽州。

  原本,幽州全境是有着十余万甲士的,若是据险不出,单只镇守关隘,莫说三十万骑兵,就算再来三十万,估计也是很难攻入关内的。

  可如今,十万大军与胡兵在关外鏖战数月,已经损伤过半,只剩下不到五万的疲兵,要在基本都是平原之地面对三十万如狼似虎的骑兵,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当五万疲兵陆续撤回到关上之时,已然只剩下不过万余人了。即便再加上原本驻守未出的万余大军,也不过勉强有两万五千人。若想凭此兵力,扼守幽州境内长达五百余里的长城,却是有点捉襟见肘。

  虽然敌人都是骑兵,不擅攻城,可来去如风防不胜防!若当真给敌人寻到机会打开了长城的一角……

  想到有可能要面对的最悲观的情况,高继能只觉得心底拔凉拔凉的。

  “若果真到了那一步,那我高继能,可就是万死难赎其罪了!不行!不论付出何等代价,都要把这些胡兵挡在长城以外!”念及此处,高继能不由得脸现狰狞之色。

  可是,决心虽好,但问题委实太过严峻,以至于,苦思了数日,直愁得高继能两鬓斑白,又抓段头发无数,险些挠成了秃顶,可高继能依旧没能想出一个貌似稳妥的万全之策来!

  好在,这几日,那些胡人联军虽然陆续攻入幽州诸郡,但都在忙着四下抢劫,并没有第一时间向关内进发,暂时而言,关内诸郡还算是安全的。

  而就在高继能茶饭不思之际,一亮青漆小马车,在一群银甲侍卫的护卫下,于黄昏时分,很是低调地开进了幽州治所蓟城。

  车上之人似乎身份很特殊,看门的军士仅仅匆匆扫了一眼侍卫出示的令牌,便恭恭敬敬地开门放行了。

  PS:求推荐,求收藏!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易修仙 第一卷 幽州大雪 第三十九章 高家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