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使者

+A -A

  文天祥拿起弓,试着拉了拉,说道:“不错,确实是我要求的!”

  刘保勋不解地问道:“这却是为何?我新军将士,皆是百里挑一的精锐,理应用力量更大的弓,大人却为何还要减小呢?”

  文天祥说道:“历来我大宋军中,以拉重弓为荣,拉轻弓为耻。军中考核将士,也以力量划分为三六九等,这本来也不是什么错误。只是此风越来越盛,过了头,那便不好了,需知凡事还是宜取中庸之道。”

  刘保勋心中暗道:“这位文大人,该不会是读书读傻了吧?这拉弓射箭,还取狗屁的中庸之道啊!”只是文天祥毕竟是他的上司,这番话却是不好说的。

  文天祥解释道:“张弓射箭是为了射死敌人,力量越大,就射得越远,与敌交战,优势便更大。但是,射得更远,就更难于瞄准。按我大宋军中的惯例,考核弓箭手,一百二十步的垛,十箭能射中五支,就能得到奖赏。可是实际上,能得到奖赏的人并不多。”

  “不仅如此,弓箭的力量越大,拉弓所需要的时间,瞄准所需要时间都会变长,在短时间能射出的弓箭数量会减少。”

  “我虽然将弓箭的力量减小了,但仍然足以杀敌。在我的新军中,士兵射箭考核,不仅仅要考核力量,射程,准度,更重要的是射箭所用的时间!战场上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给你瞄准,给你浪费!”

  “能在短时间内射出更多的箭,还能保证准确度,那便能取得极大的优势。“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大宋多年来考核军士,早已形成惯例。而且,一般来说,能拉开力量更大的弓,射得更远的人,在战场上的表现也会更好。

  却没有人去想过,将弓的力量降低一点,也许那个力量更大的人,在战场上能发挥得好。

  比赛与作战,终究是有区别的。

  作为个体,肯定有人想到过射速和瞄准时间的重要性。但由于军中考核的规定,以及将士们都以拉更大的弓为荣,便形成了一种风气。个人身处其中,就难免被感染了。

  刘保勋本是极为聪明的人,听得文天祥这样一说,立即就明白了过来。

  “大人果然思虑周详,见微知著,非我等所能及。下官对大人真是佩服至极。“刘保勋虽然出身低微,但才学见识都远超一般人,难免有些恃才傲物。武人粗鲁,文人迂腐,皆被他所鄙视。只是这位文大人,论文能高中状元,论武亦可碾压自己一向引以为自傲的军事知识,见识眼光皆要高出自己许多,刘保勋确实是口服心服。

  不过,文天祥自己心中有数。前世也曾经担任过军器监的职务,却没有想到这些,还是现代社会的经历才让他明白这些道理。

  现代社会是科技发达的社会,与古代社会最大的不同,不是已有的科技产品和文明,而是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古代社会是一个经验社会。很多事情都说不出原理,只是凭借人类长期的经验行事。古人在很多时候,也不去深究其中的原理。即使有些探究,也通常不是很深。

  现代社会则不一样,对于任何事情,都会进行深入的分析,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正是科学原理与经验文明的结合,才有了现代科技文明的大爆发,有了技术上的突飞猛进。

  这也是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根本性区别。

  古人会想到,弓的力量越大,箭射得越远,杀敌的威力就越大。

  而现代人则会分析,用一百斤的力量能杀死敌人,而你用了一百五十斤,那就是浪费了五十斤的力量。

  进一步的分析则会发现,用一百斤的力量可能有60%的概率杀死敌人,用一百五十斤的力量,杀死敌人的概率能提高到80%。但用一百斤的力量,你能杀敌两次。而用一百五十斤的力量,只能杀敌一次。

  在用多少力量杀敌的问题上,并不是力量越大越好,而是在杀敌概率与力量的大小之间,有一个平衡点。处在平衡点上,才是杀敌效率最高的。

  更进一步,现代人会用数学建模进行分析,统筹考虑各项条件,最终取得最佳值。

  当然,文天祥无法这样去做,这需要大量统计数据和计算机系统的辅助。

  但文天祥至少在心中有一个估算值,大略知道宋军对于弓的力量追求过头了。

  增加每一个士兵的射速与增加士兵人数不一样。如果每一名弓箭手都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射出多一倍的箭,那么,一千名这样的弓箭手,能发挥出来的战斗力,远远超过射速比他们慢一倍的两千名弓箭手。

  原因很简单,战场上的空间有限,弓箭的射程有限。人员布置需要一定的空间,超出一定的距离,便爱莫能助了。更何况,在战场上,只有最前面的弓箭手能进行直瞄,后面的弓箭手都只能进行抛射。

  直瞄的准确度远非抛射能比,而直瞄的人员却是无法增加的。

  除了这些弓箭之外,文天祥还给了军器所几张现代滑轮弓的图纸。但做出质量合格的现代滑轮弓并不容易,军器所的工匠们还没有能批量做出来,因此,没有给新军送来。若是那些弓箭送过来了,刘保勋和牛富等人,恐怕更要瞠目结舌了。

  这个时代,要训练一名优秀的弓箭手,需要几年的时间。好在这些招募的新兵,大多数人本身就懂一些箭术,倒是可以大大缩短训练时间。此前虽然没有批量发放弓箭等装备,但几张弓还是有的。李保勋,牛富等人仍然对新兵进行了箭术测试。

  虽然专业的弓箭营只有三个指挥的人马,但新军所有士兵,皆配有弓箭,都要练习射箭。

  拿到了武器,新军的训练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文天祥又按照薛神医所说,找到那几名年轻的郎中,一番劝说,再以重金相邀,几人便都答应了。

  ……

  时光如梭,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新军日益强壮。

  与此同时,一支来自北方的队伍,抵达了临安城外。

  “我这一路前来,也看过无数宋人的军营。山下的这支军队威武雄壮,胜过其他宋军许多,想来应该是守卫临安城的精锐之军了!”一名蒙古装扮的人,立马站在山头之上,望着山下不远处的新军军营。

  他便是蒙古派来南宋的使者——郝经。

  郝经的身旁,另一名汉子指着山下的军队,轻蔑地说道:“什么精锐之军啊?连马都没有几匹,给我三千精骑,保证打得这支军队哭爹喊娘!“

  “哈哈哈!“身后几名蒙古人都大笑了起来。

  “巴特尔安答说得好!宋人都是些软弱的小羊羔!我蒙古铁骑才是天底下最厉害的雄鹰和巨狼!“

  “宋人哪有什么精锐之军啊?山下这支宋军,也不过是比其它宋军的军容整齐一些罢了。在我蒙古铁骑面前,皆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郝经看了看身后几人一眼,没有再说什么,他扬鞭催马,向着山下走去。

  一抹夕阳,照在青山上。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再回大宋 第六十四章 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