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面圣

+A -A

  数天之后,一行人称作飞舟,跨过山河城池无数,终于来到京都兰城。

  自仙国成立京都便定在兰城,两千多年的发展,兰城城池不断扩大,城墙不断增高,如今看来,雄伟异常。

  飞舟并未停在城门,而是一晃而过,奔着皇城而去。

  皇城在兰城内,四周有山峰围绕,兰城中的百姓亦见不得内里。

  “轰――”

  飞舟刚刚到达北面的玄武峰上空,便见听玄武峰上发出轰响。

  轰响声来自玄武峰之巅,忠庸凝神望去。

  本是云雾缭绕的峰巅在一声轰响后散开了烟雾,一人影隐隐出现。

  “这是谁突破到窥天境了。”

  林老来到忠庸身边说道。

  “突破到窥天境,会发出这么大的响动?”

  刚刚一声巨响,大有山崩之势,却没想到只是突破境界。

  林老点点头,对忠庸道:“天地间自有道法,若想窥视,需打破屏障,刚才的声音,便是打破天地屏障的声音。”

  “应该是皇太子。”

  清净王走上前向远处人影望去,口中说道。

  说话间,飞舟已经离的近了,就听林老道:“果然是皇太子。”

  “大祖,叔爷。”

  那身影见了飞舟上的清净王、林老,上前行礼问候。

  “不必多礼,快快巩固境界。”

  清净王挥手道。

  “是。”

  皇太子疑惑的看了忠庸一眼,便盘膝坐下开始巩固境界。

  “这是皇太子,如今众皇子中以他修为最高,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才。”

  林老为忠庸解释道。

  忠庸惊讶,按照年龄来说,皇太子年龄应该不大,没想到已经突破至窥天境了。

  ‘果然天才。’

  心中想着,忠庸收回目光。

  “我把你安排在皇宫里,到了那不要四处走动,若有问题便出示我给你的令牌,明白么?”

  飞舟前行不远便落下了,皇宫上方围绕着一团云雾,飞舟没有进去,落下后,清净王对忠庸说道。

  忠庸点头,口称明白。

  一行人收了飞舟步行进入皇宫。

  进入宫门后,内力与想象中完全不同。

  宫内的地势是中央隆起的,在宫门口,便能见到远远的有几栋大殿。

  有些小石路径,看不见森严的守卫,入目最多的不是阁楼庭院或是宫殿,而是花草树木。

  整个皇宫内部,除了中间隆起的地方有些大殿,其他地方更像原始森林。

  “走吧。”

  打断忠庸的惊诧,清净王带路前行。

  深入一片古林,周边全是茂密的古树,目光已经不能远视。

  走了一会,前面豁然开朗,现出一些庭院。

  “大臣们议事的晚了,都会住在这里,估计明日仙帝便会召见你,你就在这里住一晚吧。”

  清净王说着找过一个奴仆,让他为忠庸带路。

  忠庸与清净王、林老告别,跟着奴仆投入一栋庭院。

  庭院不大,却很精致,里面奴仆婢女很多,东西准备的也很充足。

  “侯爷,请问有什么需要准备的么?”

  一名婢女上来问道。

  忠庸摇摇头:“不必,除了吃饭无事不要扰我便好。”

  那婢女乖巧的点头,领命下去了。

  屋中无人,他盘膝而坐开始修炼。

  此时他并未急着修炼灵根,而是专注与道境的修炼。

  随着道境的强大、成熟,佛性渐渐解脱,不必全力压制了。

  脑后光轮也淡了下来,不仔细看便难以发现。

  意识进入道域,道域中浪涛迭起,哗啦啦的海水流动之音不曾停息。

  整个天地回荡着【逍遥游】诵读之音。

  海水中央,有一阴影,正是鲲。

  鲲身体硕大,站在其上左右望不到边际,此时还没有彻底实化出来,不过已经能影响海水流向了。

  意识沉入【本我经】的诵读之中,加快道域的修炼。

  第二天,忠庸早早起来,便有人为他洗漱更衣。

  一切打理妥当,传来仙帝召见的命令。

  跟着传旨太监前行,出了庭院见一辆马车和几匹马。

  “侯爷是用马车还是马匹?”

  传旨太监问道。

  “马匹。”

  听了忠庸的话,自然有人送上马匹。

  骑马前行,穿过古林,又归回石路,随后前行一会,才来到大殿群处。

  “请侯爷入龙德殿。”

  传旨太监说着指引忠庸前往龙德殿。

  到得店门前,传旨太监回身为忠庸整理了一些衣着,才对着龙德殿门前的守门太监点头。

  “忠勇侯上殿。”

  唱吟过后,传旨太监示意忠庸入内。

  跨步进入龙德殿,耳边声响突然变得驳杂。

  门外静悄悄,门内却乱的很。

  “这就是忠勇侯?”

  “几年前扳倒宋奎的那个。”

  “这年轻啊。”

  “封侯,哼。”

  “少年得志,猖狂无状。”

  ……

  各种目光望向忠庸,有善意的、有恶意的,也有看好戏的。

  忠庸淡然的对着所有目光点头,随后站在了后面。

  突然觉得两道目光望着自己比较专注,抬头看过去。

  第一道目光的主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老人虽然一头的白发却精神烁烁,对着忠庸善意的一笑。

  忠庸报以微笑。

  转至第二道目光,忠庸双目微皱。

  这刀目光中带着愤恨与厉色,显然与忠庸有仇。

  略一打量此人,忠庸便猜出他的身份了。

  想来便是因他落职的宋奎。

  收回目光,忠庸如老生入定般站在那里,双眼微闭。

  善意的看着忠庸的老人,见他这番举动,露出赞扬的笑容。

  “啪。”

  门口内侍挥动即静鞭,官员们议论之声顿止,各自找好位置站好。

  几名内侍由大殿后来到高台上,之后出来一身着明黄色纹龙服饰的中年人走了出来。

  此人面露红光,不怒自威,度上高台,随意而坐。

  顾目睥睨,朝堂上的众官皆礼拜。

  “仙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声音平淡,却透漏着威严。

  千余名官员整齐的起身,忠庸站在最后,静静的打量高台上的仙帝。

  执事太监高声唱吟:“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话落,陆陆续续有人上报奏折,多是以战事居多。

  仙帝一一处理,不一会便无人上奏了。

  “我让忠庸上殿的,此人何在?”

  仙帝处理完政务,突然问道。

  “臣在。”

  忠庸出列,口中说道。

  “上前来。”

  龙德殿中空间硕大,一百多人分两班站立亦排出甚远。

  忠庸在最后面,仙帝看着当然不清楚。

  听了仙帝的话,忠庸规矩的走向前排。

  直至三十九节阶梯前,忠庸才停步。

  “你便是雍州的那个忠庸?”

  “正是臣下。”

  忠庸躬身说道。

  “抬起头来。”

  忠庸应是,直起腰板正视仙帝。

  “果然年轻。”

  仙帝见了忠庸相貌点头道。

  “今年多大?”

  “微臣十七。”

  “十七封侯,你也是开创仙国封侯先河了。”

  仙帝兴致很高,笑颜道。

  忠庸不好回答,只能躬身一礼,腼腆的一笑。

  “听闻你与后军右都督宋奎有些摩擦?”

  仙帝突然问道。

  忠庸一愣,随后赶忙道:“启禀仙帝,臣下与后军都督府右都督宋奎宋都督从未谋面,因此并无摩擦。”

  仙帝点点头,目光往群臣中瞥了一眼。

  被点到名字的宋奎半忙低着头,不敢有丝毫动作。

  他想不明白,仙帝怎么突然提到他了。

  按照仙帝的记性,不应该记得如此清楚啊。

  “没有就好,都是帝国勾股之臣,不可自误。”

  说这话时,目光却是望着宋奎的。

  显然,宋奎弄的一些小把戏并没有瞒过仙帝。

  不过仙帝因为忠庸而在大殿上点播宋奎,这一举动让众臣觉得忠庸不凡。

  凡事能进入朝堂的官员,多长了一对狗耳朵,最是能听声辩位。

  仙帝如此明确的维护忠庸,不少人都悄悄的转变立场。

  之前对忠庸友善的更加友善,之前对忠庸怀有恶意的赶忙调整心态,而本是冷眼旁观者,立刻站到忠庸这一边。

  “几年前送你的中庸,看你言语间,便能发觉是用心读了。”

  仙帝赞扬了一句,忠庸赶忙表态,自己有认真研读。

  其实说实话,忠庸还真没怎么好好看。

  御赐的【中庸】,只是草草翻看一遍,便一直束之高阁。

  明晃晃的书页,忠庸看着不舒服。

  不过此时,忠庸自然不会说没有看,只能应下。

  “这次,赐予你去圣儒殿选择儒家法旨的机会,要好好把握,明白么?”

  “嗡――”

  未等忠庸回答,大殿中的众臣便议论纷纷。

  “何德何能,要入圣儒殿?”

  “仙帝,不可,万万不可啊。”

  “仙国之根本,岂可轻授?”

  “臣以死上奏,此事不可为。”

  ……

  年轻些的还好,一些老臣子直言反对,一时间群情激奋。

  忠庸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毕竟他已经有了两道法旨,虽然有一个是残卷,可确实没有体会到法旨的难的。

  此时面前是仙帝,身后是众臣,众臣奏请仙帝否去他这一赏赐,一时间,让他进退维谷。

  这事,他还真不好出面为自己辩说。

  “臣认为,忠庸当得起。”

  众臣中突然有人出声反对,显得很是突兀。

  忠庸微微侧身,用余光看到此人。

  正是对自己有善意的白发老人。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再临仙界 第八章 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