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A -A

  沈建英很四海,这和她的经历有关,饭桌上的话题都掌控在她那里。

  饭后,姜斌和江南母子俩到沈建英的书房继续谈合作的事情。

  沈建英:“江南的朋友很多,但是能带回家的却很少。我不喜欢毛毛躁躁的小子,这点你不错。所以,我觉得这事能成。另外我还问一下的是,你出那么多钱投资,家里有没有什么问题?”她是烟不离手的,张脸都藏在烟雾后面。

  “我准备拿来投资的钱是我自己的,不需要通过家里面。我母亲有一家服装厂,现在发展的不错,但没有针织服装的项目。以后生产上有什么问题,还可以互补,这也是我最主要的投资目标。哦,我父亲有一家体育用品厂,我们家的两个工厂,有很多产品都是互相合作的,我,新开的厂应该也可以套用这种模式。我自己做的生意,有一家电脑厂,在浦东,平时有亲戚在管着。另外在香港还有几个公司,也都有专人管。事实上在我们家里,我名下的财产是最多的……

  沈建英很意外,重新审视姜斌:“这倒真没看出来,你比江南还要小点吧?”

  “小两岁,你不是怀疑我的资历了吧?我从1岁就开始做生意了,算下来也有六七年。”“既然你们家有服装厂,那么你对服装行业应该也有接触。这我就放心了。针织服装和普通地服装区别也就是一个面料,其他的服装厂,需要从纺织厂进料加工。而我们的工厂最大一大部分设备,却是用来生产面料。最主要地利润点,也在面料上。这些年羊毛衫一直很流行,生意很好做。我本来打算在市区找地方开个小工厂,现在江南和你有兴趣一起做,那么就不能在市区了,要找更大的地方。”

  姜斌:“为什么不直接把你原来的工厂收购下来然后扩大呢?”

  沈建英:“启东工厂虽然是我的发祥地,但是当地的弯弯绕绕太多。关系复杂,收购不合算。现在是勉强拖着,随时准备被银行清盘的,我在那家工厂从来不留资金。”

  姜斌:“我家的服装厂原来是开在静安区,现在也把主要的厂区搬到江苏去了。就是管上比较麻烦,需要两头跑。”

  沈建英:“我也是担心这个,才一定要在市区开厂。羊毛衫厂对管要求更高。我要从其他名厂聘用老师傅坐镇。而这些老人,大多是退休工人,太远地地方是不肯去的。钱再多也不肯……”

  姜斌:“那就折中一下,到市郊接合部,或者下乡咯。我父亲的体育用品厂,是开在金山的,那里工业环境很好。”

  沈建英:“金山也太远。去金山还不如干脆出境往昆山方向走呢,路程差不多。”

  姜斌了,放低声音:“我在浦东圈了块地,那家电脑厂的用地,完全都买下来的。因为我收到风声。几年后可能开发浦东地区!如果你相信我的话,不如也去浦东圈块地,开工厂是个很好地由。等赚到钱,就继续辐射圈地,投资土地比什么都赚钱!”

  沈建英沉思着。江南插嘴:“你哪里弄来的消息?浦东那么大一块地方呢!没有具体位置?”

  “位置当然是越靠浦西越繁华了。我的消息是9年开始动作,还有两年时间。你们也可以等等看,不过现在直接把工厂开到浦东也是个好选择。就算不把地皮弄下来。到时候拆迁费用都能重新造好几家工厂!至于消息来源。这我就不方便说了。”

  沈建英有一些人大的朋友,这么重要事情。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有,她有点怀疑。不过就像姜斌说的,就算不买地皮,光造一座工厂等拆迁费,也是有利可图的。开发浦东那么大块地方,这肯定是国家行为,其中的油水可而知。

  “还有两年多,周期有点长啊。两年后地事情,谁说的准呢。而且,买地和租用,相差的成本太多了,如果你的消息准确,也就没必要那么早就圈地,等过两年也来得及。”

  老人家再怎么精明世故,还是没有年轻人够冲劲啊!姜斌重新起了个建议:“我对浦东的地皮是很看好地,只是空买地皮放着也不好,所以只圈了一处厂房。这样吧,我让家里面出钱,到浦东去买一处旧厂,或者足够建造新厂的地皮,然后我们把工厂开在那里。占地费用就按照市面价格再打个八折。如果两年后那里真的开发了,拆迁费用照算,按照股份比例。不过地皮的受益就是我们家的了。你看如何?这样既不影响原来的开厂预算,又能获得最大的收益。无非就是我们家地钱从银行里转为不动产放几年。”

  见姜斌那么有信心,沈建英更犹豫了:“你估计,如果现在投资地皮,两年后能赚多少?”

  “这要看你压多久了,如果一开发就抛,那么至少翻倍。如果多放个几年,翻十倍都没问题。”

  沈建英和江南手头可用地资金有三千万,现在加上姜斌的两千万,开家新地服装厂是绝对够用的。启东的工厂,设备折旧下来,也就值个百来万的样子,就算加上厂房和地皮,再算上银行的贷款,应商的三角债,所有都加起来,有个四五百万就能收购得一干二净。剩下还有四千五百万呢,全部用来开新厂?这就没必要了。

  他们算过,光靠他们家自己的钱,就足够开设新厂,并且还能余下充足的现金流。同意带上姜斌一起,只是沈建英分散风险,留点家底可以投资别的项目。

  江南在一边写写算算了好一,然后抬头说:“姜斌,我倒是有些建议,妈妈也听一下。”

  沈建英点头,姜斌对他笑笑:“你说。”

  江南:“我也不瞒你,开工厂的话,有个两三千万的就足够用了,我们自己的钱正好够。但全部投进去比较有风险,必须要留有余地。所以妈妈同意你来参股。购买地皮,我刚才算了一下,从长远看,买地皮肯定是核算的。那么这个长远是多长呢?我告诉你,有二十年!也就是说,买地皮花的钱,够支付二十年的租金!咱们开工厂可不是开就开关就关,还要看市场和政策,谁知道二十年后的市场是什么样子,政策是什么样子……”

  姜斌:“听你的意思,也是不赞成买地皮的啦?”

  江南摇摇头,继续说:“我这里有两个方案,第一个:你出钱买地皮,建好后租给我们用。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至于是你出钱还是你家里出钱,这我们不管。你买完地皮后,还有多余的钱投资,咱们再来算股份怎么分。这是第一个方案。”

  姜斌点点头:“这和我刚才的差不多。”

  “第二个方案,我们投资设备,你投资地皮厂房,我们不另外付给你租金,而是按照投资比例算股份,年终按股份分红。如果工厂关门了,我们搬走设备,地皮厂房你留下。如果工厂还开着,就遇到拆迁,我们按照股份来划分地皮收益。”

  姜斌算了算地价,又问他:“我可能购买很大一块地皮,而且以后还继续圈地,都按照工厂名义买。那么你们怎么算股份?”

  江南:“这个当然是按照工厂占用了多少地,才折算多少股份。”

  沈建英也点头道:“这个方案好。”粗看起来,第二个方案江南家不合算。这时候开服装厂利润很高,每年有个百分之五六十的利润很正常,两年就能收回所有投资。如果投资两千万买设备,一年赚一千万,而厂房租金本来只需要付一百万(姜斌投资两千万,租金收益是二十年回本),现在要支付给姜斌五百万分红。

  但是,换个思路来看,第一年就盈利的工厂微乎其微,很可能还要追加投资。所以,第一年是不需要分红的。第二年应该也就能达到自负盈亏的水准。第三年开始赚钱,可按照姜斌的说法,这时候已经要拆迁了。

  姜斌何尝不明白江南的法。我干里两的!拆迁之前我分不到红利,拆迁之后你们来分我的红利!

  他歪着头看向沈建英,老法师还是藏在云里雾里,不露声色。

  “这样的话,我要占用一个厂长的位置。另外,财务上要公开,我还要派一个财务进办公室。厂长还财务不需要正职,有权过问即可。”你们是家族企业,只有我一个外人,如果没有占住几个要害部门,被你们卖了都不知道!姜斌对这个老法师非常警惕。

  江南看看他母亲,沈建英点头:“这是应该的,我们是合作,不是跟你贷款,当然要给你参与经营的权利。”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重生之积木 第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