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故国神游梦 第12章 南洋之行(8)

+A -A

  张伟业带人在城中闲逛了数日,黄霸却越来越坐不住了,他不知道张伟业在想什么,来了数日也不见他,这件事不解决,黄霸永远睡不安稳。所以一连几日,黄霸也不出门,也不理事,天天坐在大堂上等着张伟业传唤,可惜张伟业似乎已经忘了这件事,对他依然不闻不问。

  这天,黄霸正垂头丧气地坐在大堂上,忽然外面有人来报,说府门外有人要求见钦差大人。黄霸连忙问道:“是什么人?”

  “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聚财钱庄的掌柜的。”

  “聚财钱庄?可是李家的那个钱庄。”

  “正是。”

  黄霸对聚财钱庄多少有些耳闻,知道这是镇国公府安插在各地的眼线,此人现在到总督府找张伟业,一定有重要的事情。黄霸不敢怠慢,立刻吩咐手下:“快,送他们去见钦差大人。”

  “是。”

  亲卫答应了一声刚想出去,却又被黄霸拦住:“慢,你去把他们带到大堂上来,本官要亲自送他们去见钦差。”黄霸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他只想在张伟业的眼前晃一晃,露个面,也好让张伟业想起来这世上还有黄霸这个人。

  功夫不大,林虎和元世奇被带上了大堂,黄霸并没有问他们什么,直接领着二人赶往后衙去见张伟业了。

  张伟业一大早出去逛了一圈刚回来,没想到黄霸带着林虎和元世奇来找他了。

  “你们怎么来了?”张伟业没有在意黄霸,而是直接问元世奇。

  林虎抢着说道:“在下这里有一封给大人的信,所以特地给大人送来。”说着,他从怀里取出一封信,交给了张伟业。

  张伟业接过信一看,原来是有关那个营州商人的消息。信中说,那个商人叫刘康,是鲜卑人,今年不过二十五岁,他有个哥哥是个伯爵,叫刘兴,刘康每次都从营州运毛皮土产到中原,再运些茶叶丝绸到香港,然后带些粮食返回营州。对于刘康的其它情况信中没有提到,只说此人交友广泛,手下有一批韩人和倭人死士。

  张伟业看完了信,又抬头问林虎:“这信你看过了?”

  “是,属下不仅看过了,而且还查了一下那个刘兴,结果有一个有趣的发现。”

  “什么?”

  “当今万岁登基之时,长安曾有动乱,当时跑了一个主使之人叫伊娄齐,而这个伊娄齐曾经做过刘兴的管家。”

  “什么?伊娄齐?!”张伟业的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你是说刘兴是幕后主使?”

  “这倒不见得,当时高门卫查了一段时间也没找到一点有用的线索,而这个刘兴在营州很有势力,口碑又好,所以我家李爷才一直没有动他。”

  张伟业有点坐不住了,他没想到伊娄齐的背后还有个刘兴和刘康,他越想越觉得此事蹊跷,自己怎么会在徐州遇见伊娄齐,后来又遇见了刘康,而这两人行事古怪,一个带着一批死士,另一个买了别人最不屑一顾的粮食带回营州,难道这背后隐藏着什么阴谋吗?

  张伟业在屋内走了几圈,最后决定尽快返回长安,把这件事调查清楚,想到这里,他对门外的宇文昊喊道:“来人!传我的命令,做好准备,明天一早返回长安。”

  “是!”宇文昊答应了一声传令去了,屋内的几个人却有点坐不住了。

  黄霸听张伟业和林虎的谈话就明白此事事关重大,可他装作没听见,一直没开口,现在一听说张伟业要走,这才急了,忍不住问道:“大人,不知临行之前还有什么要交待的?”

  张伟业一拍脑袋,这才想起自己的正事还没有办,于是笑道:“你看看我,都忙忘了,差点白跑一趟。”周围的几个人都笑了,可黄霸却笑不出来,他自己整天提心吊胆,却没想到人家根本没把自己当一回事。

  张伟业对他说道:“本官已经查清了,所谓屠杀一事,纯属子虚乌有,黄大人不必放在心上。不过……”黄霸当把悬着的心放到肚里,一听这两个字又紧张了起来。

  “……不过,南洋一地官风不正,许多人办事阳奉阴违,的确该整顿一下了。”说到这里,张伟业转头问元世奇和林虎:“二位觉得如何?”

  “是是是。”两人已经明白张伟业要保黄霸,于是不再多说什么,元世奇当场保证:“公子放心,南洋上下官员,必当竭尽全力辅佐黄大人,阳奉阴违之事断不会再发生。”

  张伟业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元世奇会以镇国公府的名义正告那些不安分的官员,帮助黄霸坐稳南洋总督这个位子。黄霸却听得有些糊涂,他认识元世奇,但不知道他凭什么对南洋大大小小的官员做这样的保证,他只是隐隐约约地觉得,这个元世奇和林虎应该就是李家在南洋的代言人。

  张伟业在南洋逗留不到十天就决定返回长安了,他甚至没有当众宣读皇上的圣旨,不过这也无所谓了,只要他认可了黄霸这个总督,那镇国公府就没有意见,也就不会有人再敢拆黄霸的台了。

  现在的长安显得十分的平静,这段时间只有两件事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一是刘钦回到了长安,他在营州下了第一场雪之后就停止了所有的军事行动,积极备战准备来年一举荡平夫余国。不仅如此,他还有乘胜攻占肃慎的打算,所以他乘着冬季赶回长安,就是想得到更多的军队和辎重补给。另一件引起大家关注的事是匈奴决定投降了,新单于驹于利受派出使臣向大汉递交了降表,同时,他还让自己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一同来到长安,想让他们在长安学习,大家都明白,他这是在用两个儿子做人质,以换取大汉对他的信任。

  石显最近一直没闲着,他在张伟业离开长安之后就把杜勋招了回来,并让他参与了和匈奴使臣的谈判。匈奴人开出的条件对大汉十分有利,所以谈判只进行了几天就达成了初步的协议,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双方停止一切针对对方的军事行动;双方以乌拉尔河为界,互不侵犯;大汉商人可以自由出入匈奴境内的所有城市和定居点;匈奴承认大汉的宗主国地位,每年进贡,每三年派使团朝见大汉皇帝……

  当这份协议送到内阁的时候,不少人对此十分满意,不过,张英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对大家说道:“诸位,匈奴人可能是被我们打怕了,真的想投降,但也有可能是他们玩弄的诡计。我们要防止他们假意言和,暗中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

  李恩泽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拒绝他们的投降?”近百年以来,大汉对北方游牧部落的归顺还是很宽容的,一般都是找一块适合的土地让他们休养生息。

  张英说道:“他们来投降,如果我们不允,那天下人都会说我们的不是,所以万万不能如此,本官的意思是控制他们的军队。”

  内阁这些大员都是聪明人,他们立刻想出了应对的办法,要求鸿胪寺重新提出新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接管匈奴的军队。对于大汉的这样一个要求,匈奴的使臣真是做不了主,双方在争论了数日之后,匈奴使臣提出,由大汉派出全权代表随他一起赴匈奴与大单于直接进行谈判。内阁很快就同意了,于是派了光禄大夫周堪为全权代表负责谈判,因为涉及军事,所以还需要一名懂军事的副使,石显一看机会来了,于是就向刘奭推荐了杜勋。刘奭亲自召见了杜勋,他对这个杀死郅支单于的年轻人很有好感,于是晋升他为少校,让他随周堪一起前往匈奴参与谈判。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鬼书十三卷 第四卷 故国神游梦 第12章 南洋之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