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A -A

  nr乃代表就业量在nr时,雇主预期中的使

  用者成本。故设商品是齐性的即当r=ψr有具体意义时,则我们

  亦可用通常方法,估计zr=φr;但是如此做法有一个好处:r不能相

  加,因Σr并非一数量,但许多nr却可相加。而且,如果我们可以假定:在

  一特定环境中,一特定总就业量分配于各业之方法,只有一个,即nr为n

  之函数,则问题更可简单化。

  第五章预期与就业

  一切生产之最后目的,都在满足消费者。不过从生产者付出成本开销,

  一直到最后消费者购买此产品,其间要经过一段时间,往往是很长的一

  段时间。经过这一段时间以后,等到生产者已经可以供给消费者时,那时消

  费者所愿付的代价为何,雇主包括生产者与投资者二类无从确知,只能

  尽其能力作若干预期而已。1雇主不从事生产则已,假使要从事生产,而此生

  产又占据时间;则雇主除以此预期为依据外,别无他法。

  我们可以把业务决策businessdecisins所恃以为依据的预期,分

  为二类。某部分人,某部分工厂专门作第一类预期;另一部分则专门作第二

  类。第一类是对于价格之预期,即制造者在开始一生产过程,以生产某种产

  品时,预测待此产品制成时finished,其售价为何。从制造者立场看来,

  一件产品可以使用或可以出售于第二造时,则该产品即已制成。第二类是关

  于未来报酬之预期,雇主在购买或自己制造制成品以增加其资本设备时

  作之。前者可称为短期预期srtterxpectatin,后者可称为长期

  预期lngterxpectatin。

  故在决定每日daily1产量时,每厂之行为定于该厂之短期预期,

  即预测在不同生产规模之下,产品之成本与售价将为若何。

  设该产品售于他人作增加资本设备之用,或售于居间商dil-

  tributrs,则此处所谓短期预期,大部分定于他人之长期或中期预期。

  这种种预期,决定雇主提供之就业量。至于产销此产品之实得actually

  realised结果,则除非其能影响或修改以后的预期,否则与就业量无关。

  又当决定第二日之产量时,虽然当时之资本设备、半制品以及未完工原料等

  之存量,乃根据先前所作预期而置备者,但先前之预期,亦与第二日之就业

  量无关。由此,雇主在每次决策时,固然必须参酌当时所有的设备与存货,

  但决策乃依据当时对于未来成本与售价之预期而作成的。

  设预期不论是长期的或短期的而有改变,则在常情下,此种改变对

  于就业量所生影响,须经过相当时间,始能完全发挥。故即使预期只改变一

  次,但预期改变后第一日之就业量与第二日不同,第二日与第三日不同等等。

  其理如下:设短期预期趋于逆转,则此预期之改变,大概不至于太强烈或太

  急剧,以致雇主对已经开始之生产过程,停止不再继续;虽然根据修正

  后的预期,这些生产过程是不应当开始的。设短期预期而趋于好转,则必须

  经过一准备时期,然后就业量始能达到一个水准,与此修正后的预期相符合。

  设长期预期而趋于逆转,则有些设备虽然不再重新购置,但在没有损坏以前,

  尚须雇人在上工作。设长期预期而趋于好转,则开头时之就业量,比之资本

  设备已经与新环境相适应后之就业量也许会较高。

  设一种预期状态已继续甚久,故此种预期对于就业之影响,已充分发挥

  即在此预期状态下所应就业之人员皆已就业,所不应就业之人员皆已离

  1至于如何把许多售价预期化成一个,而作用相同;则请参阅前面第27页附注3。

  1此处所谓一日,乃代表最短的期间;过此期间以后、则一厂对其以前所作关于劳工雇用量之决策,又可

  重行修改。换句话说,所谓一日,乃经济生活中时间之最小有效单位。

  业,则此种稳定的就业量,可称之为与此预期状态相应的长期lngperid

  就业水准。1

  由此,即使预期常在改变,以致实际就业量总没有时间,达到与现行预

  期状态相应的长期就业水准,但每一个预期状态必有一个具体的长期就业水

  准与之相应。

  今设预期改变一次,改变以后,不再有新的改变与之相扰相混,问:在

  此种情形下,达到长期状态之过程如何先设新的长期就业水准大于

  于旧的。

  则一般说来,在开始时,只有进货input速率颇受影响,换句话说,受到

  影响的,只是新生产过程上之初期工作;至于消费品产量,以及在预期改变

  以前已经开始了的生产过程上之后期工作,大致与前相同。如果开始时有半

  制品存在,则以上结论也许须略事修改;不过开始时就业量之增加,大致仍

  相当温和。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就业量也逐渐增加。而且,我们很容易想象:

  在某阶段上,就业量可能超过新的长期就业水准。因为,在建立资本以符合

  新的预期状态这段过程中,就业量与当前消费量,皆可超过长期状态达

  到以后的水准。故预期之改变,可使就业量逐渐上升,达到一最高峰,然后

  下降至新的长期水准。即使新的长期水准与旧的相同,但设预期之改变,乃

  由于消费方向之改变,致使若干现有生产过程及资本设备,不合时宜,则类

  此情形亦能发生。又,设新的长期就业量小于旧的,则在过渡时期中就业量

  可以一度低于新的长期水准,故预期之改变这件事实本身,在其发展过程中,

  即能产生一种循环形的波动。在拙著货币论中,当我论及由于情况改变,

  以致运用wrking资本及流动资本有增减时,我所讨论的,就是这种波动。

  达到一个新长期状态之转变过程,即使如上所述,并无阻扰,在细节上

  还可较为复杂。但实际事态则更为复杂。因为预期状态可以常常改变,一个

  旧的改变尚未充分展开其影响以前,一个新的改变早就又加上来了。故在任

  何一特定时间,经济机构中有许多错综叠陈的活动存在,都是以往各种预期

  状态之产物。

  以上讨论之功用与目的河在,至此便见分晓。由上所述,可见任何时间

  之就业量,在某种意义上,不仅决定于现在的预期状态,还决定于过去某段

  时间以内的许多预期状态。虽然如此,过去预期之尚未充分展开其影响者,

  已定形edied于今日之资本设备中;而雇主在作今日之决策时,必须

  参酌今日之资本设备;而且,过去的预期,只有已定形于今日之资本设备中,

  始能影响今日之决策。所以说今日之就业量,乃参酌今日之资本设备,依据

  今日之预期而决定的,这句话还是对的。

  当前长期预期,往往不能不明白提及,短期预期则常可略而不论。因为

  修改短期预期之过程,在事实上往往是逐渐的,连续的,大部分是依据实得

  结果而作的,故预期结果与实得结果之影响,相互交错。产量与就业量,固

  然决定于生产者之短期预期,而非决定于过去结果,但最近过去之实得结果,

  往往有支配力量,可以决定这些短期预期。设每次在开始一生产过程时,都

  1长期就业水准不一定是个常数,即长期状况不一定是静态的。例如:预期财富及人口之增加速度不变,

  亦是不变预期之一,预期不变之唯一条件,乃是现有预期状态,在很早以前,即已先见及之。

  要重作短期预期,则未免太麻烦;而且也徒然浪费时间,因为大部分情况,

  从一天到另一天,并无多大改变。故除非生产者有具体理由,逆料未来将有

  改变,否则,如果他们预期最近实得结果仍会继续,实在是很合理的。因之

  在事实上,以影响就业量一点而论,当前产量之预期售价,大致就是最近过

  去产量之实得售价。生产者常常根据实得结果,不常根据凭空臆测,

  而逐渐改变其预测。1

  虽然如此,我们不要忘了,设所产商品有持久性durability,则生

  产者之短期预期,乃根据投资者之当前长期预期;而长期预期有一特性,即

  不能每隔很短期间,便根据实得结果而加校核。而且,长期预期会骤然修改,

  这点我们到第十二章较详细讨论长期预期时,再会提到。故当前长期预期这

  一个因素,我们不能略而不论,也不能用实得结果来代替。

  1这里强调雇主在决定生产时所作预期,这一点,我想可以答复郝特雷氏之论点。他认为,在价格尚未降

  落,或在预期与事实之不符,尚未反映为实得损失相对于预期而言以前,就业量与进货量乃受存货增

  加之影响。盖若未售存货增加或定货单减少,这正表示,前期产量之售价数字已不能贸然应用于未来,故

  最足使进货量减少。

  第六章所得、储蓄及投资之定义

  1所得

  在任何一段时期内,一个雇主以其

  制成品出售于消费者或其他雇主,由

  此所入贷款,以a表示之。他又从别的雇主手中购买若干制成品,此项开支

  以a1表示之。一期终了时,他有一资本设备,包括半制成品或称运用资本

  以及制成品之存货,其价值为g。

  ag-a1中,有一部分并不是本期生产活动之结果,而是本期开始时

  雇主已有的资本设备。故为求得所谓本期所得,必须从ag-a1中,减去上

  期移交下来的资本设备之价值。只要我们能够找出一个圆满方法,计算这个

  减数,则所得之定义问题即告解决。

  有两个可能原则,可以用来计算这个减数,每个都有若干意义;一个与

  生产有关,另一个与消费有关。今依次论之。

  一在一期终了时,资本设备之实际价值g,乃两种相反势力之净结

  果:在一方面,雇主或从其他雇主手中添购,或自己加工,以维持并改良其

  资本设备;在另一方面,因为用之于生产产品,故此资本设备蒙受耗损或折

  旧。即使雇主不用之于生产,雇主还值得花一笔维持改良费,令此费用之最

  适度pti目为b′;支出这笔费用以后,资本设备在本期终了时之

  价值为g′。这就是说,设雇王不用之于生产a,则g′-b′是可能从上期

  保存下来的最大净值。这个最大可能净值,其超过ga1部分,即

  g′-b′-g-a1

  乃衡量因生产a所牺牲掉的价值,可称之为a之使用者成本userst。

  使用者成本写作u1。雇主付给其他生产原素之费用,以交换其劳役者,称之

  为a之原素成本;原素成本从原秦之立场看来,即为原秦之所得。原素成本

  写作f。u与f之和,称之为产量a之直接成本prist。

  现在我们可以对雇主之所得ine2下定义了。雇主之所得,乃等于

  其本期所售产品之价值减去其直接成本。换句话说,雇主之所得,即普通所

  谓毛利grssprtit;毛利视生产规模而定,亦即雇主所设法使其成为

  最大量者。这个定义与常识相符。又因社会其他人员之所得,即为雇主之原

  秦成本,故总所得为Σa-u。

  经此定义以后,所得是一个毫不含混的数量。而且,当雇主们决定雇用

  多少其他生产原素时,他们在预期之中,设法使其成为最大量者,即此所得

  与原秦成本之差,故所得在就业理论上,有因果重要性。

  当然,g-a1有时可以超过g′-b′,致使使用者成本为负数。例如a

  设我们所取时期,恰为如此:在此时期中,进货一直增加,但产品尚未达到

  制成及出售阶段;又如b工业之综合程度甚高,各厂皆自制其大部分资本

  设备,而投资量又为正数;以上两种情形之下,使用者成本皆可为负数。但

  是因为只有当雇主用自己劳工,增加其资本设备时,使用者成本方能为负数,

  故在一分业社会中,资本设备之使用人与制造人往往不属一厂,我们可以正

  1在本章附录中,还有关于使用者戍本的几点观察。

  2不是净所得;净所得另有定义,见下。

  常视使用者成本为正数。而且,我们难于想象,当a增加时,边际使用者成

  本即

  可以不是正数。

  此处不妨把本章下面要讲的东西,稍为提一提。以社会全体而论,一期

  之总消费c等于Σa-a1,总投资i等于Σa1-u。而且,如

  果不计a1从其他雇主手中买来的东西,则u是雇主对自己资本设备之负

  投资,负u为投资。故设所有工业皆集中于一人之手,则a1等于零,消费等

  于a,投资等于负u,亦即等于g-g′-b′。以上所以引入a1,使情况

  稍为复杂者,其目的只在找出一个一般性的方法,在工业不集中于一人之手

  时,也可适用。

  还有,所谓有效需求,只是雇主们从决定提供的当前就业量上,所可预

  期取得的总所得或收益,包括其他生产原素之所得亦即雇主之原素成

  本在内。总需求函数乃表示二者之间之关系:一方面是各种假想的就业量,

  另一方面是由此假想的就业量所产产品之预期收益。有效需求是总需求函数

  上之一点,这一点之所以成为有效,因为如果就业量在该水准,则供给与需

  求二种情况,恰使雇主之预期利润成为最大量。

  有些经济学家忽略了使用者成本,或假设其为零

  ,于是供给价格1即等于

  边际原素成本,因此得到边际收益或所得等于边际原素成本这一类

  命题;我们这一组定义有一个好处:如果我们用他们的假定,则亦可得同类

  命题。1

  二兹进而讨论以上提及的第二个原则。资本设备之价值,在期终与

  期始不同。这种价值改变,一部分是由于雇主为追求最大利润,而自愿决定

  者,这一部分在上面讨论过了。但另外有一部分却并不出于雇主自愿,而由

  于雇主所不能控制的理由,例如由于市场价值改变、折旧、时耗ageby

  thepassagefti、战事、地震等天灾**这种种原因,资本设备

  蒙受不自愿的增值或贬值。在此不自愿损失之中,有一部分固然不可避免,

  但倒并不是不可逆料,例如时耗及正常折旧,后者如皮古教授所说,“经常

  发生,使人至少可以约略如果不能详细预料得到”。此外社会上还

  有他种损失,亦经常发生,故通常亦被认为是“可保风险”insurable

  risks。这些预期损失之大小,当然须看预期在什么时候形成而定。让我们

  暂时忽略这件事实,而称不自愿但非不可逆料的资本设备之折旧即预期

  折旧超过使用者成本部分为补充成本supplentaryst,写成v。

  我想用不着指出,此处补充成本之定义,与马歇尔所下者不同;不过我们二

  人,都想处理不在直接成本以内的那部分预期折旧,这一点基本观念是相似

  的。

  在计算雇主之净所得及净利润时,通常须从其所得及毛利定义见上

  中,减去一笔估计的补充成本。因为当雇主考虑可以用掉或储蓄多少时,他

  已经在心目中,把补充成本从毛利中减去了。当他以生产者资格,决定要不

  1如果忽视使用者成本之定义问题,则供给价格一词,亦定义不全。这些在本章附录中再要讨论。在本章

  附录中,我将说明:在讨论总供给价格时,有时固然可以把使用者成本,排斥于供给价格以外,但在讨论

  一厂产物每单位之供给价格时,这是不行的。

  1例如,设以总供给函数写作z为工资单位,wzw=z,

  则因在总供给曲线之每一点上,边际产物之收益皆等于边际原素成本,故有

  要用此设备时,直接成本及毛利是重要概念;但当他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时,

  则补充成本在其心目中之地位,恰如直接成本。故设在规定总净所得之定义

  时,把补充成本与使用者成本同时减去,使总净所得等于Σauv,则

  总净所得这个概念,不仅与习俗用法最相符,而且与消费量之多寡有关。

  设资本设备之价值,因有未曾逆料的市场变化,或有异乎寻常的折旧耗

  损,或有天灾**之破坏,以致蒙受损失,则这种价值改变,既非自愿的,

  又未一般说来事前料及。这一项实际损失,我们称之为不虞之失

  windfalllss,列入资本帐,而不列入净所得帐。

  净所得之所以有因果重要性,乃是因为v之大小,在决定当前消费量时,

  颇有心理影响净所得即通常所谓可用所得availableine,乃普

  通人决定其当前消费之多寡时之准绳。当然,在决定消费多少时,净所得并

  不是唯一因素;资本帐上有多少不虞之得或不虞之失,也很有关系。不过补

  充成本与不虞之失,有这么一个差别:补充成本改变时,其影响消费,恰如

  毛利之改变,因为与雇主之消费量有关的,乃是当前产量之售价,减去直接

  成本及补充成本之和这一个差数;反之,不虞之得失,虽然也影响雇主

  之消费决定,但程度不同,设不虞之失与补充成本之数量相同,则前者之影

  响小。

  现在我们再回到补充成本与不虞之失之划分问题,换句话说,何种不可

  避免的损失,应当记在所得帐上;何种则应作为不虞之失,记在资本帐上。

  这个分界线,一部分只是惯例的nventinal或心理的,随通用的估计

  补充成本之标准而异。估计补充成本,并无一定原则可循,故其大小,亦视

  所选会计方法而定。当资本设备刚生产出来时,其预期补充成本,乃一具体

  价值量,但以后重行估计时,则该设备在剩余寿命中之补充成本,可以因为

  预期状态已有改变,而与原估计者不

  ...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