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帝国重生 第十六章 鱼越龙门

+A -A

  十月底开始,诸葛风便没有再回州学,而是在家温习功课。帝国规定,凡参加国考的学生,必须前往帝都长安去应考。而考一般的大学,则在各州府就可以应考了。

  很不幸,诸葛风的三姐诸葛莲没有通过了州学的测试,没有办法参加国考。

  之前导师们的任务非常艰巨,不仅要帮助学子们复习巩固各门功课,讲解怎样办理报考手续,还要利用别的时间,专门给这些要去帝都赶考的学子们讲解注意事项,忙得不可开交。

  帝国国考定于每年的三月初八,考试地点是帝国国子监,但是所有学子必须在二月初二赶到帝都,参加大典,完了以后在国子坚读书一个月。而大考则是在六月十五,在全国同时进行考试。诸葛风这些参加国考的学子,要按路程安排自己离家时间,因为长安位于帝国中部,所以内州的学子基本在春节后动身都可以,但是外州的学生差不多都要在路上过春节了,当然也有一部分学子早在春节前就抵达长安。汉中离长安不到五天的马程,所以诸葛风和家人商议在过完元宵节后,才上路赴考。

  十月十五,参加国考的学生便开始离校了,在学校里领了身份证明和资格认证书后,就可以离开学校,回家准备赶考的事宜,临行前还将获得一笔不小的资金,足够来回帝都的盘缠和生活费用。这是州学为参加国考的学生准备的,毕竟能参加国考的学子都是出类拔萃的精英,再说帝国也是有次规定的。

  诸葛风回到家里告诉老公爵,打算自己独自去帝都时,遭到了老公爵的强烈反对:“不行,必须得让张卫带上几个仆从随你一起去,小荷也带着。”

  诸葛风最烦的就是要别人来管束他了。心想,要是和他一起去赶考,那不是半道上都不可以去玩了,第一次去长安,还带个累赘?不行,决不能让他们跟着去。

  “父亲!我现在已经有十四岁了,已经是是少年了。难道您一直要看护我到十八岁吗?而我希望这次赴考也能变成对自己的一次历练,请您一定要答应我。”

  老公爵见诸葛风神色坚定,铁了心要单独去,想想他说的也在理,无奈地点点头,但还是要求要将王龙、王虎、张狮、张豹四个护卫带上,毕竟现在帝国正处于战争期间。有了老公爵的同意,接下来就比较顺利了,母亲和奶奶虽然舍不得让他没有仆从而出门,但有了老公爵的同意,劝了几天也无用,也只得同意。但是却要求诸葛风到京城以后必须住在自己的别院里。

  世袭贵族一般在京城都有属于自己的别院,毕竟一方面是方便在帝都的行程,另一方面也是留在帝都的耳目。

  正月十六,诸葛风上路,全家人依依不舍地将他们送到城堡外。老公爵等人回去后,三姐还是坚持送他到了公爵封地的边界。一路上不厌其烦地对诸葛风讲,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虽然她唠叨个不停,一件事要说上两三遍,但诸葛风特别感动。他知道三姐是真心关心爱护自己,担心自己第一次离家没经验,才表现得这么紧张,而且因为自己没有办法参加国考,只有自己的弟弟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本来诸葛风不仅不想带人,而且不想住在自家的别院,和别的同学在一起,感觉既方便又舒心。他完全想像得出那些学生看见几个虎狼一般的侍卫与自己同行时的表情,但老公爵已决定了的事情,他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也只能上路。还好,这四个侍卫在经历了那次雷击之后好象变的迟钝起来,没有事就知道在那练武,而且只听从诸葛风一个人的指派,就是老公爵的命令都不怎么接受。在诸葛天的指导下,四人的能力突飞猛进,就是诸葛风现在的进度都没有他们四人快。

  说到修为,诸葛风不免又郁闷了一把,原来听说自己天生任督二脉相通,兴奋的不得了,还以为这样以来,用不了多久便天下无敌。后来跟随诸葛天一起修行才知道,远不是那么会事。

  现在的内力也就是可以提高人体的体能,增加一些极限而已。远没有武侠小说上描写的那么悬乎。不过好处倒是不少,可以增加人体的耐力,刚开始自己练习的时候,跑步最多三里,现在就是快跑十里也不过是有点气喘而已。再就是感官更加的敏锐,加上之前转生时候的优势,就变的更加的厉害,现在运起内力,只要是熟悉的人,百米之内可以分辨出脚步声,当然也不是没有缺憾,现在的他,因为感官敏锐的增加,他对于食物、饮品的要求也提高了,而且可以很轻易的可以品尝出优劣,所以只有再次的提高生活质量,这样就需要更多的金钱来满足自己的生活。再就是对于脑部的开,现在记忆的能力明显再次提高,简单一点的文章基本是过目不忘,复杂点的也只是两遍就可以倒背如流,益州第一才子就是这样来的。

  而那四个侍卫则不一样,他们对饮食没有要求,吃饱就行。但是对于内力的领悟却很诸葛风一样有非同犯响的能力。

  好象那次雷击改变了诸葛风,也改变那四个侍卫。不过诸葛风改变的是大脑,而那四个侍卫改变的则是身体而已。刚开始他们的身高基本一米八过点,现在都突破一米九了,而且还有在上升的趋势,不过比起去年明显放缓了。

  因为五人都骑马,而且都是公爵府中的良马,所以不到五日便抵达京城郊区,因为天色已晚,京城早就关闭了城门,只有在外面留宿。拿出母亲准备的礼物,去拜访住在郊区的外公。

  按照母亲给的方位,在离长安城不到二十里的地方找到了外公的封地。

  外公叫赵英甲,顺公赵云的嫡系子孙、帝国上将、帝国近卫军团的军团长,负责帝都军务。

  顺公赵云当时倍得圣帝亲赖,也是帝国唯一一个封地在京师的公爵。

  这是诸葛风第一次到外公家,当然之前的身体就不知道了,也是第二次见到外公。之前一次是***八十六岁生日,父亲举办大典,外公亲自到家来贺。

  顺公赵英甲夫妇早就接到了诸葛轩的书信,早早就吩咐下人将府中打理得干干净净,而且提前通知诸葛风的二哥诸葛雨也到府中。诸葛风到了赵府,外婆赵老夫人抱着诸葛风便痛哭,顺公的几个妾室也在一旁陪着落泪。赵老公爷和诸葛雨劝慰了好久,几人才止住了哭声。

  不出诸葛夫人所料,赵老公爷一见诸葛风便两眼放光,拉着他的手问个没完。说起来赵老公爷也是个苦命之人,连着生了九个女儿,而且是五个妻妾分别所生,诸葛风不由得感到奇怪,照现在医学来说是不大可能的,若是一夫一妻还情有可原,这么多妻妾生的都是女儿那只能说是赵老公爷天命如此,也许他的身体里只有y而没有x了。

  两世的经历使得诸葛风通晓世故,知道眼前这手握重兵的老头子是必须讨好的,于是故作乖巧天真,把赵老公爷夫妇乐得不知东南西北,对这外孙真是喜欢到了心里。诸葛雷早逝,诸葛雨毕竟已经长大,虽人在京城,但实在拉不下脸学诸葛风承欢膝下的可爱状,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诸葛风得宠,身旁的礼物越堆越高。

  赵老公爷戎马一生,现在依旧统帅着帝国最精锐的军团,虽年已老迈,但仍喜欢舞枪弄棒。原来听诸葛夫人半带夸耀地说起诸葛风的本事,赵老公爷有些不信,但毕竟在女婿家,有点不好意思。今日机会,怎么可以错过,命人抬过他所用的长枪,放到诸葛风面前。诸葛雨在一旁摇摇头,这根长枪虽比武将所使的长矛看来略细许多,但重量却丝毫不差,对于小弟来说,是有点沉重了,毕竟诸葛家族从圣帝建国到现在,还是以文为主。

  诸葛风走上前足尖运劲一挑,长枪便腾空而起,诸葛风一把抓住,舞得呼呼生风,虽然不是很顺手,但是在诸葛天这个天级高手的指导下,也已经初窥武学门径了。赵老公爷看直了眼,不停叫好,对诸葛风更是喜爱,恨只恨他不是自己的亲孙子,否则马上给予他继承爵位的资格。

  赵老夫人在一旁轻轻咳嗽了一声,诸葛风知道外婆要他停了,于是慢慢的收起了银枪。

  这时赵老夫人才转头对赵老公爷说道:“孩子旅途劳累,应该多休息。”

  诸葛风让四个侍卫上前拜见外公。不出诸葛风所料,赵老公爷一见四人再次两眼放光。命他四人演武,果然是任督二脉已通的高手,而且更难得的还是天生力者,年龄也不是很大,于是赵老公爷马上有了招揽的意思。

  其实诸葛风带他们出来也是为他们图个出身,毕竟以他们的势力做侍卫有点委屈了。再者将他们给自己的外公带,也放心,毕竟以后还是自己的人,可惜他们心志不全,只能做猛将而成不了统帅,也许上天赋予他们一部分优势的同时,也收取走了他们另一部分东西,这样才略显公平。自己吗?嘿嘿,当然例外,自己是天降英才吗。呵呵!

  第三天一早,便回到自家在京城的别院,现在已经接近月底,国考也马上逼近,没有什么心情去逛京城了,一切考试结束再说。毕竟有压力,也没有办法尽兴。

  正月二十六,科举司开始放考生考号。清晨,诸葛风早早出门前去领考号,帝国规定,参加国考的学子,必须亲自领取考号。可今天是领取考号的第一天,考场前的广场上排满了前来领号的学子们。晚到的他只好在队伍的末尾排上。一二个小时以后便后悔了,心说早知这样该迟两天再领。不过既然已经排上了,那就只好慢慢等吧。

  中午时分,还是没有按到自己。看着前后的学子从身边拿出烧饼来啃,诸葛风的肠子都悔青了。直到下午快三点时,才轮到他领号。诸葛风把州学给的资格证书以及身份证明文件递给了证的小吏,他左看右看确认无误后,才开始填写考号,从姓名、年龄、籍贯、家族等等依次填写上去,然后盖上大印。诸葛风从他手中接过考号仔细一看,上面写着第六考区第六排第六号。哇!来自现代的他马上满眼星星,六六大顺啊。

  回到别院,诸葛风心想,一路上已经耽搁了几天没有看书了,要趁这几天再看看书,逛京城只有等考完了再说了。

  而二月二的大典,完全和后世的开学典礼没有什么区别。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腾龙帝国 第一卷 帝国重生 第十六章 鱼越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