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帝国重生 第十七章 考场风波

+A -A

  三月初八,凌晨四点起来吃早饭。在家仆的指引下提着灯笼,背着行囊,出赴考。考场六点准时开放,八点关闭。关闭以后,除皇帝手谕。不允许任何人进入。

  这次国考,主考官是礼部尚书,副考官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翰林院大学士。

  诸葛风来到自己的考区地点,门前挤满了人。不一会儿,他身后又被6续赶来的学子给挤满了。彼此之间几乎没有认识的,而每个人都心思沉重,再加上又是竞争对手,几乎没有人说话,安静的有点压抑。

  诸葛风看了看周围的人,几乎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帝国规定,三十岁以下的帝国公民才可以参加国考。所以大多数青年人为了能考上帝国大学从而寻个好出路,在三十岁之前都要全力冲刺。若初考不中,就会连续考上好几年,就象前几年大学没有扩招之前的高三毕业生一样,年复一年的补习,然后再考。包括诸葛风在内,来这儿赶考的人为了自己光明的未来,一门心思想要考上帝大。当然只有十四岁的诸葛风也成为诸人眼睛的聚光点。

  八点整,随着一声声吆喝,考场大门开启,全体学子手握考号鱼贯而入。诸葛风顺着指引牌找到了自己的考位。这一排的考房大约有四十间,诸葛风的号位就是从前面数起的第六间。这是一个只有四平方的小隔间,一床一桌一椅再加一个马桶便占满了整个的空间,人在里面只有很狭窄的一条道。

  还好女子和男子是分开考试的,否则是多么难堪的一件事情。

  以后三天,诸葛风就得住在这儿。考场规定,除提前交卷或考官要求,任何学子只要擅自跨出考间半步,就会视为自动放弃考试,立即逐出考场。八点,考场小吏进来检查诸葛风等人携带的行李,后来又来了两批不同的人复查。帝国对作弊的学子惩罚很重,第一次被抓,罚五年不许参加国考,三年内不许参加大考;第二次被抓,终身不许参加国考,而且不允许进入政府部门供职。学子们一般不敢作弊,但也难保不会有人去铤而走险,因而帝国礼部、监察部每年都会派官员到考场坐镇督察。这次来考区的督察竟是监察部的侍郎,朝廷从三品的朝廷大员,因此考场内的大小官吏就更加谨慎地执行各项考试规定。

  开考前,诸葛风就呆在这间房里,考场小吏会送来的点心和水。

  早晨九点,正式开始考试。科目还是四门,算术、杂学、经学、文学。第一天考前两门,第二天开始考经学和文学,时间为两天。中午十二点半吃午饭。晚上七点吃晚饭,八点换马桶,十点熄灯睡觉。

  国考仿佛如同在州学时的的翻版,唯一不同的便是考试的题目和内容有所改变。

  诸葛风觉得,这比坐牢还难受,那尿骚臭真让人受不了,马桶上的盖子根本就挡不住窜出股股臭气,前世的监狱马桶还是抽水的呢。如此众多的考间,如此众多的马桶,导致整个考场之内都弥漫着这种熏人的味道。最可恶的是马桶每天晚上才收一次,导致整个考间内的东西都感染了这个味道。连试卷也不免沾染了这种气味,难怪后人常说文章臭不可闻,原来典故出在这里,从而也理解了后世传诵的文章,没有一篇是出自考场。

  幸好现在天气还没有转热,苍蝇、蚊子之类还未复兴,否则在耳边再多一点嗡嗡响,身上多一点红肿小疙瘩,又痛又痒,那就更加令人心烦。

  晚上睡眠倒还可以。天气较凉,盖好被子捂住鼻子,马上就可以入睡。诸葛风还好一点,白天的考试可以提前写完,然后剩余时间补补瞌睡。可怜那些依旧握笔的考生,真不知他们该如何熬过这艰难的几天。

  第二天的卷子是经学和文学,诸葛风不到三个小时便完成了经学,放置一边后打开文学的卷子。

  “六排,四,五,六,七,八号的考生全部出来。”只听一声厉喝。马上有在旁的士兵走过,将诸葛风前面一个考生拖出,并将众考生都赶了出来。诸葛风则是心中大呼冤枉,自己可没作弊,为啥也要出来。

  原来这大汉帝国国考的规矩有点连坐的意味,凡现一人作弊,前后诸人都要纳入嫌疑之列,接收检查。倘若你没事,或者没被查出,则可继续考试,若被查出来,马上就会被监察部门带走询问,直到国考结束后才放人,并把作弊记录放州学。诸葛风前面的四号也不知道是作弊水平太差,还是监考的官员眼睛太亮,反正刚刚拿出夹带就被捉了个现行,这下可连累左邻右舍。

  一身着青色监察服饰官员,身后还跟着一队彪壮的卫兵,走上前来,来回盯着众人仔细打量了一番,沉声说道:“你们之中还有谁有夹带,或其他作弊行为的?”

  留下的四人,抬起头,看看那官员,轻微的摇摇头,恭敬的说道:“大人,学生没有”。

  那官员饶有兴趣的打量了诸葛风四人一番,面上看不出何等神情。

  诸葛风看看一旁三个考生一幅胆小怕事的样子,心想,又没作弊,你们干嘛这样一幅惊恐的样子。其实他自己的心也有点虚,毕竟记得前世考试的时候好象也是这样。

  那官员见几人默然不语,说道:“好,既然你们都不承认作弊,那就对不住了,给我搜。”

  官员身后猛的走出四名健壮的士兵,手中还有一柄长枪,往地上一戳,便砸进了不太坚硬的土里面。仔细的搜查起来。那些文弱的书,在官兵的面前当真是羊羔遇见豺狼的样子,大气都不敢出,终于给诸葛风明白了什么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禀大人,并没有现异常。”

  考官来来回回的绕着几人走了几圈,似乎也再无现,便说道:“各位学子受惊了,请回考间继续参加考试。”

  “来人,将四号考生带下去,交有司衙门审查”考官朝身后说道。

  一低级武官上前,将那软瘫在地的考生提了起来,就如同老鹰抓小鸡般,毫不费力。诸葛风甚至感觉那武官一用里,便可以将手中之人甩出前面三米高的围墙。

  回到属于自己的考间后,喝了一口冰冷的水,才将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压下。无奈只有当作是出去透透气了。之后便重新开始自己的答卷。

  经过这插曲,考场倒是安静了不少。

  文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因为圣帝的缘故,将文一分为二,一为纯文学的内容,而另一方面,则是策论,写关于时政的文章。内容纷繁复杂,多由礼部的官员推荐多份提案出来,呈报皇帝来决定选用,有时皇帝也亲自做一些提案出来。而经学和文学往往才是真正决定士子命运的东西。因为只有经学卷和文学卷才给复审考官审核,达到良等级的才供主、副考官和皇帝御览,而算术和杂学只要够得上合格便可。唯一例外的就是三甲之列的考生,其算术和杂学必须是优等。

  试卷最后,是诸葛风最心虚的文学创作,毕竟自己才看了一年多的书,背诵和创造完全是两个概念。要求一付对联,两诗,两词。以及关于时政的策论。

  对联要描写学子应该勤奋学习的同时,不要忘记对于国家的责任。

  诗一要描写我大汉壮丽的风景,诗二描写大汉武士的气度。

  词一,针对外族对我大汉的战争,特别是鲜卑前次用兵越过了贺兰山,进入帝国内州,要表现出我大汉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和爱国主义激情;词二任意抒自己的感情,内容不限。

  诸葛风之前曾经翻阅过圣帝不少的书籍,现了里面不少的文章。特别是对于诗和词的研究,才现圣帝前期也抄袭了不少后代作家的文章,不过也创造了大汉初期的文学基础,特别是奠定了诗和词的展。凭借优良的记忆力,至少不会抄出和圣帝一样的文章来,否则这样的事情就会搞笑了。

  最后经过再三斟酌,选择了几,具体如下。

  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诗一: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二: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候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愧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太玄经

  词一:

  满江红

  怒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大汉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词二: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于诗歌词赋,在前世那个年代,几乎都没有什么创作的可能,而且大部分人甚至连平仄押韵都不懂,所以不可能凭着真实实力去做,最后也只得抄袭前人的。反正这时作者还没有出生,也不算是作弊吧。

  至于策论,帝国政论这题目,就是死拉硬套,毕竟记得那么多经典的政论,就是拼也拼出来了,而且前世在网络上看过一点政府报告,里面也多了不少新意,中间和最后加上自己歌功颂德的语句,这篇帝国政论也算是完成了,至于能得到什么评价,就看这帝国礼部官员的眼光了。

  写完后,敲响了挂在房间的交卷钟,然后匆匆逃离考场。离开了老远才深深地吸了口气,啊?不过却现这里也也弥漫着曾经熟悉的味道,仔细搜索才现是身上衣服带着的味道。赶紧小跑回别院,家里的仆从早就准备好了洗澡水。要不怎么说是耳目呢?这些人的眼力和经验还真的不是一般的丰富。

  诸葛风美美地泡了一个澡,但却没有什么胃口吃饭,接着又小睡一会。这就是科举考试?诸葛风不由得为这个时代当学子也为古代所有的学子感到无比悲哀。

  斜阳西下,几声清脆的钟声响遍了国子监,院内是一阵嘈杂。

  帝国三百多年来,第一个提前一天便交卷的考生产生了。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腾龙帝国 第一卷 帝国重生 第十七章 考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