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分裂

+A -A

  夏王介元年,九月。成周,成天子病逝。

  天子在景僚乱杀王卿的时候就落下病根,现在苗践又跳出来跟他争夺天下共主这杆大旗,他彻底挺不住了。

  天子有两个儿子,因为天子突然病逝,没有留下遗诏,都认为自己才是天命所归的继承者。王卿大夫们也分裂成两派,一派支持王子,一派支持王子极。但是九鼎在苗践手里,谁都说服不了对方。两个王子就在成周生火并,王子落败,带着数十位王卿迁往渑城,受韩洗庇护。

  获胜的王子极并没有高兴太久。先是江国传来消息,江襄公率先称王,并且,他要代表天意惩罚苗践这个逆贼。因为苗践自称天王,实际上苗国已经没有盟友,因为列国如果承认他的地位,将都变成他的臣子。接着,各主要国家纷纷称王,谁都不想比谁低一头。王子极虽然称了天王,但政令已经不出成周原有领地。现在,大家名义上也不听他的了。

  苗践已经快要六十岁,他受过各种苦难,一旦重掌大权,性情大变,又握有天子九鼎,再也按捺不住,一心要在死前登上天下巅峰之位。相国闻淼也已经老了,死谏不听,缠绵病榻。万蠡现在是中军帅,他也劝告苗践说,苗国全境才刚刚安定,走妻制度才初见成效,要等到那些少年成年,起码还应该再忍耐十年。但苗践自己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他等不起了。而且走妻制度再也施行不下去,胜利的苗国贵族们现在一心享乐,早就要求苗践废除这个蛮夷之策。苗践要称天王,成为天下共主,自然也得废除这个荒唐的制度。

  江襄公任用贤能,有子西帮他治理国政,国力恢复极快。舒庸和庞党都是天下名将,缓过一口气后,练的都是强兵。江国借口几个南方小国背盟,曾经依附景僚。江国新军一面讨伐,一面练兵,轻松伐灭了三个。南方小国本就蛮荒,对面还是装备了铁器的江国新军,他们刚复国土,士气高涨,将领的韬略更不可比拟,因此,胜负毫无悬念。

  襄公从几乎亡国到扩大版图,自觉已是江国历史上有数的明主,但他还不满足,他要集结军队讨伐魏国。魏国可算得上与江国仇深似海,国君魏商曾经作为执行者坑杀了十万江军,又曾主动与江国大仇景僚成为盟友。襄公现在兵强马壮,不打魏国就没天理了。但世事无常,苗践突然跳上了前台,襄公不得不把刚在郢城集结的部队派去攻打苗国,表明态度。因为从前复国的时候,苗践是江国盟友,还是盟主老大。襄公要是在列国面前没有表示,人家还以为他成了苗践臣子,这事可比向魏国报仇重要多了。

  忌单因为天下大乱的大好时机,直接吞并了吕国。虽然称王的事很繁琐,但他仍旧忙于消化吕国国土,操劳过重偶染小疾。听到江王起兵伐苗,忌单急忙派遣使节与江王结盟,想要一同征讨苗践。忌单胃口极好,吕国还没完全消化,他就想着瓜分苗国了。

  赵国与幽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正好冀国这个裁判无暇分身,两边立时开打。赵王手下的将领是连虎,非常有名,在代国时代排名国内前五位,而且连虎刚满三十,还在成长。幽国的将领就是燕起,更加厉害。两边的君王都对自己取得胜利,充满信心。

  魏国的压力一解除,他们马上去攻打韩国。这时候不动手,以后就来不及了。一是现在韩国是赵、韩、魏三家中最弱的一个,二是韩国的靠山夏国,其君主和权贵们正闹矛盾。魏国没有盟友,这时候不打,以后就只有被别人打的机会了。

  各小诸侯国也没闲着,趁着大佬们打得不亦乐乎,他们也开始互相征伐。成天子已经没用了,现在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的时代,必须扩大自己的地盘。

  宿卿第一次出手,就失败了,忌单干脆利落的拒绝了夏国的联盟请求。但宿卿马上出使江国,他对襄公说,夏国和江国有长久的传统友谊,如今江国国力恢复了,不知感谢旧恩人,却与别国联盟,是何道理?襄公有愧,欲与夏国联盟。

  宿卿说,夏国与忌单交恶,请襄公断绝与冀国的关系。子西反对,江国与冀国刚刚缔结盟约就反悔,以后就会丧失国家信誉。宿卿提议,为弥补江国的损失,夏国愿意割让千里之地作为赔偿。襄公对土地最有兴趣,与夏国结盟也算还了恩情,于是不听劝阻,同意了宿卿的提议。

  忌单接到襄公派来的使者,知道江国撕毁盟约,病事加重,气急吐血,大骂道:“竖子不足与谋!”

  冀国遂与江国断交,与夏国建立联盟关系。两国商定,一家有难,另一家从背后支援,攻敌之所必救。忌单撤回攻苗大军,回头伐灭了阜国、薛国、腾国、费国,又对卫国展开围攻。

  江国对苗国连战皆胜。苗践虽然吞了景国旧地,国力仍然不足江国的四成。幸好景苗之地江河纵横,多有湖泊大泽,江国虽然多次获胜,但推进缓慢。北部舒庸面对万蠡的层层抵抗,推进极为谨慎,只凭绝对实力一点一点压迫过去,不给万蠡半点可趁之机。万蠡的水淹火烧之计都被识破,要不是他能耐极大,手下的景国旧将早就叛变了。南部的苗国将领不是庞党的对手,兵力又少,整天还要面临极为头疼的单挑要求,一筹莫展。

  赵国与幽国的战事也分出了胜负。燕起本来占有一些优势,但是他的手下有个将领叫李令,喝酒误事,按律当斩。还没等燕起动手,李令一边往国内跑,一边往回送信。李令的妹妹是绝色美人,幽王的宠妃,正要被立为王后。枕头风一吹,反诬燕起有不臣之心,幽王大怒,派使者捉拿燕起归国。燕起听到消息,被迫逃亡到魏国避难。于是连虎没有相当的对手,在打败幽国大军,占领了十余座城池后,又顺手把幽国的传统附属央国给吞并了。幽王十分后悔轻信了小人谗言,可他又狠不下心来斩杀美人,善待燕起家人就算了事。燕起是绝对不敢回国的,有李令和王后在,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被陷害,只能就此在魏国定居。

  夏介有了第一次出国的机会,正好可以向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炫耀武力,他带领十万大军出潼关救援韩国。魏商听到消息,只得退兵,掉头攻灭了宋国。魏国原来一直在陈国驻兵,也顺手一齐灭掉。这时,忌单终于病重不治,于夏王介二年春末,崩于淄城。魏商趁机偷袭了冀**队的后路,冀军大败,前期的成果被魏商接收,卫国也被魏国伐灭。

  夏介的十万大军进入韩国境内不久,就听到魏国退兵的消息。可夏介意犹未尽,正好王子派来使者,请夏国主持公道,讨伐成王极这个叛逆。王子不过是病急乱投医,他运气好,正撞上夏介这只死耗子。夏介大喜,领着大军直奔成周而去,直接把成王极灭掉,扶立王子登上王位。韩洗有求于夏国,劝了几次,夏介都不听他的,只好把苦水咽回肚子里。

  夏介在成周作威作福,比景僚闹得还厉害。扶立成王之后,他又待了一个月。后来听到江国伐夏的消息,才磨磨蹭蹭地往回走,顺手把成王室的财富洗劫了一遍,就为了带回国内炫耀。弄得现任成王不但不感激夏国,背后还恨得咬牙切齿,深悔自己引狼入室。

  宿卿回到夏国后,伪称摔伤,称病不出。一直到确认冀国与江国断交,宿卿才出来接见江国使者。他说:“你家大王听错了,我明明说的是千丈之地,哪里是千里。喏,这是地图,你就拿着它去与守将交割,我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不必担心。”

  江国使者大怒回国。江国朝野知道上当后,立刻召回庞党,准备伐夏。同时,襄公还派遣使者向冀国道歉,准备重修旧好。

  冀王正伤心其父忌单殒命,见到罪魁祸,哪里会客气。他命人将江国使臣乱棍打出,喝骂道:“背信小人,且等吾伐之。”

  冀王说到做到,立即起兵伐江。舒庸来者不拒,把冀国和苗**队一一打败,但他也无法寸进了,面对两面压力,必须转入防守。

  夏介领兵回援后,夏国得以全国之力面对江国庞党的一旅偏师。谁都不跟庞党单挑,就靠人多欺负人少。庞党的军力相差悬殊,夏军如狼似虎,守都守不住,江国反丢了千里之地给夏国。襄公一口恶气硬生生吞下肚皮,悔不听子西之言,但什么都晚了,现在举目四顾,周围的夏国、韩国、魏国、冀国、苗国都是敌人。江国虽强,面对如此险境,有能力守住国土就不错了。还好前线舒庸传来消息,他虽然防守但还有余力,顺手灭了江国国内的国中之国曾国,算起来,江国国土总体有增无减。

  在一系列大战过后,夏王介二年五月,天下只剩下江、夏、赵、魏、韩、幽、冀、苗八个国家。因为中央政权成天子的衰败,此时的战争性质已经完全改变,再没有以征服为目的的争霸战,天下进入了以国土为目标的吞并战争时期。

  有识之士忽然现,夏国的国力经过前期积累和近期展,已经不知不觉间领先了列国。由于地理优势,已经成为天下最强,开始变得令人恐惧。

  夏王介二年六月,魏国君主和韩国君主因为年老相继过世。天下各国又开始频繁的外交活动,积蓄力量,准备应对下一次危机的到来。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异世之命途 第四十九章 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