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文化

+A -A

  我是想真心对待祁莲的,虽然她几乎不可能是我唯一的老婆.以后,我会有几个老婆不能确定,做为大贵族的家主,还想要登上天下权力顶峰的人物,必须多子多孙。如果继承人过少,家臣的忠诚就失去依靠,这绝对不象一些小说里写的那么理想,上位者无论出于哪方面考虑,都不可能只有一个老婆。

  我想在秦地建立的制度,实际上类似于君主立宪制。有一个本质的不同之处,就是君主家族要控制最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比如土地,河流,海洋,天空等等。以后,君主的家族将主要负责相关民生的生产资料分配问题,其他的权力都将逐步下放。衣、食、住、行这些都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我想要做的就是保障秦地人民的这些基本权利,也就是建设一个高福利社会。只要我能做到,秦地的政治制度就比列国领先了几千年,随时间展,我登上天下权力颠峰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衣、食问题有现代科技做保证,很长时期内,起码在我死之前不可能出现问题。

  住,这件事很头疼,因为要占用几乎是一切生产资料的来源,土地。前世的时候,可以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但我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所有的自然资源完全属于自己,我完全可以统一分配。我的想法是,动用统治者的力量最大限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这也是统治者获得最大利益的保障之一,不可能自己败坏自己,干出太多傻事。如果出现需要拆迁的工作,先找一块预留地造好居所就行了。人们谁都没有挑选的权力,也就谁都不会有意见,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就算长期以后,有不少聪明人累积了大量财富,想造个别墅或者开个旅游景点什么的,我也可以在全民有居所的前提下,出租另外的土地资源给他们。只是现在,异世的人口还太少,没什么人喜欢跑到山里去建别墅,大家都喜欢聚集在一起,住在平地上。

  行,实际上应该还包括广义的意思,就是交流需求。人们都想获得更多的信息,让生活进步得更快更好。这方面秦地就比较落后了,道路建设可以说领先整个异世,但是文化程度整体太过落后。秦地只有两个家臣的家族算是有文化底蕴的,秦家都算不上。

  一旦获得难得的和平时期,我就开始搞文化建设,就是建立一些信息流通的渠道,让人们的信息交流需求被动提高。比如,学校,各种体育活动,文化娱乐场所,商业服务行业等等。这样,人们自然就会想去更多更好的掌握交流工具,文字,并通过不断交流反过来促进文化的展。

  以秦人仅仅会写几个名字的程度,是不能满足广泛、准确的交流需求的。我开始重金招募学者,申明这些人将不会获得很大的政治权力,但秦族可以考虑吸收他们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总会有一些人前来,比如那些没落贵族,从政掌权无望,兴趣转移到文化建设上,希望通过传授知识,让自己的思想观念影响世人。

  异世出现的那些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甚至包括神秘学和工匠流派,他们掌握的知识都是秦地需要的。只要交流,就有进步,在百花齐放的状态下,有糟粕也不怕,不好的、落后的、虚伪的、不科学的文化总会被社会的不断进步所淘汰,我完全不担心它们会影响大多数人。

  来到秦地的任何一个学者,他们先要经过老师负责的考查,起码自己可以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或者制作一件可用的作品。然后获得一处居住和教学的场所,这个场所就在秦族的庄园内。他们的俸禄都是秦家供给,我绝对不允许他们收受秦人供养,生怕搞出来一个邪教什么的,秦地现在的环境可受不了折腾。

  秦家的住所已经逐步向新城搬迁,那里就在河水边上,离高新谷也不远。整个城池的周长有八十里,基本是个方形,长宽都是二十里左右。市政设施基本建造完成,居所和各种生活设施也建好了一部分。

  前期迁移进去的人,都是有正式身份的秦人。秦人的农田有奴隶在耕种,男人大多去当兵或者参与各种商业活动,女人则要么照顾家业,要么去工厂打工。家里基本都有多余的财力供小孩上学,主要的花费在于购买学习工具、雇请照顾人手和交通上。

  学习的地点有两处。一处在河水西面,处于堡垒防御圈的中心,是求解院扩建的新地点。这里招收的学员主要是秦族的核心人员,都是家臣、家仆、军队的子女,传授的内容比较贴近现代,比如还有军用沙盘、素描写实、等高线绘图这些必须保密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不全是我从前世带来的本领,而是我知道大方向,群策群力形成的。虽然还很幼嫩,但对于异世来说,已经绝对是级科技了。还有一处就是原来的秦族庄园,这里几乎囊括了异世的各种学派。当然,老师的数量和水平在我看来,暂时还是只有惨不忍睹可以形容。现在我实力强了,已经可以做一些特立独行的事。比如,派人在庄园里教授基础算学,就是小学四年级以前的算术知识。还有一些初级物理知识,比如,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干的事,我也在那个木质指挥塔上干过。这样,对神秘学产生兴趣的人,先就要对它打个问号。

  还有文学方面,比如收集整理常用文字,并对它们准确注义,做出一部《文字通典》,其中还要收录标点符号断句的用法。这件事,老师的兴趣最大,用他的话说,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瞧他的意思,只要做成这件事,他有可能成为当代文学巨匠。为了吸引文人,我让老师又背了一个大黑锅。过程是,我用藏头诗的方法,写了一篇文章,把一乐府诗藏入其中。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连根藕,上有并头莲。”

  芙蓉也是荷花的一种称谓。这篇文章,本来是我拿来讨好祁莲的,本身平平无奇,但是我拿去请老师指点的时候,让他现了其中的奥妙。他大为惊奇,连称不可思议。他不明白,为什么一篇文章竟然写出这种离奇的巧合。上天为什么这么眷顾我这个小家伙,写一篇水准很烂的泡妞文章,都能开创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来。当然,对老师的评价,我保持一贯的茫然和装傻态度。

  国人都知道诗歌的威力吧?尤其是唐宋诗词的影响有多厉害。这几乎是中华文学精华浓缩的极致,也是国人对民族文学骄傲的根源之一。我就不信了,异世的文人有谁能受得了这个?他们肯定得像苍蝇一样,铺天盖地往秦地朝圣而来。我脑袋里的诗词起码有几百,个个都是几千年的精华,秦地肯定得成为诗词圣地。老师江源就是开山大祖师爷,在我不间断的黑锅笼罩下,一举奠定“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然地位。

  建设期间,烦心的事很多。先是临家领地的建设问题,他们一穷二白,没什么东西可以拿来和蛮族交换,不能采用秦族的怀柔手段。秦族在临家边境建筑了两个城堡,我也没有能力建造更多,它们保护了临家领地一条边境的大部,可是还有两个方向完全裸露在蛮族面前。小打小闹无可避免,临家耗尽家财买来的奴隶和骗来的平民往秦地跑的更多了。这种情况直到第一批郁家奴隶达到,才出现好转。临家领地的前期建设,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成效。彻底的解决办法就是继续向秦族举债,采用秦族的怀柔手段缓和与蛮族的矛盾。临墨的身体越来越糟,因为临家的债务越来越难以还清,一百年的收入都不可能。他的忧虑我可以理解,但我也不能不让他还,那太侮辱人了,他也没有更多的女儿可以嫁给我家。

  郁家的建设更成问题,老人手跑掉大半,也就是说,他们的行政体系彻底瘫痪。我不得不把江戚派去暂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还搭上了几百刚培养出来的下级官吏。这对秦地是坏事也是好事,坏处是,秦地本身的建设不可避免受到严重影响,好处是,秦人的眼光更高,自豪感更强。现在秦人当官的比例非常高,几乎所有想当官的家伙都有机会,就算秦地本地的官当不成,也可以到郁氏领地和临氏领地去一显身手。两家之间的主要道路由秦家出资金和材料,郁家出人力,合作建筑。郁家的人都知道他们的活路,今后主要依靠秦族的支援,这条混凝土通道,几乎就是郁家的生命线。因此,死力之下,工程进度还算令人满意。郁家领地生的事情,夏介一点儿都不会知道,这跟盗匪是一个道理,没人会告诉他。郁家有秦族的先例在前,也不怕背叛夏介的旨意。现在,他们还有秦族这个强大盟友,当初,秦族还不如他们,可是全靠的自己。

  最让我担心的,就是人妖的人身安全,她一直对自己的威力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异世的君主们要想获得一个美女,几乎没有什么能限制他们。夏介是没机会抢到人妖,他还要受到国内贵族阶层的反对,其他国家的君主几乎就是无所顾忌。万一要是哪个家伙像夏介一样不考虑国家利益,只顾自己享受,那就成了人妖的灾难。天高地远,我秦族根本就无力解救。

  世上的事就是怕什么来什么,先是江国和苗国开战,接着就传来新任相国宿卿的对外国策是远交近攻。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家伙是个外来的大能,而且公子哥夏介居然就撞了狗屎大运,不知道因为什么,把相国的权力轻易托付给了他。细查之后,才知道,这个人早就在列国之间出名,是个大大的纵横家。但这事与偏远的秦族毫无关系,我根本就不知道会突然冒出这么个人来,国内的贵族我还没有认全呢,哪里会防备到这种事的生,还正巧赶在人妖探亲的节骨眼上。说什么都晚了,情报体系的建设也不是几年功夫就能成功的。世界上生的大事对小人物生活的影响,从此可见一斑,尤其是混乱的天下。以后,必须与我的新任老丈人多多沟通,再来几次,我家可折腾不起了。

  现在,人妖的事也没什么解决办法,我只能再派一百骑兵去增加护卫力量。然后,通报夏国的友好贵族,送上大礼,主要就是高度白酒等稀缺产品,表明秦族解救主母的坚定决心。他们出于自己的利益,最后都同意了,秦族将秘密派遣拯救部队,骑兵一千人,前往潼关等待时机。

  蒙严对秦族联络人说:“潼关守将是我的弟弟。请你家家主放心,一千人放在几万人里不算大事,但也不能再多了,江源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一旦真象你家说的那样,我会留给你家两天时间,能不能成,就看你家自己的本事了。”

  夏国贵族们,没人想和国君在秦家的事上没完没了地扯皮。反正夏国的统治阶层整体还算贤明,相国也是大才,就把夏介挂起来好了,他们希望夏介的后代能是个好的继任者。夏介的子女也不多,不知道是不是遗传的缘故,他也只有一个儿子,只比他老爸多了两个女儿,儿子最小,只有一岁多点。

  夏国的贵族们也看明白了,由于水车和铁器农具的作用,租庸制逐步压缩奴隶制的生存空间,夏国国力会越来越强。这其中,祁晟也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他来过秦地几次,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事情,他注意到了,也意识到了。他认为秦家必将兴旺达,因此,就产生了与秦家联姻的念头,也是先在自己的封地里,推行铁器农具和租庸制的大权贵。

  铁器农具的出现,导致可以用更少的农夫养活更多的人,大群的种田奴隶不再是必需,这些奴隶转变成平民后,国家的动员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庄公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限制,全国一次出征,还不到四十万大军。夏介即位的时候,已经可以达到四十万这个数字。如果铁制农具和租庸制推广到全国,国力将获得飞跃般的展,动员能力几乎可以用百万来计算。所以,夏国权贵们不介意多等一些年月,然后再一举称霸天下。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异世之命途 第五十一章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