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远交近攻

+A -A

  羱城令尹的继任者是平沐,他和新城尉阴戊,都是公子府的旧人。I.秦人都知道,威胁又在身边了。

  平沐有心给秦族找麻烦,但不敢太过得罪权贵,只好增加羱城税赋和劳役,指望这样能稍微拦截往秦地涌去的打工大军。虽然有城卫军帮忙,这项不得人心的政策很快就执行不下去了。

  羱城人口剧减,有的人把全家搬往秦地,税赋和劳役都用钱顶上,没过多久,官吏就会收到这些人全家病死的报告,有的人则直接把全家贩往秦地为奴。后来,平沐一看,秦地给的工钱太高,又提高了税赋,这下跑的人更多。

  夏六月,郁成和郁进在雍城被夏介斩,大快秦地人心。

  到了六月的时候,羱城的十万人口,只剩下六万不到。不是说一个月就跑了这么多,而是很多人原本就在秦地的各个工地上,他们知道消息后也不回来了,托打工到期回去探家的邻居把家人接走。民众都想,羱城令尹不让我们活命,秦地的生活可是好得很。奴隶贩子们都在城外交易,人是活的,在城里是平民,出了城门就变成奴隶。人家自愿卖身为奴,平沐也没法找奴隶贩子的麻烦,权贵们更是连税都不用缴。

  曹奂一直冷眼旁观,看看差不多了,联合城内的贵族和富户们一起弹劾令尹和城尉。羱城这样下去,民变是肯定的,以后城内可能除了守军就没活人了。没有了平民供养,军队也没法再维持下去。社会结构都是金字塔形状,下层没了上层也保不住。异世人虽然不知道金字塔,道理他们一样是懂得的。

  夏介接到报告,硬说这两个人还是有功劳的,他们增加了不少税收。这两个人最终留任,但政策还是改回了原样。

  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连贵族和富户也开始往秦地迁移,没人再肯信任夏介和他的亲信了。小贵族的食邑人口都跑了,他们自然呆不下去,富户更不用提,他们还不如贵族呢。

  七月,夏介又接到平沐的报告,秦地出现大股盗匪。秦地的小铜矿已经停止采掘,管理者和采矿奴隶们都死于贼祸。秦族也报告说,盗匪是从羱城流窜到秦地的。秦厉要求羱城立即出兵平定匪患,否则秦家就要怀疑平沐和阴戊又在勾结盗匪,秦地已经被秦族封锁了。没过多久,平沐的第二份报告又来了,羱城的民众已经不稳,守军也有哗变迹象。他和阴戊已经无能为力了,万一不幸,他们就在羱城为大王尽忠了。

  夏介着急上火,满嘴起泡,说话都疼。他没办法解决这事,手下人也没有什么好主意。聪明人不是没有,看到郁家的下场,谁还敢乱出头。朝堂上,贵族们异口同声要求罢免那两个无能鼠辈。继任人选这回贵族们推荐了祁宏和祁实,都是祁晟的子侄。

  这两个人无论能力声望都无可挑剔,但夏介绝不可能答应。他说,我要调遣大军前去剿匪。

  贵族们看他就像看着个白痴,羱城是军事重镇,当地有一万守军,有一万守军都打不过的盗匪吗?大王这是贬低自己的军队,还是贬低他自己?

  夏介把军方也得罪狠了,严重侮辱了夏军几百年来的荣誉。

  中军帅蒙严跳出来激烈反对,他很不客气的说,剿匪是城卫军该干的活,野战军不是用来杀几只小猫小狗的,只能用于国战和平叛,国力也不能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随便浪费。如果外敌入侵,我们没了钱粮还怎么跟人家打?

  夏国比列国更像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军方的势力最大。蒙严一火,夏介也害怕。夏介说,那怎么办?权贵们说,你又不听我们的,自己看着办吧。

  夏介知道他们还是想换人,但他找到一个借口。夏介说,现在全国的盗匪也没完全平定下来,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令尹都换人吧?大家都不吭声了。

  夏介自以为取得了胜利,但暂时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勉励平沐和阴戊几句,再给点赏钱,指望他们能水平挥,一夜变成奥特曼。

  到了八月,平沐传来的报告让夏介惊喜交集。平沐说,盗匪已经平定大部,有些盗匪已经肯下地种田,但他们不愿意再做平民,无法收税。阴戊也报告说,现在城卫军的粮草和军饷都有不足,前段时间战损严重,也需要休养。而且,他不敢把盗匪们逼得太厉害,如果他们拿起武器再次流窜,祸患就平定不了了。

  夏介对这些小节不太在意,平沐他们已经干得很好了。只要盗匪肯种田,早晚得变成平民,夏介也不缺羱城那点税收。他瞒着权贵们,偷偷给供养不足的羱城守军运粮运饷,已经非常吃力了,这可是野战军才能得到的待遇。

  全国其他地方的匪患有愈演愈烈地趋势,很多贵族领地内的铜矿、盐场等国君管制物资要么被抢掠,要么直接被破坏产地。现在,秦地的盗匪已经不是最严重的了,夏介头疼的事情越来越多。

  有一个好消息,派去与邭衍氏谈判的密使报告,邭衍氏的大领已经答应了夏介的条件,同意在秦地的北面划出千里之地送给夏国。夏国则需要对邭衍氏开放青铜冶炼技术和马镫技术,再派遣五千工匠为邭衍氏培养各种人才。

  当这个协议被公开在朝堂上的时候,一片哗然。大司空鲍彻反对,夏国要土地可以自己去抢,这代价未免大过战争了。如果要答应邭衍氏的条件也可以,但他们必须正式成为夏国附属,每年缴纳征赋。

  邭衍氏才有四十多万人口,地广人稀。靠近秦地那边有很多小山脉和成片丘陵,平原很少,对半游牧的邭衍氏根本就没用,几乎没几个人存在,夏国要了那种地方也用处不大。鲍彻说,我们再负责教会他们农耕好了,就让他们拿出两千里土地。学会农耕,他们也不再需要那么大地盘。

  国家大事,夏介不能一意孤行,他只好同意了以鲍彻为的卿大夫们的意见。但是派向邭衍氏的使者他可以指派亲信,他私下里暗中授意使者,不能让邭衍氏割让太多土地。如果是两千里,那就可能分封好几个贵族,夏介也不能把有限的亲信都封到蛮荒之地,当然更不能让其他贵族过去,那会破坏他的大计。

  边关守将报告说,韩国和魏国似有不稳迹象,可能会生战斗。赵国和幽国好像也有矛盾,近期也可能会打起来。更远的地方,江国的元气慢慢恢复,襄公正在集结军队,但没有向夏国通报意图。冀国忌单借口吕国曾向景僚贡献粮草,突然袭击了吕城,俘虏了吕王,现在吕国一片混乱。还有一件大事,苗王践以天子九鼎为正朔,号称天王。

  成天子本为正统,只有天下共主才能称为天王,意为天命所归,有权主宰天下。列国国君虽然不太守人臣规矩,私下里也称王,但只能解释为人王,统治治下国民。前者自称为孤,意思是全天下就只有他一个人是上天的儿子。后者自称为寡人,意思是很少人中的一个。现在苗践这么一干,孤就变成两个,大家该承认哪个是真的?当然不可能是苗践,有九鼎也不行。成天子是没实力给列国找麻烦,苗践有啊。

  夏国君臣一商量,这事得看列国的态度,估计谁都不会承认苗践。但现在形势微妙,联盟和敌对的列国关系错综复杂,要想像从前一样,结成在霸主领导下的庞大联军去讨伐苗践显然不现实。

  从前的人习惯于有霸主领导,互相之间诚信是行为准则,定下规矩彼此都愿意遵守。但经过景僚称霸那一时期的天下大战,从前的规矩几乎被破坏殆尽,现在是谁都不敢轻信别人了。于是,夏介决定向列国派遣使者,探明列国的态度。

  鲍彻向夏介推荐了一个大大有名的人物。这个人叫宿卿,是没落王侯中的一员,列国中赫赫有名的纵横家。

  夏国地处偏远,文化不如中原达,实用主义至上,但私下里,他们对中原的文化十分仰慕,列国平时看待夏国人的眼光也就比文盲强上一点。夏国唯一在列国里被称道的,就是夏**队的强悍,加上前面的因素,夏**队的形象经常往野蛮人的方向靠拢,也不太好。

  夏介很高兴,宿卿是有名的智者,自己正缺这样的人。而且这人还不是夏人,肯定不会一上来就跟夏国贵族们同流合污。为了表示自己对大才的重视,夏介降阶相迎,对宿卿的倨傲他也并无不满,反而欲授予相国之位。

  夏国权贵们吓了一跳,国家没有相国已经几十年了。虽然宿卿的名气很大,身分也够,但大家还没见识过他的本事,难免个个都不服气,于是,都上去找宿卿的麻烦。宿卿来者不拒,就在王庭之上舌战群臣,尽显纵横家的风范。然后,他毫不客气的指出,夏国的臣子都是一些蠢材废物。国家空有地利优势,上百年来,竟然没有东进一步,反被代国压得喘不过气来,这当然是臣子们无能之极。

  权贵们当然不能服气,鲍彻这个推荐人也很尴尬。他也没想到宿卿是这么个狂妄人物,可他智者的名声又不是假的,成名很多年了。夏介则狠出一口恶气,有人能让权贵们出丑,他高兴之极。

  宿卿也不废话,直接把他的政治主张摆出来,就是远交近攻。远交的目标是冀国,苗践是列国公敌肯定不能考虑,幽国实力有点弱,而且只与赵国和冀国接壤,助力不大,也被排除。近攻的目标就多了,魏国、韩国和楚国都可选择。还有巴、蜀之地,但那边交通不便,打下来也用处不大。

  经过一番分析推论,夏国权贵彻底服气。如果按照远交近攻的政策执行下去,最晚十年内就能见到效果。智者果然是智者,不与众同,能想到前人从未想到的方法,打破了只与邻国结盟的惯性思维,找到了一条新的强国之路。

  宿卿大大方方在王庭上接过相国大印,正式成为夏国相国。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异世之命途 第四十五章 远交近攻